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北行第六天(5.14):绥芬河~虎林。今天路途较远,天下小雨,更显得两边土地黑得冒油。本想到黑龙江八五六农场看看,午饭的小老板说下雨你们也没法下到黑土地上摸摸黑土。就是啊,真想攥攥那黑土,看看是否会流油,也真想装上一包土回去种花。</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下午赶到虎林市虎头镇虎头要塞,参观了要塞遗址,採一把野花敬献抗联烈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东部原中苏边境上的一个军事基地,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周边完达山余脉丘陵中。虎头要塞工程浩大,设施齐全,被日本关东军自诩为牢不可破的"东方的马奇诺防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在1945年8月9日出兵中国东北,仅用半个多月就将这个被关东军吹嘘为可坚持6个月、不怕围困的"北满永久要塞"摧毁。虎头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同时也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彻底失败。虎头要塞是日本侵华期间留下的极其重要的罪证之一,它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p> <p class="ql-block">然后在虎头镇乌苏里江边找了一家宾馆住下,这里是边境管理区,住宿提供身份证和手机号,江对面是俄罗斯伊曼市,晚上可以看到对面的灯光。</p> <p class="ql-block">此时天也不下雨了,我们就到江边溜达。</p> <p class="ql-block">这个关帝庙当年还是抗联的秘密联络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乌苏里江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江边有不少人在钓鱼,晚餐我们特地吃了当地的几种冷水鱼,老板娘说初春的鱼最肥美,的确鲜美。</p> <p class="ql-block">东北行第七天(5.15)之一:今天游览内容多,路途远,我们一早吃碗速食面,6点出发。</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突袭波兰开始,1945年8月26日在虎头结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大概7:40我们就到达第二站~珍宝岛,我们这一代人都非常熟悉这个地名。不能上岛,我们租艇绕岛一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来张集体照纪念。这时天也放晴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珍宝岛要赶去黑瞎子岛,由于修路,我们还绕了一段小路,就是黑土地上的乡间土路,估计平时是走农机的。</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农场。</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前锋农场一饭店吃饭,要了一个“锅包肉”,瞧瞧多大盆,这是吃剩的,小妹给了一个打包盒,我问:“你们这里的打包盒都这么大吗?”“这是我们最小的打包盒”。</p> <p class="ql-block">黑瞎子岛是中国地图上的“鸡冠”部分,由银龙岛、黑瞎子岛和明月岛三岛组成,面积约327平方公里,距离抚远县城11公里,距离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1500米。这里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29年前苏联占领整个岛屿,1964年中俄展开交涉,直至2004年10月俄中两国在北京签署边界协议,并在第二年签署补充协议和平解决两国东段的边界争端。中国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获地174平方公里,当中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因位处黑瞎岛之西北,故此全部归属中国。</p><p class="ql-block">从下图看到中国只占有约40%的面积。</p><p class="ql-block">普京五月来华访问,中俄发布联合声明:共同开发黑瞎子岛。</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多钟赶到黑瞎子岛游客中心,购票搭乘大游览车,就是从这座桥进入黑瞎子岛。</p> <p class="ql-block">最先参观的是俄罗斯军营旧址,这是一座建于1979年的兵营,位于岛上原俄罗斯管辖 区域,也是黑瞎子岛主权变迁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然后是一个湿地公园。我们不想看湿地公园,看见有小游览车,只是要另外给钱,而且还可以增加一个参观项目~黑瞎子岛中俄界碑,于是我们决定坐小游览车。</p> <p class="ql-block">小游览车两边都装有挡风塑料布,还真有用,车开起来风很大,还挺冷。可行驶在这条黑瞎子岛上的景观路上,只见一条大路直达远方,白色的电灯杆像一排哨兵挺立在祖国大地,任由云卷云舒。</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坐小游览车可以来到的中俄界碑揭幕仪式原址。</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东极宝塔大广场,眼见乌云翻滚,各自加快脚步赶到东极宝塔下,我来不及细看广场两边的柱子,有人看了一下说那是中国各朝代不同的雕龙柱。有时间应该慢慢欣赏一下。</p> <p class="ql-block">东极宝塔,采用八角形塔身,汉唐风格,塔高9层81米6度收分,塔基座为40米×40米方形,两层叠起。宝塔设太极图案圆形广场,广场直径171米,代表黑瞎子岛回归的171平方公里领土。