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6月18日(星期二 晴 32℃)</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从奇维塔韦齐亚港至阿马尔菲小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早晨8时30分许,诺维真爱彼号邮轮停靠奇维塔韦齐亚港。从昨天下午4时半从戛纳港海上起锚,已航行16小时,从图上测得的航行距离约610公里。至此,地中海邮轮海上旅行告一段落,接下来是意大利南部陆地深度游,共3天。</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团友们带上随身行李于9时在5层总台集合,在崔导带领下走下邮轮进到港口到达大厅,按橙色找到我旅行团队的行李放置区,各自认领自已的大件行李,然后乘摆渡车离开港区,在停车场乘上事先联系的旅游大巴车,于10时出发前往意大利南部的阿马尔菲小镇游览。阿马尔菲小镇位于那不勒斯索伦托半岛南边风景如画的海岸线上,这条海岸线西起索伦托镇, 东至萨勒诺省城,全长约50公里。 其间星星点点散落着10多个如宝石般镶嵌在悬崖绝壁中的绝美小镇,阿马尔菲就是其中一个。</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沿亚平宁山脉西海岸的高速公里行驶。亚平宁山脉是纵向贯穿意大利全国的一条主要山脉,这一山脉在西北部地区与阿尔卑斯山相接,然后顺亚平宁半岛延伸,隔墨西拿海峡后进入西西里岛,构成这一半岛的脊梁。这一山脉全长1300多公里,平均高度约1200米,最高峰大萨索峰海拔2914米。亚平宁山脉将意大利分为东海岸和西海岸,东海岸平原地带较多,西海岸大都是丘陵和山区。我们沿途看到,亚平宁山脉绵延不绝,山上少有高大的树木,多黑褐色的岩石,富含大理石矿区。在高低起伏的丘陵区,刚收割后的麦子和牧草田,在绿色的山坡上呈现出一块块黄色的斑块,构成油画般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亚平宁半岛沿途风光</p> <p class="ql-block"> 12时许,崔导安排在一服务区吃过午餐,于下午2时半许到达萨勒诺,行程约340公里。这里是当晚准备住宿的地方,离阿马尔菲小镇还有20多公里。意大利大巴车师傅很热情,他对崔导说,时间还早,从海岸公路直接到阿马尔菲镇20分钟就到了;现在天气又热,不如从庞培方向到阿马尔非镇,虽有60多公里,但可以欣赏索伦托半岛及海岸的风光。崔导征求团友们的意见,大家同意后即开始沿庞培方向的公路行驶。在庞培南转入SS366国道,需翻越索伦托半岛山脉,道路崎岖,弯道较多,但风景秀丽。行至圣米凯莱,大巴车停在一悬崖观景台处,这里可俯瞰湛蓝的第勒尼安海风光,以及星罗棋布的悬崖村庄。沿岸房屋错落有致,掩映在青山碧海之间,景色美不胜收。观景台下方,在陡峭的山坡上有6个全长约5公里的回头湾,行驶其上,感觉十分险峻,令人心惊胆颤。这条路上,来往车辆很多,十分拥堵。我们的大巴车在此堵了近1小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观景台上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崖村庄中的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鳞次栉比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17时40分许,我们才沿着崎岖的海岸公路到达阿马尔菲小镇。团友们先在海边广场上的公交站台集中,听崔导介绍概况:阿马尔菲镇历史悠久,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山崖洞穴居住,古罗马时代已经有很多建筑沿着海岸建立起来,3世纪人口逐渐稠密。4世纪,哥特人入侵意大利半岛,逼着许多罗马帝国居民,纷纷南逃寻求庇护之所。这样的进程持续到6世纪,便催生出最早由难民偶尔建立的阿马尔菲小型营寨,并建筑防御工事。阿马尔菲于6世纪被罗马教宗的书信所首次提及,596年成为主教教廷所在地。839年至1200年间,此地成为阿马尔菲航海共和国的首都,并在地中海地区成为一股重要的贸易势力。这座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贸易活动而繁荣起来,山脚下的海港区发展出集贸市场,专门用于交易进口货物。阿马尔菲的商人还特别重视与穆斯林国家维持和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商业活动,成为意大利第一个海上共和国。1343年,突如其来的大海啸引发地质沉降,建立在海岸边的船厂和港口等设施都沉入水中,这次天灾对城市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1348年,一场大瘟疫又毁灭了这里大部分的人口,破坏了很多由以前的商业活动积累起来的财富。18世纪开始,阿马尔菲凭借丰富的水力资源建设起工厂,算是迎来了时隔500多年的小小复苏。19世纪后,此地又凭借独特的拜占庭与伊斯兰古建筑而被引起注意。加之阳光明媚的海岸沙滩,遂成为欧洲人度假观光的热门景点和纯旅游城市。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马尔菲海岸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9年,《国家地理》杂志在耗时两年精心挑选后,评选出50个一生必去的地方,意大利的阿马尔菲海岸被列入其列。</p><p class="ql-block"> 接着大家自由参观。