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西葡之两牙探秘(2024.08.02~08.14)

张振明

<p class="ql-block"><b>永遇乐</b></p><p class="ql-block"><b>巴塞罗那,圣教堂赞,奎尔漫步。瓦伦西亚,百年车站,科学城艺术。格拉纳达,阿布尔罕,弗拉明戈歌舞。内哈尔,龙达斗牛,新桥断崖飞渡。</b></p><p class="ql-block"><b>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罗卡角寒云幕。里斯老城,贝伦塔碑,修道祈愿两顾。卡塞雷斯,特鲁希略,旧都托莱多古。马德里,塞万提斯,诺拉皇储。</b></p><p class="ql-block"><b>用一首词来表述游过的景点,更容易记忆,并不是瞎拽显得有文化。随着我的图文开启新的旅程吧!</b></p><p class="ql-block"><b>第六天,08.07,星期三,雅典-(飞机)-巴塞罗那A3710 0855/1105</b></p><p class="ql-block"><b>下飞机后,乘车来到海关大楼附近的转盘。在巴塞罗那主要游览:奎尔公园、圣家族大教堂。其余的只是了解而已。</b></p> <p class="ql-block"><b>海关大楼</b></p> <p class="ql-block"><b>西班牙王国(西语:Reino de España),简称西班牙</b></p><p class="ql-block"><b>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直布罗陀海峡及地中海北岸。西邻葡萄牙,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国土面积50.6万平方公里,人口4859万人,以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数量居世界第二。</b></p><p class="ql-block"><b>一、异族统治时期</b></p><p class="ql-block">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88年~公元前146年,罗马人打败迦太基人,占领整个半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9年~公元409年,在长达500年的时间里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p><p class="ql-block">公元409年~公元711年,西哥特人开始了长达300年的统治。</p><p class="ql-block"><b>二、穆斯林统治</b></p><p class="ql-block">公元711年~1492年,摩尔人伊斯兰统治781年,称做“安达卢斯国”,中国古代称之为“绿衣大食”。</p><p class="ql-block"><b>三、海洋强国及衰落</b></p><p class="ql-block">1494年与葡萄牙共同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图将世界瓜分为二。14~16世纪,成为大航海时代中最重要的海上强国,在欧美亚非建立起大量殖民地,西班牙帝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和影响全球的日不落帝国。</p><p class="ql-block">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海盗出身的德雷克率领的英国海军击溃,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p><p class="ql-block">1648年,西班牙对法国作战失利,在陆地上的军事优势也宣告结束。</p><p class="ql-block">1700年,争夺王位继承权,三十年战争开启,王朝衰落。</p><p class="ql-block"><b>四、共和国时期</b></p><p class="ql-block">1898年,美西战争以西班牙失败而告终,古巴获得独立,西班牙向美国割让了波多黎各、关岛并廉价出售了菲律宾(2000万美元)。西班牙丧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国际大国地位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1936年7月17日佛朗哥发动叛乱,引发三年的西班牙内战,于1939年4月夺取政权,独裁达36年。</p><p class="ql-block"><b>五、王室复辟</b></p><p class="ql-block">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复君主制。</p> <p class="ql-block"><b>哥伦布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b>这座纪念碑高60米,为纪念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第一次出海,1492年10月12日首次抵达美洲大陆,10月12日也是现在西班牙的国庆日。从美洲归来,巴塞罗那是第一个听到哥伦布正式宣布发现新大陆和描绘奇异新世界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底座上部雕有五个凌空飞舞的女神,底座下部雕有八只巨大的黑狮。还有记载哥伦布航海事迹的碑文、国王费迪南德和王后伊莎贝拉的雕塑。</b></p><p class="ql-block"><b>圆柱顶端的哥伦布雕像由蒙杰伊克城堡前的大炮熔化铸造,是世界上最大的哥伦布塑像,呈现出哥伦布凝神远望、舍我其谁的霸气。