广场两个极点分别布设龟和麒麟;广场布设60根青石盘龙浮雕柱,周边的56根代表中华56个民族,另有4根擎天精雕龙柱设置在塔基四角,非常壮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汉唐建筑风格更是大气</p> <p class="ql-block">东极宝鼎作为东极宝塔景区的一部分,位于宝塔景区的中央,象征着中国在东方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广场两个极点分别布设龟和麒麟;麒麟在正面,龟在后面,我们就没去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宝塔围栏上的雕龙。</p> <p class="ql-block">宝塔楼梯的坡道雕着牡丹,显得雍容典雅。</p> <p class="ql-block">小游览车就把我们送到东极宝塔景区,离开就要乘坐大游览车,等我们上了大车,这场大雨哗地一下就下下来了。最后这个“熊园”我们就没兴趣去了。</p> <p class="ql-block">等我们五点半出了黑瞎子岛,已是雨过天晴,大地仿佛被这场大雨洗的干干净净。路上还有锻炼跑步的军人。远处左边那个哨卡应该是东方第一哨。</p> <p class="ql-block">本来我们还想寻找一下全国最小的镇~只有一户常住人口的乌苏镇,但导航倒来倒去就围着这里转,干脆派个代表下车拍了一个照,继续下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东极广场(此照片取自网上),又称太阳广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黑瞎子岛镇,是中国陆地领土最东端的地标性景观。它坐落在抚远水道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镇相望,北隔抚远水道与黑瞎子岛相邻。广场的设计象征着中国这艘巨轮正启航驶向东方,以昂然挑起的河口观景广场为舰首,象征着中国迎接每天的第一缕阳光。</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主体雕塑由不锈钢构成,形状为古篆体的“東”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完整的“東”字托举着太阳的艺术形象。</p> <p class="ql-block">此外,广场还有一个名为太阳亭的观江亭,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设计简洁大方,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亭楼建筑。</p> <p class="ql-block">上到观江亭上面一边是广场上巨大的“东”,另一边是抚远水道和乌苏里江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与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镇相望。</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天空完全放晴。离开东极广场,正是下午不到六点的时候,路两边的景色滋润着我们的眼球,那一根根铁棍上红色的鱼标识挺有意思,仿佛乌苏里江的鱼都蹦上岸了。据介绍抚远有一个“鱼文化体验馆”,还有国内最大的淡水鱼市,听说如果冬天来,鱼市里的大鱼就竖在那里卖。</p><p class="ql-block"> 时间紧,我们还要赶去“东极阁”看日落。</p> <p class="ql-block">东极阁是抚远市的最高点,是一座仿唐纯木结构的建筑,它不仅是抚远市的文化地标性建筑,而且是一个观景的好地方,登顶可以鸟瞰整座抚远城,将城、江、林、河、田等景色尽收眼底。此外,东极阁也是观看日出的理想地点,其建筑形似高昂的龙头,盘山路似蜿蜒的龙身,寓意巨龙腾飞,祈愿国运昌明。</p><p class="ql-block"> 抚远市位于中国最东端,有着“华夏东极”“东方第一县”的美誉,是迎接祖国第一缕阳光的地方。早上三点多太阳就出来了,我们可没有干劲这么早去看日出,于是我们赶去东极阁看日落,雨后的落日必定更美。我们的车只能停在半山,下车步行上山走了约20分钟,正赶上夕阳红辉映照在东极阁上,如热烈的火焰染红一片山。</p> <p class="ql-block">日落总是短暂的,不到十分钟,那团火球就落在地平线下了。</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上,抬头望去,一轮弯弯的月亮高高地挂在两排树影形成的天路上,与刚才火红热烈的景象形成那么明显的对比,也带给我们一点点的倦意。</p> <p class="ql-block">东北行第八天(5.16):今天路途不远活动不多,天气又这么好,休休闲闲出发。</p> <p class="ql-block">下午来到同江,到三江口生态旅游区转转,这里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为中俄边境处,汇合后俗称"混同江",故名为"三江口"。对面是俄罗斯。</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三公路零标志塔。</p> <p class="ql-block">同江也是同江至海南三亚公路的北端起止点,也叫同江公路。她两个分别踩在起止点。</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三江口水天一色, 天空湛蓝如宝石般璀璨,洋溢着无尽的光芒,非常适合拍照。</p> <p class="ql-block">玩得开心买根雪批吃。</p> <p class="ql-block">一直到日落时分,天空渐染橙黄,我们才收起那颗玩心。</p> <p class="ql-block">东北行第九天(5.17):</p><p class="ql-block">今天本来计划去佳木斯,后来不经意发现了附近的依兰县有着深厚历史的积淀,于是修改行程,来到了依兰县。</p><p class="ql-block">依兰是金人祖先居住地,后来满清努尔哈赤的家乡,也是抗联重要的活动区域。要说最出名的,是金朝曾将北宋徽、钦二帝囚禁于此的“五国头城”(靖康耻),留下了“坐井观天”的传说。只可惜今天“坐井观天园”维修不开放,我们只能在外围转转。</p> <p class="ql-block">沿着“坐井观天园”外围走到后面,有一条依兰历史文化长廊。</p> <p class="ql-block">这一面是讲述依兰历史浮雕。</p> <p class="ql-block">历史印章。</p> <p class="ql-block">另一面为千年五国城诗词书法碑刻,有各代文人及宋徽宗宋钦宗的诗词。</p> <p class="ql-block">一位当地阿叔很热情地跟我们介绍依兰县,介绍宋二帝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我们后来议论,这么有故事的地方,怎么没什么旅游宣传?