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针引线线穿针』🌿欣赏与翻唱:嘉措顿朱

༄ 嘉措顿朱(手扶托拉夫斯基)

<p class="ql-block"> 🌿『花针引线线穿针』是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歌剧电影《刘三姐》中的唱段,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由乔羽作词,雷振邦作曲。雷振邦没有运用西方音乐技巧来对这些山歌进行修改,而是在歌词的创作基础上,采撷大量壮族民歌旋律,经过编选和加工的形式,原汁原味的保留了这些民歌比喻生动、讽刺幽默、纯真质朴,以及处处有生活小哲理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 1960年,长影制片厂苏里导演的 歌剧电影《刘三姐》里面的刘三姐,其实有三个人物共同塑造:一位是出场的黄婉秋,一位是幕后配唱的傅锦华,一位是为刘三姐配音的张桂兰。三个人的共同努力塑造了一个刘三姐的形象。 </p><p class="ql-block"> 🌿 1963年在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刘三姐》一举夺得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美工奖和最佳男配角奖等四项大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花针引线线穿针』</p><p class="ql-block">乔 羽 词</p><p class="ql-block">雷振邦 曲</p><p class="ql-block">翻唱:嘉措顿朱</p> <p class="ql-block">『花针引线线穿针』简谱</p> <p class="ql-block"> 🌿乔羽(1927年-2022年),著名词作家。主要作品有:代表作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电影歌剧《刘三姐》、《难忘今宵》等等。</p> <p class="ql-block">‌‌ 🌿 雷振邦‌(1916年~1997年),满族,是中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人、作曲家。他毕业于‌东京日本高等音乐学校作曲科,1949年在中国电影乐团工作,后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人专业作曲。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芦笙恋歌》等等。</p> <p class="ql-block"> 🌿 傅锦华(1938年—2013年),女,苗族,广西融安人。彩调表演艺术家,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调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代表作《刘三姐》。</p><p class="ql-block"> 1955年至1956年在‌广西省文艺干校彩调班的学习,师从著名老艺人‌吴老年、‌张桂妹、‌谢济舟,专攻花旦表演和彩调演唱,是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第一代彩调传承人。1960年傅锦华在彩绸剧《刘三姐》中扮演刘三姐,嗓音柔婉圆润、清甜悦耳流畅、富有民歌风味,唱做俱佳,别具一格。1978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将彩绸剧《刘三姐》拍摄成高清大型舞台艺术片,40岁的傅锦华扮演刘三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她为电影刘三姐配唱而未出镜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如今,聆听电影《刘三姐》傅锦华的唱段,依然感动,如梦似幻,不能自己!</p> <p class="ql-block">  1960年,17岁的黄婉秋(1943年~2023年),被导演苏里选中,在电影《刘三姐》中扮演刘三姐。</p> <p class="ql-block">鸣谢:本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p> 花针引线线穿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