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寻常是这样的。若论放之四海而皆准,应该是过了。群聚里总也有“不识相”的个别吧!</p><p class="ql-block">《红楼梦》里柳湘莲那句——恐怕只有门口的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本身没有毛病。整个府园外在的富丽堂皇之下,内在藏污纳垢尔虞我诈不务正业万分凶险。类比推论,可惜了尤三姐。</p><p class="ql-block">尤三姐不是尤二姐。怎能拿尤二姐类及尤三姐呢?柳湘莲因之退亲。尤三姐拔剑自刎,那是表明心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刚烈,贞烈,可圈可点,宁荣府园里还能有谁呢?</p><p class="ql-block"> 宁荣府园里等级明分,除却司空见惯的长幼嫡庶,就连丫鬟婆子都有大中小之分。还记得林红玉那个小红丫鬟吧!她就是喂鸟打杂的小小丫鬟,就因为进了下贾宝玉房间端茶送水,就被好些个大中丫鬟奚落刁难,直至排挤赶走。这正应了那句“人心最大的丑陋就是猛在无权无势的人身上挑毛病”!这个时候,谁又意识到了,宁荣府园病入膏肓倒塌,小红是结局最好的那么仅有的几个人。乌鸦反哺,反倒是小红探狱那些个身陷囹圄的曾经的“人上人”,更兼救出了被贩卖的贾巧姐。</p><p class="ql-block"> 王熙凤总觉得娘家哥哥王仁可靠。毕竟贾家败落前,有的是钱财。作为大管家的王熙凤,一定会富济其兄王仁的。按说王仁得了好处,又是贾巧姐的亲舅舅,怎忍心将亲妹子托付的女儿转手就卖了。只能说王仁,妄为人;王熙凤看走了眼。概因为此,古代好些王朝不允许宗亲与外戚干政。因为只有身边人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才是决定性不可逆转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哪!与其让内部人往心口掼刀子,就不若公办其外杀伐果断。晋国小宗代大宗后,排宗室即为其理。</p><p class="ql-block"> 尤三姐就是人以群分中的难得的“另类”。柳湘莲如知其里,怎能忍心抛弃尤三姐呢?尤老娘是尤老娘,尤氏是尤氏,尤二姐是尤二姐,尤三姐是尤三姐,虽然有血缘亲情,但是在为人处世上各行其道也!尤于龙就差了一撇。把那把鸳鸯剑配上来,夫唱妇随,珠连璧合,相得益彰,可不就龙凤呈祥了。可惜鸳鸯雌剑,送走了尤三姐;鸳鸯雄剑随了柳湘莲,出家问道去了。此举柳湘莲一定是内心自责也!看来,无论何时何地何事均不能拍脑门想当然武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清楚再作结论,永远不会过时。</p><p class="ql-block"> 柳湘莲问问清楚,成就一段好姻缘,尤变龙成龙,是不是宝玉就不会丢了,玉带就不必林中挂了,花袭人真就穿起了龙衣,那个蒋玉菡中的玉也就成了玉玺?如此看来,柳湘莲不退婚则尤三姐不殉情,尤三姐不殉情则林黛玉不泪尽,林黛玉不泪尽则贾宝玉不会丢……柳湘莲退婚就是打了个时间差。如没这个差,世间万事万物均会各安其所相安无事。可惜了!这些许是世间刻意为之的“修行”。《红楼梦》如能真如是谋篇布局,那么真就是绝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