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

闲人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闲人</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闲人</p> <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坐落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依山傍水,气候温润,是清代帝王夏日避暑理政的皇家园林。始建于170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载方成。这座融合自然山水与人工巧思的皇家宫苑,以湖光山色为骨,以江南风韵为魂,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之冠”。门票130元,60岁以上老人享半价优惠,京津冀地区6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更可免票入园。</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取天地自然之真趣,集塞北雄浑与江南灵秀于一身。其宫殿建筑采用九宫格布局,象征皇权至高无上,是中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康熙皇帝北巡至此,见群山环抱、河川纵横,气候宜人,遂定址建宫。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始,疏湖造景、修路建宫,至五十二年已成三十六景;乾隆六年(1741年)续建,终成今日之宏大规模,形成“园内有林,林外有庙”的独特格局,气势恢宏,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分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与山峦区四大区域,规模宏大。我们自清晨八时入园,至午后三时出来,历时七小时,只游览大半。今日行程首站为宫殿区,位于湖泊区南岸,乃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典礼与日常起居之所。此处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成,今为避暑山庄博物馆。南门为丽正门,乃正宫第一重门,其后依次为午门、阅射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十九间照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层层递进,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午门之上,高悬康熙御笔“避暑山庄”四字匾额,笔力遒劲,气势沉雄。康熙平定三藩、准噶尔之乱后,推行“恩威并举、剿抚并用”之策,尤重民族团结,避暑山庄亦成为接见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重要场所。宫殿建筑风格古朴淡雅,木雕多饰以福禄寿喜,通体保留木材本色,无金碧辉煌之饰,迥异于紫禁城之华美。此正体现康熙“闲情野趣”的审美追求——以自然为本,以淡泊为宗。其中澹泊敬诚殿全以金丝楠木构筑,乃举行大典、接见使节之地,文物价值极高。1682年康熙为建太和殿采办楠木,余料至乾隆初年运抵承德,仅运费即耗银一万三千两,建殿动用工匠十九万人次,总耗银七万二千两,可见其珍重之极。</p> <p class="ql-block">四知书屋位于澹泊敬诚殿之后,为五间大殿,原名“依清旷”,后由乾隆更名为“四知书屋”,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寓意帝王明察事理、刚柔并济。此处为皇帝召见近臣、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及临朝更衣休憩之所。以十九间照房为界,正宫分为前朝后寝。参观时,我注意到“四知书屋”匾额中“屋”字色泽较新,字体亦略有差异。恰逢一旅游团经过,导游解惑:此匾曾坠地损毁,“屋”字破损,后由某位皇帝(未明言)亲笔补书,遂成今日之貌,虽为补缀,却亦成一段掌故。</p> <p class="ql-block">山峦区为避暑山庄面积最大之区域,游览可选步行或乘坐摆渡车。徒步往返约需两至三小时,然沿途林木茂密,景观稀疏,建议乘摆渡车以省时省力,车票每人60元。沿途设三处观景台,其一为山庄北侧“小长城”——一道蜿蜒于山脊的界墙,登临可远眺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与班禅行宫全貌,金顶辉映,庄严巍峨。第三站位于冷宫附近,视野开阔,可俯瞰承德城区全景与著名的磬锤峰。磬锤峰孤峰耸立,形如巨棒,俗称“棒槌山”,乃承德标志性景观,亦为城市宣传之名片。</p> <p class="ql-block">湖泊区为避暑山庄风景最为集中的区域,由澄湖、如意湖、银湖、镜湖等八片水域组成,洲岛错落,湖光潋滟。自宫殿区后门而出,即入湖景区。游览方式多样:可步行缓行于曲径回廊,可乘电瓶车穿行绿荫,亦可泛舟湖上,尽享水色天光。此处仿江南园林而建,亭台楼阁临水而立,花木扶疏,倒影如画,行走其间,恍若置身苏杭。康熙、乾隆钦定的七十二景中,有三十一景分布于此,可谓“半园风色在湖中”。</p> <p class="ql-block">在湖泊区东北角,泉水汩汩而出,终年不涸,冬不结冰,夏则清凉沁人,此处即为著名的热河泉。泉畔石上刻有“热河”二字,笔力浑厚。热河虽为世界上最短的河流,全长不足百米,却因泉水恒温、四季涌流而闻名遐迩。泉水经澄湖、如意湖、上下湖、银湖,由五孔闸流出,汇入武烈河。1933年,泉旁立碑铭刻“热河”,后被《大英百科全书》收录,声名远播。热河省建于1928年,1955年撤销,存世27年,辖今内蒙古赤峰、通辽,辽宁西北部及河北承德等地。此次游览,不仅饱览山水之美,更温习历史地理,深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真谛。俯身细看,泉流隐现于石隙之间,如丝如缕,悄然流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