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紧邻颐和园西门,有一处公园,在此园可远眺玉泉山定光古塔,又可近观佛香阁,还有一片稻田可赏,这里说的就是北坞公园。</p> <p class="ql-block">据《明实录》记载,明永乐十三年,这一带发生大水灾,朝廷派船队来此救灾,长达两年之久,当时此地为船只集中停泊地之一,因在北面叫北坞。“坞”的意思就是停船的地方。此时才开始叫北坞村。后来就成为了现在的北坞公园。</p> <p class="ql-block">如今,公园中的金山寺就是其历史的最好证明;为了纪念这里曾是停船的地方的那段历史,公园中修建了一艘大船的雕塑,名曰“北坞印象”,现在常常被游人们用来登高望远;此外,这里有180多亩的稻田,以纪念它作为一个村落曾拥有过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一片京西稻田,还是个有故事的地方。1958年,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宾,在周总理、贺龙副总理的陪同下,来到了玉泉农业合作社北坞村,当时就一起参观了京西水稻,并赞叹不已。如今的这一片稻田和船头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渊源,是非常有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登上船头,居高临下就可以眺望京西稻田全貌。田中的稻子就是有名的京西稻,京西稻原本是南方普通的稻种,只因康熙皇帝南巡将其带回在京西部试种,改变了它的命运,成为了御稻。</p><p class="ql-block">如今,家喻户晓的京西稻:洁白、油亮、软糯、清香、微绿。也由于它的的出身:古时候皇家贡米,近现代国宴之选而身价不菲。几十元一斤的身价,我们只能用来尝鲜了。</p> <p class="ql-block">稻田当中还有一座耕牛犁地的雕塑:拉着牛的是雍正皇帝,前面牵着牛的小童是乾隆皇帝,边儿送饭的是雍正皇帝的福晋。这样一座雕塑,细致入微又富有艺术感染力,既描绘出一幅小农经济图景,更展示了历代帝王对农耕文化的推崇。</p> <p class="ql-block">金秋,是水稻收获的时候,也是水稻最美的时候,走过了青葱岁月,终于迎来了成熟的丰收季。一百八十亩的稻田,稻穗已垂下,黄中泛金,和稻株的绿色互相映衬,显得是那样的可人。缓步走过,伸手轻抚一株稻穗,感觉手心痒痒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