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七周年,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p><p class="ql-block">回溯到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南昌这座英雄的城市,那一声划破夜空的枪响,宛如一道惊雷,震撼了整个华夏大地。它不仅仅是一声枪响,更是革命的号角,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踏上了建立工农武装的艰辛道路。</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紧急关头,我党的主要负责人,以非凡的魄力和历史担当,决定发动南昌武装暴动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p> <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示意图</p><p class="ql-block">这25个人在南昌起义中贡献最大:</p><p class="ql-block">1、周恩来</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p><p class="ql-block">职务: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p><p class="ql-block">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既是我党初次亮剑,也是艰难探索。无论从军事运筹、作战指挥,还是从政治建设、思想武装等方面来看,都是创建人民军队的雏形。</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从黄埔军校到后来创建铁甲车队和叶挺独立团,反映了他在早期就开始懂得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周恩来所开拓的建立革命武装队伍经验以及所培养的一大批军事干部,为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作了军事战斗力上的准备。</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之所以能够发动成功,与周恩来长期以来为党积蓄的军事力量,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是我们党内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和中国人民威武雄壮的战争史,凝聚着周恩来的心血、智慧和独特的功勋。</p><p class="ql-block">2、瞿秋白</p><p class="ql-block">职务:主持中央日常工作</p> <p class="ql-block">瞿秋白</p><p class="ql-block">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二日,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中共中央进行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随后增加瞿秋白为常委,并为总负责。</p><p class="ql-block">随后,瞿秋白、鲍罗廷、张太雷、李立三、邓中夏等庐山召开紧急秘密会议,决定发动南昌武装暴动。</p><p class="ql-block">瞿秋白回到武汉,参加了七月二十五日召开的中央常委扩大会议 , 参加会议的有张国焘、周恩来、张太雷、李维汉、罗明纳兹等人,瞿秋白主持会议。</p><p class="ql-block">为了做好起义的准备工作,会议决定组织前敌委员会 ,以 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四人组成,周恩来为书记,即赴南昌负责组织起义工作 。</p><p class="ql-block">在中国革命濒临失败的时候,瞿秋白以革命家的战略眼光,决策举行南昌武装暴动,他挽救了中国革命。</p><p class="ql-block">随后,他主持召开了八七会议,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紧接着,瞿秋白部署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全国各地的武装暴动起义,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航程。</p><p class="ql-block">3、朱 德</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职务:第九军军长</p> <p class="ql-block">朱德</p><p class="ql-block">一九二七年七月十八日,朱德参加了在武昌啸楼巷 2 号湖北省委所在地,中共中央召开的一个紧急秘密会议,研究南昌武装暴动的事宜,参加者有周恩来、谭平山、苏兆征、毛泽东、叶挺、贺龙、叶剑英、李立三、林伯渠、刘伯承等人。由于朱德比较熟悉南昌的情况,先派他秘密返回南昌,摸清敌人的动态。</p><p class="ql-block">七月二十一日,朱德秘密返回了南昌。</p><p class="ql-block">他时而出入于民众团体,时而与驻军南昌的军官们举杯言欢,时而又带着警卫走街串巷,仔细观察着每一座建筑物。几天的工夫,他就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全面了解敌军的人数、武器、兵力部署和思想动态,绘制了一份 敌军分布草图, 还设法弄到了许多南昌市城区地图,整理出南昌驻军兵力部署的情况。</p><p class="ql-block">起义的前天下午,朱德部署好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和公安局的起义准备工作,便来到城西大士院街口的佳宾楼。晚上,他要在这里设宴请客,主客是南昌城守军的6个团长。</p><p class="ql-block">宴席上,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宾主间猜拳行令,越喝越有兴致。随后,朱德又约他们到大士院三十二号打牌。朱德利用自己的身份,麻痹了守城军队的思想,为起义赢得了先机。