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岩古镇&贵阳市区

岩石•水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贵州省四大古镇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镇内拥有四条正街和26条小街巷,遍布着楼、台、亭、阁、‌寺、‌庙、‌宫、‌祠、塔、院等众多古迹。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还展示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青岩古镇的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城墙蜿蜒逶迤,古驿道绵延壮观,展现了其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背景。</p> <p class="ql-block">2017年,青岩古镇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六年(1373年)因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设铺和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军远征滇黔,青岩屯逐渐发展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p> <p class="ql-block">浓郁的市井味</p> <p class="ql-block">靑岩美食卤猪蹄,又名状元蹄,凡到古镇游览者,皆以品尝此状元蹄为快。</p> <p class="ql-block">大快朵颐</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的南门</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面积3平方公里,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街巷用石铺彻,民居也是石彻的围墙、柜台、庭院。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保存完好的门、腰门以及瓦屋面,重檐悬山、花木门,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父親曾经住过的地方,间单的院落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小院里的地里不种菜而是种的花。屋里间单的傢俱能体现老一辈的苦,三间小屋合成了这栋房子,房子算得上老,说是简陋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因为贵州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上悠久的酿造历史,使贵州白酒成为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贵州白酒文化源远流长,融合了多民族的酿酒技艺和习俗,形成了独特的白酒文化。每一瓶贵州白酒都是这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底蕴。</p> <p class="ql-block">银匠世家</p> <p class="ql-block">号称神仙算命的瞎婆婆。</p> <p class="ql-block">农民在售卖当地自产的水果</p> <p class="ql-block">制作剁椒酱</p> <p class="ql-block">这种水果见过没?这里人叫“八月爆”。</p> <p class="ql-block">熙熙攘攘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浓郁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假期已过,来这里旅游的人明显减少,古镇冷清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的赵‌公专祠由山门、通道、过厅、两厢房及大殿组成,占地面积为1600平方米。赵公专祠不仅是一个纪念历史人物的场所,也是个了解青岩军事历史的好去处。它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拜,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展示了青岩人保家卫国的光辉历史,包括红军在此地的活动。赵公专祠内详细介绍了清朝将军‌赵国澍的生平事迹,赵国澍在抵抗洋教案中有名振中外的壮举,最终在镇压反抗的战斗中英年早逝,年仅37岁。清政府为了纪念他的功绩,追赠他为‌太常寺卿,并在青岩的家乡修建祠堂以示缅怀景仰。现在的赵公专祠还辟出多个展室,向游人展示青岩人保家卫国的光辉历史。‌</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的北城门</p> <p class="ql-block">背街的胡同</p> <p class="ql-block">在城墙上远眺古城内</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不仅是一座人文景观,而且其内部装饰和建筑细节非常精美。特别是戏楼部分的木雕工艺,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戏楼右侧的木质横梁上,有一组高浮雕人物图案,内容包括“鸿门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具有浓厚的军旅文化特色。万寿宫最初是由移居青岩的八户人家集资兴建,后来在清代由江西两兄弟购置并捐作江西会馆。嘉庆三年(1798年)进行了重建。万寿宫不仅是江西商贾的聚会场所,后来也成为了道教的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乘缆车上了黔灵山的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山上远眺市区</p> <p class="ql-block">黔南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位于黔灵山的弘福寺</p> <p class="ql-block">在黔南第一山的黔灵山公园最高点留影,背景是贵阳市的部分市容</p> <p class="ql-block">游黔灵山公园时遇上群猴</p> <p class="ql-block">在维修摄像头?😜</p> <p class="ql-block">贵阳甲秀楼</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8号,是贵阳的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设楼宇,历经多次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遗存。‌甲秀楼分上下三层,均以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有小亭名“涵碧亭”。甲秀楼不仅是贵阳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涵碧亭——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该亭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即涵碧亭。</p> <p class="ql-block">城南胜迹</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的“镇店之宝”对联一般指的是刘蕴良所写的长联,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奥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岩疆半壁。恰好马撤碉隳,乌蒙箐扫,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莫与神州争胜概;</p> <p class="ql-block">下联:数千仞高凌牛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僰道,汉置牂柯,唐靖苴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千秋。对此云送螺峰,霞餐象岭,缓步登临,领略些画图烟景,恍觉蓬洲咫尺,招邀仙侣话游踪。</p><p class="ql-block">这副长联上联写景,描写了贵州的地理形势;下联写史,追忆了秦汉唐宋的几段史事。全联行文有叙有议,形象生动,属对工整,气势磅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