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 | 中国保险预定利率简史

王佳萍

<h3>近期3%下架,中国保险预定利率,迎来了新的阶段。什么是预定利率?监管部门会对保险公司定价时使用的预定利率设定一个上限,<strong>从而来避免未来保险公司陷入“利差损”的系统性风险。</strong></h3></br><h3><strong>保险业发展至今</strong>,它的预定利率变化也经过了几次调整,我们大概可以将其<strong>分为四个阶段</strong>。今天我们来一起回顾下。</h3></br><h3><strong>阶段一</strong></h3></br><h3>(1999年6月之前)</h3></br><h3>1999年6月之前,我国保险的预定利率非常高,高峰时一度达到10%。如此之高的预定利率,给保险公司造成了巨额利损差。</h3></br> <h3>如果是那个时候,1万块钱,按10%复利增长,到60年后是多少钱?</h3></br><h3><strong>是:304万左右。</strong></h3></br><h3>换算成每年的单利收益是<strong>505%。</strong></h3></br><h3>复利的力量非常之可怕。</h3></br><h3><strong>阶段二</strong></h3></br><h3>(1999年6月-2013年8月)</h3></br><h3><strong>自1999年6月至2013年8月</strong>,预定利率呈现出一条笔直的线条,<strong>数值恒定在 2.5%,纹丝不动。</strong></h3></br><h3>当存款利率下跌(1.9%)时,预定利率仍是2.5%;当存款利率上涨(4.1%)时,预定利率依旧是2.5%。</h3></br><h3>难道存款利率不是预定利率的基准吗?    </h3></br><h3><strong>那为何预定利率始终保持不变呢?</strong></h3></br><h3>这是由于前人留下了隐患,后人需要去解决。</h3></br><h3>2003年,高盛发布了一份名为<strong>《中国保险业-成长前景、创造价值的关键在改革》</strong>的报告。</h3></br><h3>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寿、平安和太平洋这三大寿险公司潜在的<strong>利差损约为320至 760亿元人民币。</strong></h3></br><h3>因此,在这段时期,预定利率的主要任务是与监管部门以及保险公司协作,化解风险。</h3></br><h3>当时,高盛给出了四则对策,而我们基本上都予以采纳。</h3></br><h3><strong>其一,将利差损保单剥离,由国家财政给予支持。</strong></h3></br><h3>准备上市的中国人寿就采取了这种办法,中国人寿集团和财政部共同设立了一个基金,用于管理剥离出来的旧保单。</h3></br><h3><strong>其二,降低保单预定利率</strong>,由消费者来承担。长期处于低利率的环境,意外地让分红险变得火爆。从2001年至2010 年,分红险的保费从 273亿增长到8686亿,增长了30倍。</h3></br><h3><strong>其三,公司自行承担利差损的负担</strong>,通过新的利润来弥补历史亏损,让公司股东来买单。</h3></br><h3><strong>其四,拓展投资渠道</strong>,提升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使得监管机构、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三方都成为赢家。</h3></br><h3><strong>起初,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是受到限制的。</strong></h3></br><h3>最早的《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的运用,仅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h3></br><h3>后来,陆续增添了证券投资基金(1999 年)、中央银行票据(2003 年)、特定境外投资标的(2004 年)、股票(2004 年)、基础设施(2006 年)、股权(2010 年 )等等。</h3></br><h3>限制解除之后,也就是从 2006年开始,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持续上升,除了 2008年因特殊原因外,其余年份都在 3%以上<strong>。</strong></h3></br> <h3><strong>于是,要求给预定利率放宽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strong>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当时某宝的货币基金一度达到 7%,而保险预定利率却仅有 2.5%,着实有些不合理。</h3></br><h3>在进行了多次尝试之后,保监会终于在 2013 年 8 月作出让步,决定对利率进行调整。</h3></br> <h3>(源自银保监会官网《中国保监会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2013-08-02)</h3></br><h3>普通型人身险保单的法定评估利率,<strong>由原来的2.5%,调整为3.5%。</strong></h3></br><h3>养老金或其他年金险,上限可提升至法定<strong>评估利率的115%,也就是 4.025%。</strong></h3></br><h3>历经长达14年的修复阶段,保险公司总算迎来了第二个历史发展机遇期。    </h3></br><h3><strong>阶段三</strong></h3></br><h3>(2013年-2019年8月)</h3></br><h3>2013年8月,保监会发文,规定8月5日之后,<strong>普通型人身保险的预定利率从2.5上调到3.5</strong>;养老年金和长期年金险的预定利率最高可达3.5的1.15倍,即4.025。</h3></br><h3><strong>预定利率上调以后,消费者并没有立刻接受。</strong></h3></br><h3>主要是当时市场上可供投资的种类繁多,收益率高且能保证刚兑的产品不在少数。再加上那时银行存款利率也相当高,比如 2013 年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 3%。