</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部队南下之后,在广东三河坝分兵,朱德率领第25师主力在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随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剩余部队,转战湘粤赣边界,领导了湘南起义,保留住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p><p class="ql-block">朱德促成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部队的胜利会师,并因此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及中央苏区。</p><p class="ql-block">4、贺 龙</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职务:南昌起义总指挥,第二方面军代理总指挥兼第二十军军长</p> <p class="ql-block">贺龙</p><p class="ql-block">一九二七年七月下旬,贺龙率所部开赴九江,会见谭平山等共产党人,赞成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南昌起义计划。到达南昌后,被周恩来代表中共前敌委员会委任为起义军总指挥,领导了南昌起义。后率部南下,九月在江西瑞金,由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十月起义军在广东失败后,经香港转到上海,向周恩来提出回湘西重新组织武装。</p><p class="ql-block">贺龙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在民族大义面前,他选择了中国革命事业,可谓是忠肝义胆、英雄盖世!贺老总的二十军约一万余人,如果没有这支部队,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无从谈起。</p><p class="ql-block">5、叶 挺</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职务: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第二方面军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p> <p class="ql-block">叶挺</p><p class="ql-block">“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叶挺的座右铭,镌刻在叶挺将军纪念园的石壁之上。</p><p class="ql-block">北伐战争中,叶挺率第四军独立团斩关夺隘,进攸县、打醴陵、克平江、夺汀泗、取咸宁、占贺胜、陷武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军”称号名扬中外。</p><p class="ql-block">在革命危急关头,叶挺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临危不惧、出生入死,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p><p class="ql-block">他所指挥的第24师所向披靡,连战皆捷,又一次显示了“铁军”的威力。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南昌城内守敌被全部歼灭,南昌起义取得重大成功。</p><p class="ql-block">6、刘伯承</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职务: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刘伯承</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临危受命,军事上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担任参谋团参谋长。这个人既要有秘密组织大规模兵暴的经验,又要有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他选中了刘伯承。刘伯承坚决听从党的指示,乘江轮前往九江,参与谋划南昌起义。</p><p class="ql-block">刘伯承负责起草了起义作战计划。根据起义计划,参加起义的各部队、各将领任务区分如下:</p><p class="ql-block">叶挺指挥第24师解决敌第六军第53团和第三军的第23团、第24团。</p><p class="ql-block">贺龙、刘伯承指挥第二十军攻占朱培德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并负责解决敌第九军第79团和第80团。</p><p class="ql-block">刘伯承全程参与领导、指挥了南昌起义,为创建人民军队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7、叶剑英</p><p class="ql-block">职务:第四军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叶剑英</p><p class="ql-block">在南昌起义中,有一位没有到南昌参加指挥作战,但在起义前后起了重要作用的共产党员,他就是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p><p class="ql-block">在南昌起义中,叶剑英有三大贡献:</p><p class="ql-block">一大贡献:请贺龙、叶挺部队迅速开往南昌。他得知汪精卫、张发奎以召开军事会议的名义,将要在庐山扣押他们俩,立即秘密会见,通知他们立刻把部队开往南昌。</p><p class="ql-block">二大贡献:劝阻张发奎不追击起义军。叶剑英利用新军阀之间的矛盾,权衡利弊,说服张发奎不要追击。</p><p class="ql-block">三大贡献:保存第四军教导团。叶剑英利用自己同张发奎等人的老交情,毛遂自荐当了教导团团长,这个团后来成为了广州起义的主力部队。</p><p class="ql-block">在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叶剑英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表现出伟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斗争艺术。