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19年6月29日,佛山市龙形拳协会举办了第一届龙形拳培训班,教练员们个个都认认真真学习。</p><p> 龙形拳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为五梅所传,罗浮山华首台寺主持大玉禅师是五梅的传人,林耀桂是大玉禅师的徒弟,外号“东江老虎”。</p><p>林耀桂创立的 龙形拳,从惠州走到广州,又从广州走到香港,最后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枝繁叶茂。据了解,现在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龙形拳弟子。</p><p>林耀桂著名弟子中有:马齐、曾根、韩润生、廖文燊、冯明等。</p><p>功法特点</p><p>龙形拳的马步:是前弓后撑、两膝外张、双脚掌内钳,构成丁不丁、八不八的平稳支撑。身形是收腹、塌腰、身体</p><p>微前倾(即是扑),重心在两腿之中。逼步、上马、弹退是以前脚掌先着地,后脚踭有力紧靠,好像虎步一样步轻力重、进退敏捷。屹马、摆马、座马是腰的旋转力带动腿的摆动所产生的腰马力直通桥手。特别是座马以腰的左右旋转(即是圆)所产生的是沉坠力,这就是龙形的“圆、偏、扑、沉、坠、发”的摩桥功架。</p><p>龙形拳的桥手:趸桥,双手沉肘,肘尖对膝尖,膝尖对脚尖形成“三尖相对”,出手时,马步逼出的同时以腰的旋转力带动后腿的摆动力直通桥手的臂力冲出,形成一股冲击力、离心力。这就是龙形拳的腰力、马力、桥力三力相通的“三通“。正是:”拳有三通路路通,逼步三通随手去,手从胸出、力从腰手马步出、眼到手到、手到脚到,手去脚不去终归受人气(无逼步);手去脚又去他人无地企(又逼步),千化万化不及锁纳一化;千攻万攻最合用摩桥功;百步百解,逼步难防,出手不留情,留情不出手,留了手、罢了口,留了情、败了名,不留手、不留情、出手意念定输赢。”</p><p>练法要求</p><p>龙形拳发劲是以刹那间的化、打、黐先后同时进行,上肢左右手的肩、肘、腕,下肢两腿的膝、腂、趾,身躯的腹、背、腰在半秒内先后发劲同时到位,在全身放松肌肉而迅速摆动中突然收缩发出爆炸力,这种力通常是冷脆的、沉坠的,例如摩桥缠黐手,手似象拔,松松软软,碰则黐,黐则跌。不怕功夫重叠重,最怕我用摩桥功,一下起、二下止、三下他人无地企。”</p><p>基本功法</p><p>龙形拳的练功方法:主要是单练,例如:屹马、摆马、三通摩级、背剑扣劈等,要学到老、练到老。这些动作练得正确,其他就一理通、百理明。摩桥功的功力就会慢慢体现。套路练习更为重要,单练练劲、套路练气、有气才有神、有神才有劲、有劲才有形,形、神、劲是练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练套路时,每个动作都要有呼气,出手放尽,这样练好吞吐浮沉,自然就会气沉丹田。同时瞪眼视前方,步步紧迫,出声呼气、才能练出形、神、劲的摩桥功。</p><p>套路简介</p><p>龙形拳有十六动、三通过桥、逼虎跳墙、单刀匹马、三通平射、龙形摩桥、碎桥、擒拿化劲、单鞭救主、五马归</p><p>槽、立五形、毒蛇吐雾、龙形对拆、摩桥对练、画眉跳涧、梅花七路、摩桥功等。器械有单刀、双刀、黄龙剑、甩棍、双节棍、钢鞭、樱枪、大耙、扑刀、月牙铲、横头櫈、锄头邦、双头棍、穿心棍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