</b></p> <p class="ql-block"><b>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年10月31日—1506年5月20日)</b></p><p class="ql-block"><b>意大利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年,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b></p><p class="ql-block"><b>哥伦布航海是第一次欧洲与美洲接触,开辟了欧洲探险和殖民海外领地的大时代,对世界历史进程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波盖利亚市场</b></p><p class="ql-block"><b>顺着兰布拉大街步行约500m,进入波盖利亚市场,水果很是新鲜,一盒大约6~8欧。</b></p> <p class="ql-block"><b>巴塞罗那街景</b></p> <p class="ql-block"><b>奎尔公园:园林设计之经典。</b></p> <p class="ql-block"><b>圣家族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b>天才艺术家高迪的代表作,未完工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众多教徒心目中的圣地。教堂墙上浮雕展示出圣经故事,活灵活现。</b></p> <p class="ql-block"><b>地导女孩来西班牙20多年了,浙江人。讲述外观雕塑的圣经故事,当时听的似懂非懂,回来都忘了,学无止境啊!</b></p> <p class="ql-block"><b>教堂内部美轮美奂,啥也别说了,眼泪哗哗的!</b></p> <p class="ql-block"><b>有中文,你能找出吗?</b></p> <p class="ql-block"><b>《史记.高迪传》</b></p><p class="ql-block"><b>高迪,1852年6月25日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生,五子中最小也!父锅炉工,母家务。少患顽疾,孤僻内向,无论蚂蚁还是蜗牛可观一整天也。学习中等,图画无人出其右也,常曰:自然就是美也。</b></p><p class="ql-block"><b>1870年,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家贫,读书赚钱两不误也。理念超前,常获同行刮目也。</b></p><p class="ql-block"><b>1877年,礼堂设计为其毕业论文也,方案出,众哗然,勉强通过。校长叹曰:毕业证予与天才还是疯子乎!</b></p><p class="ql-block"><b>1878年,有伯乐相助也,伯乐大名欧塞维奥·古埃尔,资方也。其常曰:常人无才,天才多似疯子。类管仲鲍叔牙,高山流水知音也。</b></p><p class="ql-block"><b>迪之作品有古埃尔公园、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圣家族大教堂等,17项为西班牙国家文物,7项为世界文化遗产。</b></p><p class="ql-block"><b>迪终生未娶,无女人缘。曾曰:为避免陷于失望,不应受幻觉诱惑。呆子也!</b></p><p class="ql-block"><b>1926年6月10日,巴塞罗那有轨电车通车典礼,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衣着寒酸,形如乞丐之老者倒也,送医抢救无果,卒,如蝼蚁葬于公共坟场,悲夫!</b></p><p class="ql-block"><b>一老妪识得安东尼奥·高迪,全城惊叹惋惜,改葬至圣家族大教堂地下墓室也!</b></p><p class="ql-block"><b>明曰:迪之奇思妙想,傲视四海,时代之珠穆拉玛也。何则?伯乐也。无伯乐,何以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驽马占要津塞其路,使其不能奋蹄凌云也。圣教堂未完即入世遗,尘世之大神也。</b></p> <p class="ql-block"><b>巴特罗之家</b></p><p class="ql-block"><b>与高迪设计的其他建筑不同,好似鬼屋,你敢住吗?</b></p> <p class="ql-block"><b>米拉之家</b></p><p class="ql-block"><b>富豪米拉为讨得美人欢心,而请高迪设计的私人住宅。</b></p> <p class="ql-block"><b>第七天,08.08,星期四,瓦伦西亚</b></p><p class="ql-block"><b>瓦伦西亚火车站</b></p><p class="ql-block"><b>于1917年落成,并在1983年被列为‌西班牙国家文化遗产。看到这种火车站的建筑样式,有木有时光倒流的感觉,挺怀旧的。</b></p> <p class="ql-block"><b>瓦伦西亚街景及市政厅</b></p> <p class="ql-block"><b>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由当地名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所设计,建筑与艺术完美结合,位置在流经瓦伦西亚市的杜利亚(Turia)河床。杜利亚河因为曾经泛滥,被引导到城外。原来河流所在位置的河床,现在成为公园、运动场、音乐厅,是当地居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b></p> <p class="ql-block"><b>我感觉是千手观音,不知对否?</b></p> <p class="ql-block"><b>第八天,08.09,星期五,格拉纳达</b></p><p class="ql-block"><b>阿尔汗布拉宫(Palace of the Alhambra )又称“红宫”。