</p><p class="ql-block">8、谭平山</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职务: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谭平山</p><p class="ql-block">谭平山是南昌起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参加了三次九江会议,积极为南昌起义作准备,是南昌起义的发动者之一。</p><p class="ql-block">他反对张特立的阻挠,坚持武装起义方针,是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在南下途中,他对革命前途推动信心,在南昌起义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成功之后,谭平山被公推为起义的对外领导机构,即革命委员会的主席团主席。</p><p class="ql-block">9、恽代英</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职务: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恽代英</p><p class="ql-block">恽代英是最早认识到军事斗争重要性的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在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时,就提出了我党要重视武装斗争以及加强军事人才储备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的认可。</p><p class="ql-block">他非常重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最早提出了党要指挥武装斗争,成为了人民军队治军、建军的重要法宝。</p><p class="ql-block">在大革命失败后,恽代英参与组织、领导了南昌起义,充分证明了他在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是我党、我军早期的军事家之一。</p><p class="ql-block">10、彭 湃</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职务: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彭湃</p><p class="ql-block">彭湃是“农民运动先驱”之一,也是南昌起义的组织者之一,为人民军队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彭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南昌起义的发起者、领导者、推动者,是人民军队缔造者之一,是中华苏维埃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p><p class="ql-block">彭湃在南昌起义前后,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11、李立三</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职务: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李立三</p><p class="ql-block">李立三不仅是南昌起义的重要领导人,而且还是这次起义的最早倡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第一,李立三最先提出并积极筹划武装起义。早在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日,李立三在九江召集邓中夏、恽代英、谭平山等开会,就提出把我党掌握的军队集中起来,实行武装暴动,消灭反动武装,建立一个工农政权。</p><p class="ql-block">第二,李立三提出在南昌实行武装暴动,并极力协助周恩来组织指挥南昌起义。</p><p class="ql-block">中央开始提出的起义地点是南浔。七月二十五日,周恩来来到九江,李立三建议不要把暴动地点选在南浔,认为九江地区军阀部队聚集,于我不利。周恩来断然采纳了李立三的意见,把起义地点选在南昌,事后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p><p class="ql-block">李立三全程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为创建人民军队做出了历史性贡献。</p><p class="ql-block">12、聂荣臻</p><p class="ql-block">职务: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军委书记、第十一军党代表</p> <p class="ql-block">聂荣臻</p><p class="ql-block">聂荣臻虽然没有直接指挥南昌起义,但他在起义前临危受命,出任前敌委员会军委书记,给起义部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起义的成功奠定了条件。</p><p class="ql-block">根据起义总指挥部的安排,聂荣臻奉命到马回岭策动第25师起义。随后,聂荣臻率领部队,连夜赶往南昌。八月二日拂晓时,聂荣臻看到了飘扬在南昌城头上的鲜艳红旗。</p><p class="ql-block">第25师的两个团又一个连,计3000人,汇入南昌起义的队伍,编为第十一军的第25师。</p><p class="ql-block">聂荣臻在关键时刻,从马回岭拉回的第二十五师大部分部队,又给革命增添了新的力量和血液,是大功一件。</p><p class="ql-block">13、邓中夏</p> <p class="ql-block">邓中夏</p><p class="ql-block">在两次九江会议上,大力支持李立三提出的南昌暴动方案,为南昌起义做了大量有效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他坚决主张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受中央派遣于七月二十 日到九江,与李立三、谭平山、叶挺、聂荣臻等开会,分析形势,提出建议。在后面举行的第二次九江会议上,全力支持南昌武装暴动。</p><p class="ql-block">随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坚决拥护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p><p class="ql-block">邓中夏是南昌起义的发起者之一、准备者之一。