我们先在海边的防波堤上游览,东侧堤下是一大片沙滩,不少欧美游人半裸在沙滩上晒太阳和在海中游泳。远处的山坡上,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与灰色的古堡在阳光斜照下,十分醒目。防波堤西侧是一个小海港,游艇和游船穿梭其间,激起阵阵浪花,显得十分热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阿马尔菲小镇前的沙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悬崖上的白色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阿马尔菲小镇港口景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崖上的古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阿马尔菲小镇山崖风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海边广场中央看到一座青铜雕像,矗立在喷水池上,基座是白色大理石雕刻的风帆。雕像背对大海,面向小镇,手持航海指南针。他就是出生在阿马尔菲镇的弗拉维奥•乔亚,被当地人认为是航海指南针的发明者,雕像建于17世纪。其实指南针的发明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中国古代,是中国古代人发明的。中国人最初将指南针用于风水和堪舆,到宋代才被用于航海。指南针在12世纪由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阿拉伯水手使用指南针在海上航行,它很快成为欧洲航海者的重要工具。但第一个带磁针的指南针是由弗拉维奥•乔亚在13世纪研制的,他将磁针安装在轴上,轴下有用纸画上刻度线的圆盘。这种指南针更加精确,成为后来世界航海定向的仪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弗拉维奥•乔亚雕像及喷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海边广场经两栋建筑之间的通道,进入阿马尔菲小镇的街道,进去后是一小广场。广场周边有许多露天咖啡馆,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东面的大台阶上有人以大教堂为背景在拍婚纱照。我们爬上约60步的大台阶,走进教堂参观。据介绍,这座教堂名圣安德烈大教堂,建于987年,历经近一千多年的几次改扩建,成了今天看到的混搭风格。阿马尔菲一直和北非有贸易往来,所以教堂前面和后面的回廊带有明显的阿拉伯诺曼风格。圣安德烈是天主教首任教皇圣伯多禄的兄弟和耶稣最初的使徒之一。据说他是在希腊的佩特雷被杀害的,他向判处他死刑的罗马当局请求,不要让他采用和耶稣一样的姿势在十字架上钉死。他的请求得到批准,于是他最终是在X形的十字架上被处死的,所以X形十字后来也就成为了他的象征。圣安德烈的遗骨最先葬于君士坦丁堡。1206年,阿马尔菲枢机主教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将圣安德烈亚的遗骨带回到阿马尔菲大教堂地下室安葬。我们看到,教堂的墙壁用黑白相间的马赛克镶嵌,十分好看;教堂正中有一扇青铜大门,色彩青绿,由横向4组、纵向6组方块组成,中间4块为4个彩绘僧侣图像,其余方块为长十字浮雕图案。据说青铜大门来自11世纪一位在君士坦丁堡经商的阿马尔菲富商捐赠,是意大利第一扇青铜门,也是目前意大利全国仅存的二十扇古青铜门之一。进入教堂内部,参观的人不多,十分清静。规模不大,桌凳简陋,装饰陈旧。看了一会儿,我们就走出教堂,从阶梯下到广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安德烈亚大教堂外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青铜大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教堂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台阶上拍婚纱照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看见一座喷泉雕塑群,水池中央立有一座大理石雕像,身后是X形十字架,说明是圣安德烈的塑像。基座四角有4个小天使雕像,手持水罐,喷泉从罐口中流出。水池中还有一男一女两个海神雕像。水池四周安装有一圈喷嘴,孤形的水流从中喷出。</p><p class="ql-block"> 天气炎热,我们在广场上的露天咖啡馆点了一杯咖啡和一盒冰激凌,享受这美好休闲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安德烈喷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广场上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 19时30分,团友们从海边广场上乘上大巴车,驶离阿马尔菲小镇。20时许到达萨勒诺,这是意大利的一个省城。在一个中餐馆,崔导安排了丰盛的海鲜餐,大家吃的很高兴、满意。23时许,又乘大巴车到达北距萨勒诺城区约8公里的公国酒店住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公国酒店外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