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索菲亚·罗兰</p> <p class="ql-block">“我深知每个人物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秘密,作为摄影师,我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去揭示这一秘密。”——卡什</p> <p class="ql-block">▲愤怒的丘吉尔</p> <p class="ql-block">旨在加强中加两国文化交流,应上海国际摄影节组委会邀请,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与上海朵云轩集团共同主办;加拿大卡什博物馆与朵云轩艺术中心承办,加拿大多伦多优素福·卡什博物馆作品捐赠者、全球卡什人像摄影原作最大的收藏家陈淳焘百余幅收藏原作以“瞬间·永恆”为题,2016年12月8日-12月30日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举办“瞬间·永恒”——加拿大世界人像摄影大师优素福·卡什原作邀请展”,同时此展作为上海国际摄影节活动之一。</p> <p class="ql-block">▲微笑的丘吉尔</p> <p class="ql-block">优素福·卡什生前被誉为是“摄影界的伦勃朗”。报刊杂志都竞相刊登他的摄影作品,反复不断地讲述着他的故事。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和唯一的摄影家,他的名字还出现在收录百名20世纪最有影响力人物的《世界名人录》中。然而,正如历史学家玛丽亚·蒂皮特在撰写这本极富创造性的传记时所指出的,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卡什,或者能真正充分理解他所取得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碧姬·芭铎</p> <p class="ql-block">在拍摄每张照片时,卡什不仅会运用高超的拍摄技术和取景技巧,而且会凭借其优雅的风度和对人性的敏锐观察力,去揭示他所认为的拍摄对象的“内心力量。” 卡什拍过的名人包括世界各地的军政领袖、知名作家、艺术家和演艺红星等,其中包括12位美国总统。</p> <p class="ql-block">▲海明威</p> <p class="ql-block">1996年卡什曾经写道:“我对平民百姓有无限兴趣,但最使我着迷的,莫过于利用相机,将伟人的真性情充分展示出来”。</p> <p class="ql-block">▲爱因斯坦</p> <p class="ql-block">许多到过渥太华的名人,都以能获得一张卡什拍摄的肖像为荣。西方许多著名的艺术博物馆都设立专柜收藏卡什的作品。 卡什的作品被摄影界同行争相传诵,视为学习的楷模。在世界出版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谁要想写当代著名人物传记,请到卡什拍摄的照片中去寻找标准吧。”</p> <p class="ql-block">▲赫鲁晓夫</p> <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30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一起来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参加加拿大总理邀请的众议院演说。那时,卡什刚满33岁,已是加拿大相当著名的摄影师。 他得到了一个为丘吉尔拍照的机会,但丘吉尔一直叼着一支雪茄,悠闲地在抽。卡什寻思之后,神速地跑上前去,说了声“对不起,阁下。”冷不防一把将那支雪茄从丘吉尔嘴边扯了下来。丘吉尔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激怒了,一下子瞪大了双眼,左手叉在腰间。而卡什也顺手抓住了这经典的一幕。成为了布列松定义上的“决定性瞬间”。事后,丘吉尔对卡什说:“你制服了一头怒吼的狮子!”</p> <p class="ql-block">▲宋美龄</p> <p class="ql-block">二战期间,这张照片成为了英国人不屈战神的象征。陈淳焘说道《愤怒的丘吉尔》这幅照片,是他1993年在一位家庭医生的后人处得到的。有趣的是,除了著名的《愤怒的丘吉尔》,卡什还拍摄有一张截然不同的作品《微笑的丘吉尔》。陈淳焘说,两张作品的收藏其实相隔了十多年:“那张微笑的丘吉尔很不好找,因为丘吉尔有版权,所以没办法找到。</p> <p class="ql-block">▲卡斯特罗</p> <p class="ql-block">2006年,有一次在多伦多,开了四个小时的车过去看,看到里面有一张微笑的丘吉尔:“我就跟我自己说我要把它买下来。” 陈淳焘说,“人们都知道愤怒的丘吉尔,没有人见过那个微笑的丘吉尔,我把他两个并起来以后,原来两分钟之内还有一张笑的丘吉尔。”此次,这两幅照片同步展出。或许,这就是摄影收藏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乔治·伯纳萧</p> <p class="ql-block">在卡什60年的漫长摄影生涯中,那些影响了整个20世纪政治、军事、社会、历史以及文化进程的著名人物,几乎全部被收录在他的镜头里,其中不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抗击法西斯的著名领袖。本次展览中方策展人钱一匋对记者说:“卡什的成就虽有技巧,但更多在于他运用得当的策略。”他强调,卡什独创的对光线的运用正如他自己所言:“个性,如照片,都是从黑暗中显现!” 首先,卡什在摄影前,他会仔细研究、观察他所拍摄的对象,捕捉他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其次,他广闻博见,经常接触不同形式的艺术。他曾仔细研究世界名画的光影构成,甚至加入当地剧团尝试表演,并从中将舞台灯光的技巧运用到了其人物摄影中去。再者,他意识到光线并非单纯使用闪光灯,而是如何有策略地运用不同的光源来为摄影服务。卡什说:“我试着去拍摄人的精神和思想。因为摄影是记录灵魂的事,所以我不觉得我是用了某种方法,而是和我的拍摄对象进行灵魂的互相碰撞。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事实是,卡什在其所有的作品中都在实践着这句话。不仅如此,卡什慈祥和蔼的目光给予被拍摄者一种尊重,使得拍摄对象在他面前总能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同时,他坚信肖像照不该有固定姿态。他常鼓励摄影对象随意而为,引导他找到想要的画面。他常会耐心地等待,直到“一个瞬间,人物内在的思想、精神和灵魂,通过他的眼睛、双手和体态表现出来——这就是需要紧紧抓住的、稍纵即逝的最重要的瞬间。” 陈淳焘对卡什的作品情有独钟。他与卡什初识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1992年,陈淳焘进入了Sheridan College摄影系学习,卡什则是该系客座教授。担任肖像摄影课的大课老师,给他们上过两次课。幸运的是,陈淳焘成了卡什大师的忘年之交。从1992年到1996年他曾经60次从多伦多驱车渥太华跟卡什大师见面交谈,并从卡什手中买了36幅16x20原作。陈淳焘把自己对于卡什的收藏比作“全景式”收藏,并已经坚持了25年之久。 此次展出的百幅原作是从上千幅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卡什所拍摄的世界名人照片藏品中精选来的,其中为中国大众较熟悉的人物有:温斯顿·邱吉尓、约翰·肯尼迪、尼赫鲁、戴高乐、皮埃尔·特鲁多、温莎公爵夫妇、宋美龄、宋子文、爱因斯坦、阿姆斯特朗、海明威、罗素、毕加索、卡拉扬、梅纽因、英格丽·褒曼、派克、亨利·方达、教皇、萧伯纳、赛珍珠等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方面的名人。尤其是“愤怒的邱吉尓”已成为世界最经典的肖像作品。</p><p class="ql-block">此次,卡什原作邀请展,使上海观众得以一饱眼福,近距离欣赏陈淳焘先生珍藏的百余幅卡什的原著实在难的得。</p><p class="ql-block">(选自《海风》张运榜著 有删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