</b></p><p class="ql-block"><b>1354-1391年,摩尔人在格拉那达建的王宫,堪称伊斯兰教艺术在西班牙的瑰宝,错综复杂的镶嵌式墙壁和天花板设计使整个宫殿别有风味。狮子院以其轻巧的券廊和雕有十二只狮子簇拥喷泉著称。1492年摩尔人被逐出西班牙后,建筑开始荒废。1828年修缮与复建,恢复原有风貌。</b></p> <p class="ql-block"><b>狮子院</b></p><p class="ql-block"><b>轻巧的券廊、雕有十二只狮子簇拥着的喷泉。</b></p> <p class="ql-block"><b>哥伦布出海航行决策地—格拉纳达</b></p><p class="ql-block"><b>一、1469年,卡斯提王国公主伊莎贝拉与阿拉贡王子斐迪南联姻,两国合并。1479年二人相继在本国即位,共同执政期间,既可以称伊莎贝拉为西班牙王后,也可以称她为卡斯提女王。</b></p><p class="ql-block"><b>二、1492年1月2日,摩尔人最后一块据点格拉纳达被攻破,西班牙统一。</b></p><p class="ql-block"><b>三、哥伦布劝说国王机不可失:西班牙刚刚统一,百废待兴。而周边的葡萄牙、英国、法国却已经在准备船队向西探索新航路。这样的天赐良机就要从您拒绝我的此刻流失掉,您还在犹豫不决吗?马可·波罗和其他到过东方的旅行家,他们亲眼看到过那里金砂遍地,随处可拣,珍珠在河边到处可见。胡椒色白如雪,产量甚巨,肉豆蔻、高良姜、丁香、樟脑等更是数不胜数。</b></p><p class="ql-block"><b>四、圣塔菲协定:伊莎贝拉被说服,并对哥伦布提出的条件全部答应。</b></p><p class="ql-block"><b>哥伦布的条件:</b></p><p class="ql-block"><b>1、授予我为don的贵族头衔,任命我为海洋元帅,且我的后代可以世袭这些爵位、职衔及权利;</b></p><p class="ql-block"><b>2、任命我为新发现地区的总督,且我对下属官员有一定的推荐提名权;</b></p><p class="ql-block"><b>3、我要拥有这些地方所有财富的1/10,并一概免税;</b></p><p class="ql-block"><b>4、赋予我在新领地内的商务裁判权。</b></p><p class="ql-block"><b>1492年4月17日,朝廷和哥伦布终于达成了西航计划的详细协议。除了允诺哥伦布的条件外,还附加了其它内容。而这些就是日后被学者们称道的“圣塔菲协定”。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第一次出海,开启了梦幻之旅。</b></p><p class="ql-block"><b>五、用协定的形式把探险者和朝廷之间的责权利固定下来,契约精神的典范。</b></p> <p class="ql-block"><b>弗拉门戈舞</b></p><p class="ql-block"><b>弗拉门戈舞是西班牙境内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吉普赛人(又称弗拉门戈人)的音乐和舞蹈。源于吉普赛、安达卢西亚、阿拉伯还有西班牙犹太人的民间歌舞。十四、十五世纪,吉普赛流浪者把东方的印度踢踏舞风、阿拉伯的神秘忧郁融合在吉普赛泼辣奔放的歌舞中。从十九世纪起,吉普赛人开始在咖啡馆里跳舞,并以此为业。</b></p> <p class="ql-block"><b>为啥这么悲苦?</b></p><p class="ql-block"><b>在弗拉门戈的演出中,歌手紧皱眉头,面部表情忧郁、愤懑、歌声嘶哑。这其实是反映了吉普赛人贫穷、悲惨的命运和处境,并通过音乐和舞蹈来表现它。</b></p><p class="ql-block"><b>15世纪西班牙统一后,国王及天主教会强迫犹太人、阿拉伯人改宗,并强迫吉普赛人改变生活方式。为了逃避迫害,吉普赛人只有用歌喉、舞步、乐器诉说。</b></p><p class="ql-block"><b>不过,我还是欣赏不来,不知其他人感觉如何?</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人生本来苦恼已多,歌舞本该是解除忧愁烦恼的,不然哪会有“歌舞升平”的成语。</b></p> <p class="ql-block"><b>第九天,08.10,星期六</b></p><p class="ql-block"><b>格拉纳达-(90公里)-内尔哈-(160公里)-龙达-(180公里)-巴达霍斯小镇</b></p><p class="ql-block"><b>内尔哈: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南部的地中海沿岸,海岸线长达200多公里,因为全年日照天数高达300天以上,故得名“太阳海岸”。</b></p> <p class="ql-block"><b>马拉加</b></p><p class="ql-block"><b>过了内尔哈向西走约60Km就是毕加索的出生地马拉加。</b></p><p class="ql-block"><b>毕加索(1881-1973年)</b></p><p class="ql-block"><b>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1897年赴马德里的普拉多艺术馆进修,1900年前往巴黎工作并生活。</b></p><p class="ql-block"><b>毕加索与高迪不同:一个是画画的,一个是画图的。一个花天酒地美女如云,一个曲高和寡孤身终老。二人在巴塞罗那相遇过,但无共同语言,与今天的唱歌的与画图的没啥区别。</b></p><p class="ql-block"><b>奥尔加·霍赫洛娃(毕加索第一任妻子)</b></p><p class="ql-block"><b>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舞蹈演员——美丽而脆弱的奥尔加与天才毕加索在意大利相遇,二人的邂逅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最佳诠释。