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游徐闻1.

叁滴水

<p class="ql-block">向快乐出发!!</p> <p class="ql-block">想着6点30分登船看日出,以为半小时一班,轮船不是公交车,要2小时一班,赶不上6点的船就只能等8点的,因为是第一次登船没经验,只知道秀英港可以带自行车上船,想去现场购票以防另有啥规定退换票麻烦,还好一切顺利,只是购票口几经寻找。自助机上操作许久卡在车牌号上,又不能空,写又不知写啥,到了购票口才晓得乱写就行。车票15,回程单车是免费的,自贸港还真是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早上阳光灿烂,海风拂面,风平浪静,车少人也少,很舒服。</p> <p class="ql-block">快到徐闻了,左边阳光明媚,右边雾雨蒙蒙。徐闻方向正下大雨,这可怎么办呀,要下船了。</p> <p class="ql-block">虽然车少,但也是要等半小时的时间才能上岸。</p> <p class="ql-block">海安新港,我来了。</p><p class="ql-block">雨过天晴,天公真做美!</p> <p class="ql-block">进城的道路边有许多水果摊,菠萝超大,好想尝尝,但不是当季水果,进城再找吃比较正宗。</p> <p class="ql-block">在进城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一个宏伟的建筑吸引了我们。伏波庙是纪念汉代两伏波将军(路博德和马援)平定南方而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p><p class="ql-block">伏波庵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了解徐闻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伏波庵法脉属于临济宗,庵内现有大雄宝殿、‌韦驮殿、观音殿等殿,伏波庵的建筑特色和宗教文化体现了对伏波将军的纪念和对临济宗佛教的传承。</p><p class="ql-block">伏波将军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徐闻县,当地群众出海捕鱼、建房下基等都来拜伏波将军,祈求保护和平安。‌</p><p class="ql-block">徐闻县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直扼大陆通往海南和东南亚之咽喉,自古以来为兵家驻防和商旅之要地。</p><p class="ql-block">伏波将军在此地的军事行动和贡献,对徐闻县乃至整个地区的防御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登云塔,古人把登云塔喻为“文笔”,表达了徐闻人渴求广出人才,青云直上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塔之旁边原有一登云馆,故名其曰:登云塔。塔七层八角,每角装有铁鹦鹉,鹦鹉嘴上挂着一只铜铃,清风徐来,铜铃作响,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第一层顶部,禁止上塔,连外部灯光都取消了,具说夜晚开灯很多市民都在塔旁聚众玩钱,就不再开灯。</p> <p class="ql-block">塔旁有颗大榕树,是市民纳凉玩牌弹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贵生书院,由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贬任徐闻典史时创立。书院因当地士子轻生现象而建,旨在宣扬“君子学道则爱人,天下之生皆当贵重”的人文观。</p> <p class="ql-block">书院采用院落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中堂、亭阁、后厅,前厅为硬山顶,门额灰塑“贵生书院”四字。书院内设有东西学斋各6间,分别名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后厅为塾师授徒场所。</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徐闻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关于"徐闻"县名的由来,明万历年间欧阳保《雷州府志》作出始释一﹣"徐闻迫海,涛声震荡,曰是安得其徐徐而闻乎,此徐闻所由名也"。徐闻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历史源远流长,是粤西文明的发祥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遗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师平南越,建置徐闻县,辖地为雷州半岛,隶于合浦郡,县治郡治均设在徐闻县西南海滨讨网村(今二桥村),自此开启了徐闻两千多年灿烂辉煌的历史。之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开辟,亦为这片广袤的红土地注入了海洋文明的基因,开启了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海上通商贸易及文化交流的华彩篇章,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木制箱,远观有铜质感,很厚重,雕工也很精美。</p> <p class="ql-block">木制锄头顶包金属铁,第一次见到。</p> <p class="ql-block">阔嘴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还没有我!</p> <p class="ql-block">梯形枕、两拳头大小的枕,怎么睡?!</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广府会馆。</p><p class="ql-block">会馆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 1787 年),与粤西诸地会馆的建筑时间相近,如吴川的广州会馆、赤坎的闽浙会馆、潮州会馆、雷阳会馆等等。但粤西诸多会馆已无存,只有徐闻广州会馆保存最好。</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年间,徐闻县商业发展较快,江门、南海、番禺、东莞、顺德、新会、清远、三水、花县、增城等地商人出于经商的需要,组织行会、联络乡谊,共有 296 个号,当行、店、堂、厂和 370 名个人捐白银三千四百二十九两三钱六分。广州会馆址在徐闻县宾朴古城东门外,座西南向东北,门临东关墟龙尾街,是旧时民间贸易集散区。</p><p class="ql-block">会馆分正厅、副厅各一组,正厅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中有天井,正厅面阔三开间,宽 13.5 米,进深 39.41 米。首进进深 7.66 米,前有走廊,大门高 3.85 米,宽 1.9 米,全用整条大理石精工雕刻。巨木屏风,气势不凡。门外石阶四级,全长 2.6 米,两旁抱鼓石雕工精绝。正门额题“广府会馆”四字,为清光绪十八年( 1892 年)新会谭国恩所题,书法苍劲雄强。厅内九架梁斗拱结构,硬山顶,宅内装饰木雕戏套人物,都是历史传奇故事。花鸟虫兽,是岭南艺术的精品可谓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甚为动人。前厅正面两翼山墙相对镶有署名“番邑莫云生作”的砖雕,造型奇特,做工精巧。山墙为锅系墙,又称鳌鱼墙,寓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四进的广府正厅,大门下的门坎已没有,从这里只能看到一进的院落。什么时候完全修复好后还是值得再去看看的。</p> <p class="ql-block">侧门的石雕柱与正门的石柱托底相呼应。细节处理很好,讲究!</p> <p class="ql-block">岭南艺术精品,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副厅门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