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的回忆录《我的父亲》

<p class="ql-block">  父亲离开我们三十六年了,弹指一挥间,老人慈祥的面容,生前的一些事,時時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父亲生于1910年,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农村,祖上世代为农,因为没有家谱,爷爷以上不详,只知爷爷也是兄弟多人,爷爷早年闯关东了,一直无信息。</p><p class="ql-block"> 爷爷我们这一支,父辈兄弟三个,父亲是老小,不识字,老人身材𣁽武、为人正直憨厚,吃苦耐劳,喜欢交朋友、助人为乐,解放前在家乡三里五村很有名望。</p><p class="ql-block"> 爷爷走后,留下父亲兄弟三人农耕求温饱,解放前是封建社会,一般来说无论兄弟几人,成家后是不分家的,都在一起报团过日子。父亲挑起了这个大家庭的重担,为了让一大家子人生活得好,曾经自己或与人合伙开过砖窑厂、榨油厂、木工厂、粉条厂多种手工作坊,因为治家有方,勤劳能干土改前家有车马,临街房子盖的是石头地基青砖卧垒的,当时十分耀眼,令人羡慕,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人丁兴旺,土地改革前夕父辈三大家人口多达23口。</p><p class="ql-block"> 土地改革风波</p><p class="ql-block"> 土改时,曾被当成地主、富农的办法批斗了,全家人被赶出家门,家中的粮食衣服等生活用品都分给了贫雇农时间是47年未,农历大年前夕,这个年是在村外窑地过的。</p><p class="ql-block"> 后来平反,因为按政策土地人均亩数没有达到村里的水平,也沒雇过长工、短工,主要是一堂兄心胸狭隘,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所致,充其量也就是较为富裕的中农。</p><p class="ql-block"> 全家二十多口老小,在外面过的这个阴历大年,父亲亲朋好友送去了好多生活用品和年货,据母亲后来说,这个年比自己家往年过年准备的年货都多。</p><p class="ql-block"> 平反回家后,分出去的车马、农具、生活用品等,乡亲们又都送回來了。</p><p class="ql-block"> 从这件事可知父亲的为人处世威望是很高的。</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的往事 </p><p class="ql-block"> 老家地处晋察冀边区,解放前夕,军阀混战,日伪敌特横行,党要创建解放区开展革命工作,父亲与人合作或自己开的手工作坊,是地下党秘密'活动掩护身份开展工作的地方。所以有几个地下党员都是父亲的好朋友,当时父亲也是乡里有名望的人,曾协助乡、村组织人员做过许多有益的事情,例如:日本侵略中国45年投降前,日伪下乡扫荡,得到消息后告诉乡亲们躲避逃跑的方向,村南有条河,河南的地叫南跑地,村东南小日本子修过一个炮楼,那边地叫炮楼地,这是我小时候的记忆,54年前单干的时候,这两个地方都有自己家的地,所以我记忆是很深的。</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最后一个乡长名字叫宋老夕,其人並没有作恶多端,为保村民一方平安也做过有益的事,例如:零星土匪坏人到村里做坏事,他都要管的,这个乡他说了算,但是,当地下党來村里开展工作、开辟根据地时,他表现不满,持排斥的态度,因此上级派人來秘密把他抓走了,父亲知道后因为和地下党人有联系,知道大概在那里,就去村西南二十左右里的十五计村、侯砣村去找,没有交通工具,來回步行要三四十里路,终于告知了确切消息:已被处决了(是活埋的)並且把细节详细告诉了父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解放前生活的那个时代,那才是真正的动乱时代:-杨姓邻居,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被敌特告密抓住后,活活给折磨打死了;还有一李姓村民被活埋,坟头就在村南的大道边,记得小时候去玩耍走到那里都觉得害怕,从不敢去离坟头近的地方去摘野瓜酸枣,</p><p class="ql-block"> 二伯喜欢玩耍,后来赌博上瘾,输钱后要帳的上门,父亲没办法,只得卖地替他还债,后来又信奉教会,政府要抓捕他,父亲消息灵通,知道后,赶紧夜晚送他逃走了,如果抓住,肯定是没命的。那是1944年,解放后54年回来的,回来时我8岁。当时伯父的容颜我还记忙犹新(说他走了8年,44年是推算的)据说是我的大哥把他找回來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兄弟分家</p><p class="ql-block"> 因为新旧社会交替、社会形态变化,父亲才决定分家过日子,分家在农村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往往需要家族里或村里有威望的人调解、说和、写文书等手续才能完成。父亲则不用,只是让识字的人和好犮写写文书,见证一下就完成了。住宅共有三处,因为二伯父不在家,首先让二伯母挑选,其次让大伯父挑选,剩下的是自己的。以致几十年以后父亲同龄的人时常说起老人的为人处事、人品,无不称赞。</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中的风波</p><p class="ql-block"> 因为父亲治家有方,日子过得红火,能力强,有威望,解放前曾协助村乡政府做过工作,被别有用心的人编造谎言报负,68年冬被办了二十三天学习班,且开批斗会,当时我十分震惊。