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灾梨祸枣</p><p class="ql-block">——读书行路笔记之十四</p><p class="ql-block"> 西江千户苗寨</p><p class="ql-block"> 入寨子的时候感觉阵仗很大,有大大的门楼、大大的广场,还有芦笙歌舞,拦门酒茶。</p><p class="ql-block"> 出寨子的时候感觉热闹非常,同行的与迎面而来的都一脸阳光下的笑容,热浪与喧闹铺满人间天上。</p><p class="ql-block"> 记得昨日穿行于寨子里时,那些高低错落的房屋在这样的阳光下,木色或金或黄,或黄中泛红,红中泛金;屋顶的瓦在这样的阳光下老旧一些的是淡淡的灰色,新一些的则是淡淡的蓝色,向下错落交叠到房子的边缘处的瓦当涂着白石灰,与白色的檐边和山墙上的白角线,绘画成独特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走近于房下、门前,会发现一些陈旧坚硬的柱子裂开了的缝隙中隐隐有木头的香,窗子的小木隔条也有残缺。新房新柱子刚刷了桐油,不仅不刺鼻,反而散发出清香的味道。再加上二楼三楼廊下挂着的各色衣裳——生活的真实会让人在一种熟悉的思维下,忘记了身处异乡。</p><p class="ql-block"> 看见房前的一个弯葫芦似的竹篓里挌着一把弯砍刀,挂着两片粉纱帘子的窗户里透出娃娃的笑声,不由的便想到这一家人的勤劳,恩爱。这想法让自己心里发甜。</p><p class="ql-block"> 踩了石片片小巷斜斜的下坡,走到寨子临河的街道,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点在门头的字上,铺在门里的案中,灌在大小的缸子里,染在行人的衣服边,摇在女子的发梢处,让人眼花缭乱。这些颜色跳跃着生出了气息,这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夏日的寨子更是爽快热烈。</p><p class="ql-block"> 横向一切,跨几个台阶,站立在风雨桥上,吊脚楼旁的绿叶,垂摇窗边的黄花,还有门上的红灯笼,在白水河岸上的安安静静,在倒映在河水中的轻摇慢摆。小船来时,颜色染了流水,一波一漾的与岸堤的老石头相言相欢。岸边吊脚楼的楼廊楼台上坐着的游人喝着面前的茶和咖啡,只在其中醉着。</p><p class="ql-block"> 我慢慢的、慢慢的走着,来时所念想的夕阳下山风徐徐、楼角上银铃叮当、小溪湾少女花衣、苗王苗医的传奇、苗歌苗舞的惊艳,遇见或者不遇见,都已经不重要了。</p><p class="ql-block"> 走的累了,又恰好在高处,恰好在一盏灯下有石凳,于是便坐下。四周鸟啼虫鸣,没有了往日车吼笛叫的焦烦;远处灯流光溢,如星儿要夜游嬉戏白水河。</p><p class="ql-block"> 面对此景,忽然有一种自己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久了,出门时便会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一走出来便发现自己所有的忧虑完全是莫名其妙,一下子放松到了极致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活着,对于社会,哪里有那么多的对和错。一生平平常常的时光,对于自己,追寻与躲避并不能决定痛苦和欢乐的时间长短。</p><p class="ql-block"> 一瞬间?一辈子?一辈子也不过一瞬间而矣。</p><p class="ql-block"> 记得今日清晨,从客栈岀来,街巷口的门面商铺的锁板还没有摘开,青石板的路边路沿上大妹子老嫂子面前摆了新鲜的菜、新鲜的果不叫而卖。这些苗族妇女盘了独特的乌发,裹了白色绣花的头巾,戴了银镯子,挎了小花包,腾一小块地儿,招呼着刚来的挨了自己,交头接耳中等待收获。</p><p class="ql-block"> 这哪里是什么商业气息,这分明就是前日的东城角,昨日的西城边。今日我从电梯房子走出来,驾上汽车来到这里,休假散心游乐,我坐在河边的酒吧里,开心的享受休假,明日我又将回到繁华的城市,我说这里太商业化了,说这里应该保持原始的风貌,保持原始的生活?我说不出口。</p><p class="ql-block"> 原生态不是要永远原始落后。所有要保护的,是自然变化中的变化自然、是人心本性中的本性人心——这可能是我这遗失了更多的人要自省的。</p><p class="ql-block"> 身后芦笙响起,苗歌响起。我回望了一眼夏日下寨门上闪闪亮亮的银色的牛角,再见了苗寨。不管下一站去到了哪里,我行我游,我自己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16日</p><p class="ql-block"> 草记于苗寨</p><p class="ql-block"> 8月13曰整理</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