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篇

忠实儒生

<p class="ql-block"> 吉林省家庭教育典型案例材料 </p><p class="ql-block"> 陪伴是孩子成才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4日 郭忠儒整理)</p><p class="ql-block"> 曹亚娟 吉林省蛟河市漂河镇胜利村</p><p class="ql-block"> 我叫曹亚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今年48岁。大女儿于2014年毕业于蛟河一中,以672分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而读本校研究生;二女儿于2021年毕业于蛟河市第一中学,以579分的成绩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老三是男孩,现就读于蛟河市漂河镇九年制学校,上七年级,成绩优异。所述这些并不算什么值得炫耀的事,但在我们这些普通到再不能普通的靠种地为生的农民眼里着实有些荣耀,经常有人问我和丈夫,“你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怎么个个这么优秀?”我觉得虽然孩子上的不是清华、北大、南开、复旦等高等学府,但在当地也会有很多人羡慕我家孩子教育得好,夸奖我养了好孩子,为了能让更多的农村子女走出大山,考入理想的学府,所以我今天将毫无保留的把我的家庭教育方式讲给大家听。</p><p class="ql-block"> 一、0~6岁</p><p class="ql-block"> 我们那个年代也不兴什么胎教,所以我对孩子没有进行任何胎教。(如果有胎教,也许孩子的成绩会更好)孩子一出生,我就读了一本书——《13岁的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这本书对我触动很大。我虽不能依葫芦画瓢那样做,但基本意思我还是明白的。后来,朋友又送了我一套巜早教革命》,那是儿子出生后不久送来的,我也粗略看了看,做不到跟书上一模一样,但启发是有的,那就按书上要求的在儿子身上一一照做的。</p><p class="ql-block"> 我哄孩子吃、喝、拉、撒、睡用的方法可能和有些家长方法一样:唱儿歌、听音乐、背三字经等,尽管儿子只有几个月大,但我也喋喋不休地说、背。甚至孩子撒尿都得等着听三字经,不然就打挺不干。后来孩子会坐了,会爬了,我就开始教他认物,再后来就是讲故事给他听,指图给他看,反反复复读,目的是提高记忆力,也是为了开发他的认知能力,开发他的思维能力……。孩子开口说话以后,因为年龄太小,一个字也不认识,却能背下来几本书的儿歌,浅诗。熟能生巧,无论翻到书的哪一页都能知道是哪一首诗歌,再后来能认很多常用的字,一年级上学期时不用老师教就能读懂题的要求,理解题意后孩子写作业就方便多了。</p><p class="ql-block"> 二、 7~13岁</p><p class="ql-block"> 这个年龄孩子处在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时期,我就简单扼要地说一说吧!</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刚入学也能听懂话了。要教育孩子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陪孩子写作业,因为万事开头难,孩子毕竟是幼小无知,不会的题不要着急讲,要耐心慢慢让孩子接受。写字也是这样由慢到好,由好到快要有一个过程。如果题做得又对又好,就要鼓励孩子,反之也不要严厉批评,不然会打消他的积极性。等适应过来了才开始走入正轨。但是要强调不能拖拉,不能磨蹭,说写就写,说背就背,万不能三心二意、拖拖拉拉。小猫钓鱼的故事多说几回,不要让孩子学小猫马马虎虎。一定要买口算题卡,描字贴陪孩子一起算,一起练,孩子才愿意学。</p><p class="ql-block"> 二年级很关键。数学计算要准确、要精通。语文开始看图写话了,买几本关于看图写话的书,一起陪孩子看,一起说、练。书后都有答案,咱不会可以看答案来教孩子嘛!提醒字贴提卡不能少呀!</p><p class="ql-block"> 三年级很重要。数学不用说了,就是要孩子做到精准,算题快。语文又增添了作文,老方法买几本满分作文,每天陪孩子读一些文章,简单记几个词啥的,但我的水平有限,孩子作文都是跟老师学的多。英语,作为新加的学科,又跟汉语拼音有点混,接触过的孩子难免会觉得难不好学,这时,父母要有耐心,循序渐进跟孩子一起学,老师讲完,孩子不会,在电脑视频上再跟孩子一起学,一起记。这样孩子就有兴趣了,跟大人互对答案,正确了信心就足,兴趣来了自然不觉得难了。</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不要放松。以上提到的习惯都已形成,其它科目学好的方法也是陪孩子看相关书籍。看时互问互答,效果会更好。学家乡时,我就买了中国地图的拼图,让他们拼认省、市,并陪孩子一起读简短的历史故事。比如《上下五千年》插图版的;带孩子看《感恩老师》《感恩亲人》《英雄故事》等课外书籍渗透感恩教育。</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更重要。这时的孩子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别的爱好兴趣开始接踵而来,有条件的可以指导孩子自学。