“我爱你,却并不快乐”,奥尔加深爱着毕加索,却不幸福。</b></p> <p class="ql-block"><b>毕加索名画《梦》</b></p><p class="ql-block"><b>《梦》是毕加索一次感情经历的真实写照。1927年初,47岁的毕加索与长着一头金发、体态丰满的17岁少女德雷莎在火车站相遇。生性浪漫的毕加索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与德雷莎的相遇才是他生命的开始。从此,德雷莎便成了毕加索绘画和雕刻的模特儿,《梦》就创作于他们相识之后的1932年。</b></p><p class="ql-block"><b>2013年3月27日,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史蒂文科恩以1.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3亿元)的天价,从拉斯维加斯赌场大亨史蒂夫永利手中买下了毕加索的著名画作《梦》。有钱人的生活真是难以想象,我花200元买它都嫌贵,你说往哪挂合适?</b></p><p class="ql-block"><b>梦到啥了,可要发挥你的想象力了!</b></p> <p class="ql-block"><b>龙达斗牛场</b></p><p class="ql-block"><b>西班牙极其古老的斗牛场,也是斗牛士们朝圣的地方,西班牙现今的斗牛方式就是在这座斗牛场诞生的。</b></p> <p class="ql-block"><b>斗牛场往西有一凉亭,演奏音乐《回家》。</b></p> <p class="ql-block"><b>本图可把新桥、斗牛场、房屋一览无遗。</b></p> <p class="ql-block"><b>龙达新桥</b></p><p class="ql-block"><b>龙达新桥始建于1751年,共修建了42年,高度达到98米,总长66米,采用了传统哥特式建筑风格。桥的中段桥拱内藏有一间约60平方米大小的房间,这间小室曾作为死刑犯的拘留所,现已封闭,成为游客的兴趣点之一。</b></p> <p class="ql-block"><b>新桥设计师:西班牙马拉加人何塞·马丁·德·阿尔德韦拉‌</b></p><p class="ql-block"><b>在新桥建成后,设计师试图在桥的侧面刻上新桥的建成日期时不幸坠入悬崖身亡,这座桥在建造的过程中也死伤50多人。</b></p><p class="ql-block"><b>在桥北面有一塑像,塑像名字是RIOS ROSAS,我以为是设计师的塑像,赶紧拍张照片仰慕下,但看文字对不上号。此人是安东尼奥·里奥斯罗萨斯,西班牙法学家、众议院主席,龙达人。</b></p> <p class="ql-block"><b>西葡边境之巴达霍斯</b></p><p class="ql-block"><b>在此有一难忘之事:二件衣服晚上洗完,放到窗台上。第二天早上未见,伸头一看,在楼下的篷子上。酒店工作人员用梯子上去才拿到,放张照片,以示纪念。</b></p> <p class="ql-block"><b>第十天,08.11,星期日</b></p><p class="ql-block"><b>西葡分界线</b></p> <p class="ql-block"><b>罗卡角(葡萄牙语:Cabo da Roca)</b></p><p class="ql-block"><b>葡萄牙境内陆地最西边的海角,位于海拔约140米的悬崖上。北纬38度47分,西经9度30分,距离里斯本大约40公里,也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最西点。罗卡角曾被网民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b></p><p class="ql-block"><b>罗卡角不仅是地理上的极点,更是精神上的骄傲。它见证了葡萄牙航海时代的辉煌,特别是‌恩里克王子和‌达·伽马等探险家的伟大航行。这里也是诗人‌卡蒙斯创作《‌卢济塔尼亚人之歌》的灵感来源,诗中的名句“陆止于此,海始于斯”被镌刻在罗卡角的石碑上。</b></p> <p class="ql-block"><b>陆止于此、海始于斯(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ça)</b></p> <p class="ql-block"><b>‌陆止于此,海始于斯</b></p><p class="ql-block"><b>出自卡蒙斯(葡萄牙语:Luís de Camões,1524年/1525年—1580年6月10日)的名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创作于1572年。‌这部史诗是卡蒙斯的作品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部,以文学成就而被尊称为葡萄牙国父。</b></p><p class="ql-block"><b>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出自本诗的第三章二十节,主要是向东非马林迪(书中:梅林德)国王讲述:欧洲的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葡萄牙历史;本次航行出发时欢乐场景(但一老者斥责他们是为了虚名和掠夺黄金,从而使他人痛苦);在莫桑比克、蒙巴萨遇到的困境,在南非好望角遇到龙卷风等。讲述从第三章开始一直到第六章结束。</b></p><p class="ql-block"><b>回来找这段话的出处费老劲了,还网购了此书。这二天在电脑上读这首诗,无论里面的诸神争斗、与摩尔人的战斗、与风浪搏斗等,其知识面、视野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大部分国家。当时葡萄牙能够称雄天下是有原因的,可以和大明王朝对比一下。</b></p><p class="ql-block"><b>1572年,也是大明王朝的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穆宗病逝于乾清宫,年36岁,葬于昭陵。