我为什么研究文字改革

茶缘怀古

<p class="ql-block">我为什么研究文字改革</p><p class="ql-block"> 文字改革,我断断续续研究了50多年,编写了《普通话文字课本》和《普文大词典》。我为什么研究文字改革,还要从我上中学时说起。我上中学时,校长上的第一课,记忆犹新,他说:毛主席最关心的是什么?是“人民”。他关心人民什么?是“文化”,不是吃饭穿衣问题。现在我们有饭吃、有衣穿。看看墙上的八个大字,“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这是毛主席写给我们的。毛主席在延安时就说过,共产党建立的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主人必须有文化。</p><p class="ql-block"> 文字是文化工具,工具落后,不言而喻。早在“大觉醒年代”,钱玄同说:“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鲁迅说:“汉字的艰难,使全中国大多数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汉字是统治阶级愚民的利器。”瞿秋白说:“汉字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p><p class="ql-block"> 改革文字,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是毛泽东主席一生的夙愿,早在延安时就提出,要尽快提高人民的文化,并开展了扫盲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开国大典后的第10天,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着手研究汉字改革问题。两个月后,即1949年12,教育部在毛主席的部署下,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1951年春毛主席指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实现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1954年毛主席批示设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6年公布了第一批简化字,1977年公布了第二批简化字。中国还没来得及“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他老人家就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解放前,中国的文盲率高达80%以上。现在基本上消除了文盲,但就文字水平而言,还是世界上低下的民族。</p><p class="ql-block"> 我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写错字,读错音,能说不会写,见字不会读,是常有的事。并非我的语文水平太差,中央电视台,语文课本编辑部,也是如此,实在是汉字难学。我从那时起,回想起当年校长的讲话,就开始研究毛主席提出的:“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梦想通过文字改革,使上过小学的人,都能达到会说就会写,见字就能读,彻底铲除文字障碍,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文字水平最高的民族,完成毛主席的指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