如果不喜欢这么做,把道理讲明白,随他,但要让他知道学什么都不容易,都要付出汗水。钢琴家朗朗不是天生就会弹琴,周杰伦不是天生就能写歌、唱歌、演戏。刘翔不是生来就是飞毛腿等。挑孩子知道的、感兴趣的,其成功的辛苦让孩子知道,学习无捷径就是勤学苦练,只有勤学苦练方能成功。再就是家里一定要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摆地球仪。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简单的地理知识。潜移默化的就让孩子接受了。有时间陪孩子看地图,让孩子表现自己,有时故意显得无知,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六年级最关键。孩子马上要升初中了,有些家长可能很紧张。但我恰恰相反。因为孩子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她只要好好的学习老师教的内容就够了。在此期间,多陪孩子看书,陪孩子唱歌,让他宣泄、放松、减压。我常陪孩子唱《中华好儿孙》时,会讲些歌里的历史、神话故事,他会给我介绍同学们愿意听的流行歌曲。我也会给他介绍我们那个年代的歌曲,但我有时也会选一些经典励志歌。我们一起唱。对了,陪孩子继续读课外书还是必要的。再一个就是忘说做家务的事儿了,从小能做什么就做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给他加码,直到小学六年级时,简单的饭菜能会做,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更不用多说。至于成绩不要太在意,成功失败乃常事,尝试守住本心,孩子成绩大概在什么位置,上下有浮动很正常,要留给孩子缓冲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三、14~18岁</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青春期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有一段时间会叛逆,那就要跟孩子斗智斗勇,随时掌握他的心理动向,及时开导点拨,让他给咱介绍书看,介绍歌听,跟孩子才能有共同语言。一定做到父母有一人要在孩子心中立威,另一个要呵护,让她感觉有安全感存在。14岁之前,每个孩子我都动过手教育,但一定要有度,大女儿最后一次动手是小学六年级,因为上课传纸条不好好听,英语课老师给我打电话后,我毒打他一顿。后来是爸爸和奶奶护下才算完事。我感觉孩子从那以后变了,长记性了,以后再也就没动过手。二女儿也是小学六年级一次数学考试只打70多分,不用说看过卷子是马虎造成的,一顿毒打也长记性。以后再没有这样的事了,不过她写《我的妈妈》里把我比作“僵尸”,说我生气时呲着两颗大虎牙就像“僵尸”一样可怕,还多亏有爸爸奶奶左右护法幸免遇难,可见她是怕我生气时再打她。但她也知道,有关爱的人在护她。青春期到了,不能打,不能骂,只能摆事实,讲道理,,立下军令状,赏罚分明,互相监督。孩子要求咱们怎样,咱要求孩子怎样,互相要提前说明,只有尊重孩子,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孩子才慢慢成长。谈到读书,青春期的孩子更应该读书,以前是咱给孩子选书,现在是孩子自主选书,但继续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不能丢,因为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读书。</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的家教方法,也不知道适不适合你,也许有的人看后会说我每天上班,我每天做生意,每天种地,季节性活很多,哪有时间陪孩子,其实则不然,时间是挤出来的,每天只陪一小时,贵在坚持。有的人少打一小时麻将,有的少看一小时电视,有的少玩一小时手机,只要你每天回家,每天能看到孩子,那么再忙也要抽出一小时陪孩子,陪孩子做那些孩子本来感到无趣懒得做的事儿。久而久之,你一定会有收获,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我觉得特有道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说起陪孩子,这可能是题外话。我不禁想起那些留守儿童和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缺少父母爱的情况下,在极少陪伴的情况下能很靓丽阳光,出人头地,那才是真正的人才。我为他们点赞!也请那些有一点能力的父母不要抛下孩子,无论你有多大的苦衷,因为是你把他(她)带到这个世界,既然给了光明,又为什么给他(她)增添阴暗。责任让我们活着才有意义。只有陪伴,用爱心去陪伴教育才有效果。即便他不喜欢读书,他喜欢体育,那就陪他打球、跑步,做健身……;喜欢音乐,就陪他一起弹琴、唱歌,听音乐……;喜欢画画就陪他一起看画展、写生,做模特……;喜欢餐饮,就陪她一起做饭做菜,做下手儿陪伴。用爱去陪伴,陪伴孩子的成功、失败。陪伴孩子喜、怒、哀、乐,陪伴孩子成长。不陪伴,咱们不知道孩子的优缺点,就不知道怎么扬长避短。俗话说,“人不修艮就,小树不修不直溜”。子不教,父之过,母之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