因为我66年正读高中,停课搞文化大革命两年了,什么是地富、反坏、该批判的是知道的,我向父亲了解了真像后,告诉父亲的应对方法,並且让当时在世的解放前的地下党员写证明材料,证明清白,在大社会背景下,任何人也是无能为力的,只能让时间慢慢沉淀,在那二十多天晩上,每天有我的两个同学和父亲的知已朋友到家里陪伴我们。</p><p class="ql-block"> 慌言毕竟是慌言,终究是站不住脚的,况且当事人还都在,最终没有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结果,最终只得草草收兵,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的一件往事</p><p class="ql-block">记得父亲曾经给我讲过解放前经历的一件大事,有一天早上,发现大门,被人贴了纸条,要钱,这是绑票的惯用手法,限定时间交到固定地点,否则如何如何,父亲消息灵通,知道'嫌疑人是谁,兔子不吃窝边草,坏人也是知道的一般來說都是勾结外地外村人来作案,父亲当即和嫌疑人交涉,严正告知他:如果我家从今以后发生什么意外事,我决不和你善罢甘休!依仗正义、家里青壮年也多,悄然无息的度过了这次风险(隐掉嫌疑人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迁居黑龙江</p><p class="ql-block"> 自从我记事,由于母亲操劳过度、体弱多病,卧床多年,不幸于1961年秋去世,对父亲和我是刻骨铭心的,那年我才16虚岁,正在读初中二年,母亲病中父亲既要寻医问药、包揽家务还要去生产队挣工分。19 6 6年文革后,村里一直不安定,我的学业中止,连续的自然灾害,生产队分的粮食加自留地的补充免强够吃到新粮下来。加之当时唯成份论,又受人污陷,生活、前途渺茫,因此决定移居多年前闯关东的两哥处团聚。</p><p class="ql-block"> 天无绝人之路,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克服了重重阻力,历经艰难,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折。</p><p class="ql-block"> 1970年夏天,收完自留地小麦,姐夫姐姐资助路费去的黑龙江,那年父亲年满60周岁,我的年龄则瞒报岁数,否则是不给落户口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带岭是林区、山区,大哥在东方红林场上班,房子比宽余,我分到"五七"农场,父亲我俩就和大哥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我住农场集体宿舍,回家吃饭, 上班干农活,每天挣一元钱,算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 父亲闲不住,就去家属队找活儿干,夏天种地种菜,冬天上山清林,后来去农场喂牛,每天也挣一元钱,别看钱少,可比在河北老家生产队上班挣公分强多了,一年到头年终结算也分不到几个钱,70年物价低,每人每月平均10元左右生活费足够好。在林区按月还有鱼、肉、豆腐等副食供应,在老家是没有的。</p><p class="ql-block"> 刚开始父亲不习惯,因为供应粮不够吃,每月吃不到头,月底就吃二三天土豆、窝瓜、豆角,但是一大家人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吃土豆时,父亲不剥皮连皮吃,侄女儿说:你看我爷连土豆皮都吃了,因为平时土豆皮都是给鸡鸭鹅吃的,他则不以为然,说:我看你快挨饿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自从到黑龙江后,大嫂每年都给父亲过生日,从没有间断过,</p><p class="ql-block"> 父亲晚年生活是幸福的,无忧无虑享受了子孙同堂人论之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叙</p><p class="ql-block"> 迁居黑龙江后,不仅改善了父亲晚年的生活和命运,而且还成全了堂第占房和父亲的干儿子之一李小国。</p><p class="ql-block"> 在河北老家,因为父亲有威望,有人为了拉关系或是迷信,拜子女多的人做义父,孩子好养大成人,共收了三个干儿子,两年后小国就投奔父亲来了,正好那年有依安县來东方红搞副业的套子户,以大队为单位的,大哥是林政技术员正好管他们,就联系负责人把他带到山外农村落了户,虽然也是农村,可比河北老家农村好得多,两年后在那取了媳妇儿安了家生两个儿子后又迁回了河北老家。</p><p class="ql-block"> 堂弟闯尚志亚伯力多年,一事无成,每逢过年无家可归,就投奔父亲来带岭过年,在尚志做木工活儿,手艺是家传的,一年下来,剩不下钱,让朋友吃喝了,寻思还是让他到带岭來找点儿活儿干,挣了不会被人骗,攒点以备不时之需,当时大哥没退休,负责苗圃工作,就让他在那干临时工。</p><p class="ql-block"> 机缘巧合,经好友介绍,就在带岭秀水村安家立业,成全了一家人,他的晚年虽然辛苦劳作一生,但是还是很圆满的,这样大伯父家一股终于有了优秀的晚辈,而且出类拔萃的</p><p class="ql-block"> 尾声</p><p class="ql-block"> 父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对爷爷这一大股的家族兴旺做出的贡献是任何人无法比的,四十岁以前,管理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三里五乡都有名望。</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大家族里,我是唯一读完中学的,把自己所知道的 有关家族历史概况记录一下以供晚辈参考,或许可从中受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