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于2018年10 月 26 日 <p class="ql-block">茂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北,东西为横亘百里的“五陵原”。西距兴平市12千米,东距咸阳市15千米。其北面远依九嵕山,南面遥屏终南山。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p><p class="ql-block">茂陵于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后元二年(前0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此外,还发现了修陵人的墓地,面积约四万平方米,估计埋葬尸骨在两万具以上。</p> <p class="ql-block">关中腹地、泾渭之交的咸阳原,是西汉皇陵的主要集结地。西汉王朝,凡214年,历经11位皇帝,建陵11座,有9座位于咸阳原上,其中最为显贵的有五陵,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这五陵当时均建有陵邑管理,故将其称为“五陵原”。古诗中有“五陵年少争缠头”,“五陵裘马自轻肥”的记述。</p><p class="ql-block">茂陵总体地理风貌,为黄土高原中的渭河平原黄土地貌,南北参差不齐,错落有致。自然植被良好,具有地域特色。该地带属地热水富裕层。</p> <p class="ql-block">茂陵形制,是汉兴厚葬的典型。</p><p class="ql-block">一是梓宫。茂陵的梓宫,是五棺二椁,五层棺木,是放在墓穴后部椁室正中的棺床上。墓室后半部是一椁室,它有两层,内层以扁平立木叠成“冂”形,南面是缺口;外层是黄肠题凑。其五棺所用木料,是楸、檫和楠木,三种木料,质地坚细,均耐潮湿,防腐朽性强。</p> <p class="ql-block">二是黄肠题凑。所谓“黄肠题凑”,“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据史籍载:天子死后,所作黄肠题凑,表面打磨光滑,颇费人工,要由长90厘米,高宽各10厘米的黄肠木15880根堆叠而成。</p> <p class="ql-block">三是便房。梓宫的四周,设有四道羡门,设有便房。便房的作用和目的,是“藏中便坐也”[15] 。简单地说,便房是模仿活人居住和宴飨之所,将其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与死者一起殉葬于墓中,以便在幽冥中享用。</p> <p class="ql-block">四是地宫。茂陵这座“金字塔”在高大的夯土封冢之下,是它的核心建筑——地宫,成为“方中”。张汤调任茂陵尉,他亲自抓的一项具体工程就是“方中”建设。方中内部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茂陵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底边长:东边243米,西边238米,南边239米,北边234米。据《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步,惟茂陵高14丈,方140步。”总占地面积计为56878.25平方米,封土体积848592.92立方米。陵园四周呈方形,平顶,上小下大,形如覆斗,显得庄严稳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卫青墓】“为冢象庐山(阴山)”。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为汉武时大司马大将军,七击匈奴,在阴山脚下驰骋,收复了河套地区,立下汗马功劳。卫青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他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去世,谥号烈侯,陪葬茂陵,紧邻外甥霍去病墓“为冢象庐山(阴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卫青墓底部东边边长113.5米,南边边长90米,北边边长67.6米,西边边长62米,高24.72米,占地面积8064.55平方米,体积94412立方米。西北角凹进一部分,而西南角凸出一部分,遥望如一小山,南面坡陡,北面坡长缓,中腰有平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李夫人墓】史称英陵。皇后卫子夫因巫蛊之祸无法入葬茂陵,汉昭帝之母钩弋也获罪下葬甘泉宫,汉武帝去世后,大将军大司马博陆侯霍光追封了李夫人为皇后。汉书载李夫人以皇后之礼下葬。墓冢高大,状如磨盘,上小下大,中间有一道环线,俗称磨子陵。陵墓外形腰部有一环周两层台阶,当地人称其为“磨子陵”,亦名“英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霍去病墓】“为冢象祁连山”。元狩六年(前117年),24岁的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谥号景桓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玄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其冢象“祁连山”,以表彰他的不朽功勋。霍去病墓底部南北长101.50米,东西宽73米。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占地面积5841.33平方米,封土体积62961.24立方米。墓冢上下,墓地周围,乱石嶙峋,苍松翠柏,荫蔽墓身,一派山林幽深景象。墓南、北面东西两角,各有回栏曲径,通向墓顶,成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茂陵有七个之最:一是修造工期最长,历时53年;二是规模最大,已经探明的从葬坑就达400多处;三是随葬品最多,武帝去世下葬时,陵墓中的葬品已经塞不进去。即史书所云“不复容物”;四是耗资最巨,修陵费用占武帝时期每年税赋的三分之一;五是茂陵城邑最为繁华;六是陵区最为广阔,数十座陪葬墓大多都各具特色;七是茂陵本体最为高大,在西汉11座皇帝陵中独树一帜。正如著名文史学家武伯纶先生趣言:茂陵绝对是一座“违章超限”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