想想大概是亡国皇帝的葬身地,寓意不好。</p> <p class="ql-block">再往后走上大堤就是依兰三江口风景。</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和黑龙江先行汇合,随后再与同江在依兰汇合,汇合后的江水称为三江口。</p> <p class="ql-block">大堤上的风景很好,赏景之余游人可以坐在这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休息。</p> <p class="ql-block">大堤外就是牡丹江。江水蜿蜒而过,江边碧草绿树,有一种油画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孩子对我们的相机很感兴趣,后来还挤进来和我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离开江边,我们又去寻找五国城遗址,结果就是这个碑。</p> <p class="ql-block">那就在小县城里转转。</p> <p class="ql-block">在夕阳的照射下,照片拍出来还挺好看。</p> <p class="ql-block">晚餐驴友的女儿帮我们介绍了一个网红店“蛙十九炭火蛙锅”,倒是就在酒店附近。看看主要是蛙,丸子,还有配菜,料倒是不少,可是那个咸啊,那个辣啊,就是喝啤酒也不行,我们不知倒了换了多少次那个汤水。真是领教了东北人的咸辣,我们还专门嘱咐过不要那么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北行第十天(5.18):来到哈尔滨,正是星期六,不管是防洪胜利纪念塔,还是中央大街,都是人头涌涌。</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就是饮食一条街,从小吃到各式餐厅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但是西餐是必须要吃的。不知选哪家。</p> <p class="ql-block">最后选了一个不在主道上的西餐厅,还真没选错。一进去整个餐厅的装修色调就非常艳丽,餐具也非常吸引眼球,部长为我们推荐的食品也色香味俱全,是一次美好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品尝西餐后,我们沿着中央大街来到了索菲娅大教堂广场,晚上人不多。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赶快进去教堂看看吧,还有十分钟就关门了。于是我们非常有幸地进去大教堂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位拉小提琴者在表演。</p> <p class="ql-block">东北行第十一天(5.19):今天早餐后打的去了哈尔滨老道外新晋网红点:中华巴洛克风情街,与中央大街一带欧洲人所建的老建筑不同,这里多为20世纪初的华商所建,外表是洋式,里面是中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在外围就已经感觉到中西建筑不同的风格在这里碰撞。</p> <p class="ql-block">一东北老头告诉我,解放后,这里都变成老百姓住宅,这几年才将老百姓搬走,重新维修改造,现在只是三四条街道,这也是学你们广州十三行啊(可比十三行漂亮多了)。</p> <p class="ql-block">德云社在这也有场地。</p> <p class="ql-block">民国总统徐世昌住宅。</p> <p class="ql-block">临街商铺饭店。</p> <p class="ql-block">内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好几条这样的街区,整个面积还挺大,大部分都还在改造中。难得哈尔滨还保留着这么集中的老街区,为后代留下了岁月的痕迹。</p><p class="ql-block">打的回酒店路上,的士司机告诉我们防洪胜利纪念塔附近还有一个网红桥,冬天好多年轻人都指名来打卡。</p><p class="ql-block">我们马上来到这座网红桥,原来是1901年落成的滨洲铁路桥,又称哈尔滨中东铁路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p><p class="ql-block">右边是新桥。</p> <p class="ql-block">桥上只走人和单车,还有铁桥的历史介绍。桥旁边的圆形建筑是似乎是以前镇守大桥的炮楼。</p> <p class="ql-block">回看照片,我们其实头一天去防洪纪念塔时,已经无意中将这座网红桥拍入照片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离开哈尔滨,途径双城市,参观第四野战军纪念馆,也是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是解放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东北地区仅有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地主庄园,面积不大,分为东西两院。院外还展示了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美式军舰,大炮,飞机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外面的老乡车了一车酸甜茶(后来问他才知道是什么),我们没见过也都没吃过,我过去问他是不是马上能喝的,他说能,并让我尝尝(还是热的),我说如果我尝了不好吃不买行吗?他说当然行了,你不喜欢吃干嘛要买。我尝了一口挺好喝,酸酸甜甜,又有一点玉米小米糊糊的味道。他说是用小米黄豆和玉米碴子发酵做成的。</p> <p class="ql-block">东北老乡真诚实。那晚晚饭的老板娘让我们点菜时跟我们说:别点多了,三个菜,一碗汤够你们吃了。</p> <p class="ql-block">东北行第十二天(5.20):结束旅行,回家。</p><p class="ql-block">去不同的城市,闻不一样的味道,遇形形色色的人,听讲不完的故事。不必在乎目的地,能给你一个美好的心情,就是最好的旅行。</p><p class="ql-block">再见,黑土地;再见,可爱的东北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