</h3></br> <h3>在银行存一年就能获得3%的回报,消费者没有意愿选择保险这类时间周期长、回报相对一般(和当时的产品相比)的产品。    </h3></br><h3>这种状况直到 2016 年才出现变化,先是银行利率大幅下降。</h3></br><h3><strong>一年期存款利率从原本的3%降至 1.5%。</strong></h3></br> <h3>接着在 2018 年,资管新规出台,明确规定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必须打破刚性兑付。</h3></br><h3>打破刚兑之后,市场上在法律法规层面能够保本的资产只剩下三类:</h3></br><h3><strong>1、国债。</strong></h3></br><h3><strong>2、50 万以内的银行存款。</strong></h3></br><h3><strong>3、条款约定现价或返还金额的储蓄型保险。</strong></h3></br><h3>在收益性和安全性的双重作用下,市场资金开始流向保险。</h3></br><h3>随着售出的保单不断增多,悬在保险公司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利差损,再次发出警报。</h3></br><h3><strong>阶段四</strong></h3></br><h3>(2019年8月至今)</h3></br><h3><strong>2019年8月</strong>,保险监管部门规定年金保险的预定利率不得高于3.5;</h3></br><h3><strong>2023年8月1日起</strong>,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得高于3.0;</h3></br><h3><strong>2024年6月</strong>,财联社消息称,部分保险公司将于6月底停售预定利率3.0的增额寿,并将推出预定利率2.75的增额寿。</h3></br><h3><strong>2024年9月起,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strong>,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万能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1.5%。</h3></br> <h3><b>预定利率</b>下降之后,还有没有可能回调呢?    </h3><p class="ql-block"><br></p><h3>为了保障社会资金的流动性,未来存款利率还会持续降低,<b>当预定利率实现市场化之后,也必然会随之下降。</b></h3><p class="ql-block"><br></p><h3><b>未来预定利率处于低水平,分红为主流市场。</b>一是目前经济大环境不好,投资标的,保司也没有好的选择;经济长期看人口趋势,从过去高速发展到稳步发展,这也是大趋势;</h3><p class="ql-block"><br></p><h3><b>二是预定利率的调整都是为了防范利差损风险。</b>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预定利率下调是大势所趋。伴随低利率时代来临,利差将大幅收窄、经营压力增大,利差损的压力迫使保险公司下调预定利率。</h3><p class="ql-block"><br></p><h3>对于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已经结束,而根据《通知》规定,分红型保险产品和万能型保险产品的调整需要在10月1日完成,预计9月份这两类产品还将吸引部分消费者关注。</h3><p class="ql-block"><br></p><h3><b>在预定利率全部调整后,保险产品还值得购买吗?</b>业内人士表示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保障,不宜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金融产品进行片面简单比较。保险是资产配置的基础,也是风险管理工具,<b>可以防范不确定性风险给家庭带来的财务冲击,是必不可少的理财工具之一。</b></h3><p class="ql-block"><br></p><h3>2.5%时代下,银行、国债等。目前9月分红型增额寿险,<b>保底2.5%+分红1.5%,在历史长河中不要错过。</b></h3><p class="ql-block"><br></p><h3>总结:</h3><p class="ql-block"><br></p><h3>看完中国保险预定利率的简史,9月依旧是很值得去关注的一个月,<b>目前保底2.5%+2%的分红型增额寿,还值得去选择</b>,9月,分红型保底利率下调至2%,万能账户保底利率下调至1.5%,未来处于长期低利率时代,<b>而目前还是很值得去锁定。</b></h3><p class="ql-block"><br></p><h3>更何况,保险的很多功能是其他金融工具不可替代的。</h3><p class="ql-block"><br></p><h3><br></h3> <p class="ql-block">写到最后,如果您也想规划好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可以微信联系我,我给您做好安排。当下国家政策下的,顶级流量好产品:储蓄险产品的规划。增额寿、养老金,都有,都是我做了上百款的产品测评之后,我挑选出来的。您告诉我年龄、预算、地区,我给您做好规划。保证您真的能赶上当下国家的红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处有市面上最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与我沟通。</p><p class="ql-block">最后,希望大家清清楚楚配置产品,开开心心享受生活。我在这里,一位说实话的资深经纪人。</p><p class="ql-block">有产品需求,欢迎交流。可添加微信沟通,微信号:ZJwang2。加的时候做一下备注哦,不备注来意的话,我不会通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图为微信添加好友二维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预定

利率

保险公司

保险产品

保险

利差

普通型

产品

分红

保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