</p><p class="ql-block">14、周逸群</p><p class="ql-block">职务:第二十军第3师师长</p> <p class="ql-block">周逸群</p><p class="ql-block">北伐时期,周逸群是贺龙部的政治部主任。贺龙在他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他是贺龙参加革命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七月底,周恩来代表党组织向贺龙传达南昌起义的计划,并代表前敌委员会任命贺龙为南昌起义总指挥。随后,周逸群协助贺龙和刘伯承制定武装起义的行动计划,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八月一日南昌起义爆发,周逸群和贺龙、刘伯承亲临火线指挥。经过三小时激战,全歼敌警卫团。 在之后的战斗中,周逸群指挥教导团和第六团英勇机智地消灭了敌第九军两个团的有生力量。</p><p class="ql-block">15、朱克靖</p><p class="ql-block">职务:第九军党代表</p> <p class="ql-block">朱克靖</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决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且秘密派熟知情况的朱克靖回南昌,策动第三军旧部参加起义。朱克靖到南昌后先找到了朱德,在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和南昌市公安局内部埋下了革命的火种。</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爆发后,第三军军官教导团的1000多名官兵,也在朱克靖和朱德的率领下投入了起义的洪流,里应外合,攻下了南昌市公安局。起义胜利后,朱克靖被任命为第九军党代表,该军军长韦杆(未到职),副军长朱德。不久,起义部队撤离南昌,沿闽赣边南下。十月,在广东潮汕地区被国民党重兵包围,损失惨重,朱克靖突出重围。</p><p class="ql-block">16、廖乾五</p><p class="ql-block">职务:第二十军党代表</p> <p class="ql-block">廖乾五塑像</p><p class="ql-block">北伐战争时期,廖乾五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第四军在北伐战争中征程万里,能攻善战,所向披靡,被称为“铁军”,这与廖乾五领导的政治工作是密不可分的。</p><p class="ql-block">一九二七年七月下旬,廖乾五奉命赴九江参加南昌武装暴动准备工作,不久参加南昌起义,协助叶挺指挥部队行动,起义后任革命委员会总政治部秘书长、宣传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军党代表。</p><p class="ql-block">南下途中和周逸群共同介绍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十月经香港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p><p class="ql-block">17、周士第</p><p class="ql-block">职务:第十一军第25师师长</p> <p class="ql-block">周士第</p><p class="ql-block">一九二六年五月,周士第任叶挺独立团参谋长,十月任代理团长,参与北伐战争,在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中立有战功。同年年底,叶挺独立团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25师第73团,周士第仍任团长。</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前夕,在聂荣臻的领导下,周士第把第25师大部分拉了出来,参加了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十一军第25师师长,为起义部队增加了新的力量。当时,林总是第25师第73团七连连长,陈老总是第25师第73团指导员,粟裕是排长,都是他的部下。</p><p class="ql-block">三河坝分兵后,周士第率第25师主力,在朱德的指挥下,在三河坝狙击敌人。</p><p class="ql-block">18、方维夏</p><p class="ql-block">职务:第二十军第1师党代表</p> <p class="ql-block">方维夏</p><p class="ql-block">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八日,方维夏和徐特立等从武汉动身前往南昌。方维夏到南昌后,在起义部队中担任贺龙所率二十军第一师的党代表。</p><p class="ql-block">七月三十日下午,方维夏和贺锦斋到中华圣公会礼堂参加二十军的团以上干部会议。会上,贺龙宣布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号召大家跟着共产党走,并根据前敌委员会指示,传达了武装起义的计划。</p><p class="ql-block">散会后,贺龙特地把周逸群、方维夏、徐特立等留下,商量有关起义事项。方维夏建议在二十军内撤掉不可靠的连长,让共产党员担任连指导员,周逸群、徐特立表示赞同,被贺龙采纳。因此,在起义之前,二十军中连一级指挥权都掌握在共产党员手中,对保证起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19、陈 毅</p><p class="ql-block">职务:第十一军第25师第73团指导员</p> <p class="ql-block">陈毅</p><p class="ql-block">八月一日凌晨,南昌起义爆发。6天后,年仅26岁的陈毅从武汉赶来,他没来得及参加起义的发动,却赶上了起义部队并和朱德一道率领队伍上井冈山,开启了他辉煌的军旅生涯。</p><p class="ql-block">八月八日,陈毅在江西抚州渡口赶上了起义队伍,并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派陈毅到第25师73团当团指导员。</p><p class="ql-block">起义队伍在南下广东时,主力部队在潮汕地区被反动势力击败了。到十月下旬,部队被打得仅剩下七八百人。</p><p class="ql-block">当时,朱德宣布今后这支队伍由他和陈毅共同领导。