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苏东坡祠

穆梦

<p class="ql-block">东坡祠位于惠州市桥东街道办事处白鹤峰。</p> <p class="ql-block">据史载,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二日,苏东坡被贬惠州,绍圣四年(1096年)筑屋二十间于白鹤峰上,本想将此屋作终老之所。不想因一句“不辞长作岭南人”,让政敌章敦颇感不悦,于是苏东坡被再贬海南。</p> <p class="ql-block">景区主要分为东坡祠核心景区、东坡纪念馆景区、东坡亭粮仓艺术展区及游园休闲景区四部分。其中,东坡祠遗址位于东坡祠景区中心,为国内可以明确考证的苏东坡亲自筹建的故居所在地。现已恢复东坡祠原貌,保留了东坡井、古阶步道、古树名木等历史遗迹,修复了东坡祠、娱江亭、朱池、墨沼、翟夫子舍、林婆酒家等历史要素。同时,新建了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东坡纪念馆;对东坡粮仓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其现有的近代建筑风貌,进行修缮整治;局部还恢复重建了归善县城城墙。</p> <p class="ql-block">林婆酒家</p> <p class="ql-block">东坡祠景区内的三贤祠供奉的是陶潜、苏轼和葛洪三位先贤。陶潜,即陶渊明,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苏轼,被誉为大宋第一才子,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葛洪,是一位道士。这三位先贤都曾寓居过岭南,并且都在东坡祠内得到了纪念,体现了东坡祠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重要人物的尊重和纪念‌。</p> <p class="ql-block">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致使东坡由惠州贬往海南。</p> <p class="ql-block">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p> <p class="ql-block">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p> <p class="ql-block">东坡不但是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还是美食家,创造了"东坡肉"</p> <p class="ql-block">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p> <p class="ql-block">水东街是一条极具惠州古城文化特色的骑楼街,始筑于北宋元丰年间,明清时期成为东江流域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民国时期商业发展达到鼎盛。依靠得天独厚的码头水路优势条件,水东街吸引珠三角区域的人们来往频繁,造就多元文化碰撞,客家、潮汕以及广府文化在这条周长 730多米的水东街兼容并蓄,交融渗透 ,并由此孕育出了骑楼建筑文化。</p> <p class="ql-block">水东街旁边的合江楼是苏东坡寓惠第一站,也是广东六大名楼之一,更是惠州的标志性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