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子和庄子,一个注重逻辑,一个多愁善感。注重逻辑的是老子,因为注重逻辑,所以他的“道”不免会给人一种冷冰冰的、不近情面的、干巴巴的感觉。但庄子却不同,庄子多愁善感,重感悟,因此庄子的文章是有声有色的,可以感知的。</p> <p class="ql-block">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p> <p class="ql-block">庄子比战国时代的任何一个思想家都更清高,“视富贵如浮云”庄子坚持“终身不仕”,他要在濠梁之间悠然垂钓,在蝴蝶梦中先知先觉,过一种自在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庄周梦蝶故事讲述了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醒来后却发现自己仍然是庄子,于是他开始思考到底是庄子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庄子对于真实与虚幻、生死物化的深刻哲学思考,还表达了他对于美好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老子的哲学更注重政治和社会层面,他的著作《道德经》中有很多关于治国理政的论述。而庄子的哲学则更注重个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由,他的著作《庄子》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老子和庄子对美的不同理解在于:庄子他自己本身变成一个诗人,去感知一种美学形态,而老子比较哲学性,注重逻辑推理。老子推崇恬淡,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p> <p class="ql-block">庄子否定形式化、世俗的、功利化的艺术,崇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