之后,这支队伍在朱德、陈毅的领导下,转战闽赣粤湘地区,为人民军队保存了南昌起义的火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20、陈 赓</p><p class="ql-block">职务:第二十军第3师第6团第一营营长</p> <p class="ql-block">陈赓</p><p class="ql-block">七月下旬,陈赓跟随周恩来乘船秘密到达九江,二十七日秘密抵达南昌,住在花园角二号朱德的寓所,之后搬进马桩子女子职业学校,准备发动武装起义。这里是前敌委员会的指挥中心,一同住在这里的还有李立三等。</p><p class="ql-block">八月一日起义时,陈赓在总指挥部担任保卫工作。他跟李立三等连夜在市区逮捕了一批反革命分子,并且接管了江西省银行,把没收的大批款项用汽车运往总指挥部参谋团。</p><p class="ql-block">起义成功后,陈赓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3师第6团第一营营长。</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部队在南下途中,会昌作战中,陈赓左腿负重伤。周恩来派人把陈赓送到长汀福音医院,在院长傅连璋的治疗下,保住了陈赓的腿,但是这种大手术需要去上海才能开刀治疗。后来,在卢冬生的护送下到达上海治疗腿伤。</p><p class="ql-block">21、张云逸</p><p class="ql-block">职务:第十一军第25师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张云逸</p><p class="ql-block">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严重情况下,张云逸根据党的指示,继续留在国民革命军张发奎部第四军第25师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他极力推荐共产党员卢德铭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团长。</p><p class="ql-block">七月,第25师驻防江西省九江市。在他的秘密掩护和大力支持下,聂荣臻、周士第等秘密策划带领25师73团与75团3个营、74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张云逸未暴露身份,留在25师继续做兵运和秘密工作。</p><p class="ql-block">22、贺 昌</p><p class="ql-block">职务: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军委委员</p> <p class="ql-block">贺 昌</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决定发动武装起义。周恩来又指定贺昌、聂荣臻、颜昌颐组织前敌军事委员会,前往九江做起义的准备工作(聂荣臻为书记)。八月一日,他参与指挥了南昌起义。十月起义部队失败,贺昌被派往香港,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参加广州起义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23、颜昌颐</p><p class="ql-block">职务: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军委委员、第十一军第24师党代表</p> <p class="ql-block">颜昌颐</p><p class="ql-block">大革命失败后,颜昌颐随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军事部来到武汉。七月,中共中央作出举行南昌起义的决定,聂荣臻、贺昌、颜昌颐组成临时前敌军委,到江西九江向当地驻军中的共产党员传达中央决定,策应起义。</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后,他任起义军第十一军第24师党代表。十月,起义军主力在广东潮汕一带遭到敌人围攻失败,董朗和颜昌颐等集合第二十四师余部一千余人,艰苦转战在广东东江地区,后参加彭湃领导的海陆丰武装起义,为建立和发展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24、林伯渠</p><p class="ql-block">职务:财经委员会主席</p> <p class="ql-block">林伯渠</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中,林伯渠在革命委员会中担任财政委员会主席一职。起义前,他与徐特立一同前往南昌劝说江西省代理省主席姜济寰。</p><p class="ql-block">经过反复劝说,姜济寰毅然表示“坚决跟党走”,参加起义,为起义顺利进行以及起义后秩序维护、物资筹备、部队转移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p><p class="ql-block">起义胜利后,他又依靠陈赓从银行取出的一批款子为基础,通过沿途筹款,基本保障了部队南下的供需,为起义军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十月三日,林伯渠等非战斗人员离开部队,前往香港,后经上海、神户、符拉迪沃斯托克前往莫斯科,入莫斯科中山大学进修。</p><p class="ql-block">25、王尔琢</p><p class="ql-block">职务:第十一军第25师第74团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王尔琢</p><p class="ql-block">一九二七年初,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25师74团参谋长。同年八月,率该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南下广东参加三河坝战斗后随朱德、陈毅等转战闽粤赣湘边,坚持武装斗争。一九二八年一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p><p class="ql-block">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与毛泽东部队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p><p class="ql-block">王尔琢跟随朱德、陈毅等转战闽粤赣湘边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帮助朱德、陈毅整顿队伍,提高了了部队士气,凝聚了部队战斗力。为保留南昌起义部队的火种,作出了卓越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