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氏十位抗战英雄(一)

阙居士

<p class="ql-block">阙氏十位抗战英雄(一)</p><p class="ql-block">1、阙汉骞(1902—1972),湖南宁远人,陆军中将。著有《戎马关山五十年》。黄埔四期毕业,任区队长,国军营长、团长,参加江西剿共,1935年9月入浙江西南,围剿粟裕、刘英的红军挺进师(今浙江遂昌县王村口“红军挺进师纪念馆”有阙汉骞图片)。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担任陈诚18军14师40旅79团团长,会战中升任40旅少将旅长,与胡琏(黄埔四期,中将)、郭汝瑰(黄埔五期,地下党,中将)三位旅长共用一个指挥部。参加抗战二十二大会战中的十大会战,1939年任14师师长,参加粤北会战,主动包抄日军,为粤北大捷立下首功。1944年任54军副军长,率14师、50师空运缅甸,14师与新38师合编为新一军(军长孙立人),50师与新22师合编为新六军(军长廖耀湘),为国军五大主力军中的两个主力师。1944年5月参加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上将),指挥腾冲战役,歼灭日军两个联队,光复腾冲,在战役中升任54军中将军长。今云南腾冲“国殇园”有阙汉骞将军题词和展室。1945年抗战胜利后,与孙立人将军驻军广州,分任广州卫戍司令和警备司令。解放战争中,参加胶东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后撤台湾,阙汉骞的54军和刘玉章的52军是国军成建制撤台湾的两支主力军。1945年9月,阙汉骞将军驻军广州时,发起组织“湘粤桂闽浙”阙氏第一次大聚会,留有合影。阙汉骞将军是民国著名书法家,创造“拨云体”。</p><p class="ql-block">2、阙中一(1914—1995),福建永定人,解放军海军少将。著有《跟毛主席过万水千山》。1928年加入红一方面军,长征时担任毛主席警卫班长。西安事变时,担任周恩来侍从参谋。抗战初期奉命赴闽,任闽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参谋长,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三营政委,军部教导总队政治队指导员,新三团政治处主任。皖南事变中,与新三团部分指战员突出重围。后任军部特务团政治处主任,7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担任7师19旅政治部主任,32军95师师政委。1950年后任皖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海军政治干部学校校长,海军舟嵊要塞区政委,上海市政协常委。1955年授衔少将,获得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病逝。</p><p class="ql-block">3、阙耀华(1915—1984),江西兴国人,解放军陆军大校。</p><p class="ql-block">1929年11月参加红一方面军,1934年4月入党。红军时期,担任红一军团作战参谋,机要科长,中央军委作战参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团长。旅参谋长。1953年,任中南军区防空司令部第一参谋长,安徽芜湖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授衔大校,获得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4年5月8日于芜湖逝世,享年69岁。</p><p class="ql-block">4、阙森华(1916—1985),福建上杭人,正师级,上杭县“九军十八师”红军高级干部之一。1932年17岁加入红一方面军,红军卫生学校毕业,曾经担任邓小平的警卫员。抗战时期任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学生队队长、附属医院政治协理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后,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代校长、党委书记,辽宁大学校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5、阙启谱(1918—1996),湖北红安任,解放军陆军上校,师长。1932年加入红四方面军。抗战时期担任八路军129师385旅参谋、营长、副团长。1947年随陈赓、谢富治大军南下,担任四纵28团副团长,叶县支队副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随陈赓第四兵团进军广西、云南,担任楚雄军分区司令员,辽宁本溪军分区司令员,师长,省军区顾问。获得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得二级红星奖章。</p><p class="ql-block">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阙建华,2024年9月3日胜利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