六月初十,皇太子朱翊钧遵遗诏继承皇位,改明年为万历元年。明神宗即位时年仅10岁,靠内阁首辅张居正辅佐,开创了万历初年的良好局面。张居正亡后,万历帝竟三十年不上朝(万历殆政),许多朝臣都没见过皇帝一面。《明史·神宗本纪》中指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b></p><p class="ql-block"><b>日出日落,春夏秋冬,循环往复。大自然如此,而人生亦如是。上帝关上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朝代更迭、人生起落,谁又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呢!</b></p> <p class="ql-block"><b>里斯本老城游:坐有轨电车上到山顶,俯瞰整个城区。</b></p> <p class="ql-block"><b>地导是北京人,来此很多年了,很是适应。</b></p> <p class="ql-block"><b>葡式蛋挞店面</b></p><p class="ql-block"><b>品尝百年老店葡式蛋挞,地道的葡式蛋挞在里斯本,我吃都白瞎了!</b></p> <p class="ql-block"><b>葡萄牙航海与西班牙航海有何不同:</b></p><p class="ql-block"><b>葡萄牙船队向东航行,探索东非海岸、印度洋区域,主要是贸易。</b></p><p class="ql-block"><b>西班牙船队向西航行,探索新大陆,即美洲,主要是建立殖民地。</b></p> <p class="ql-block"><b>贝伦塔(英语:BelemTower,葡萄牙语:Torre de Belém)</b></p><p class="ql-block"><b>建于曼努埃尔一世(Manuel I)时期的1514年到1520年间,用来防御贝伦区的港口,以及附近的圣热罗尼姆修道院。曾</b><b style="font-size:18px;">被用作海关、电报站、灯塔、监狱。在大航海时代,也是航海的起点。</b></p> <p class="ql-block"><b>发现者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b>1958年11月开建,至1960年1月建成。是为了纪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1394年3月4日-1460年11月13日)逝世500周年而修建的标志性建筑,西距贝伦塔约1400米。</b></p><p class="ql-block"><b>东西两侧雕刻的人物,都是陪伴恩里克王子出海抢劫的人员,一个都不认识,就不具名姓了。</b></p> <p class="ql-block"><b>圣热罗尼姆修道院和教堂</b></p><p class="ql-block"><b>葡萄牙全盛时期的建筑艺术珍品,为纪念葡萄牙人发现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所建。著名航海家达伽马也长眠于此。1983年与附近的贝伦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b>第十一天,08.12,星期一,西班牙</b></p><p class="ql-block"><b>卡塞雷斯</b></p><p class="ql-block"><b>卡塞雷斯老城(Caceres Ancient Town)是罗马人在公元前25年建立的,在14世纪到16世纪期间受到各种敌对势力统治。建筑风格是罗马式、伊斯兰式、北哥特式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融合。</b></p> <p class="ql-block"><b>下图中底部,中偏左亮光处为进入道路,中间偏右为教堂。7欧元成人,女儿5欧。</b></p> <p class="ql-block"><b>布哈科塔</b></p> <p class="ql-block"><b>特鲁希略(Trujillo)</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西班牙最美小镇之一,</b><b>曾被用于《权力的游戏》前传《龙之家族》的拍摄。狭窄的街道蜿蜒纵横,最终交汇于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b></p> <p class="ql-block"><b>特鲁希略酒店似修道院</b></p> <p class="ql-block"><b>特鲁希略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b></p><p class="ql-block"><b>马约尔广场有什么含义呢?待到马德里马约尔广场时再加说明。</b></p> <p class="ql-block"><b>第十二天,08.13,星期二上午</b></p><p class="ql-block"><b> 托莱多</b></p><p class="ql-block"><b>托莱多为欧洲历史名城,公元前192年被罗马人占领。公元527年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并在此定都。公元711年被摩尔人攻陷。108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收复该城后,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国首府和全国宗教中心。</b></p><p class="ql-block"><b>1561年,腓力二世迁都马德里,托莱多从此衰落,但宗教地位依然如故,至今仍是西班牙红衣大主教驻地。托莱多为西班牙民族融合的缩影。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此并存共容,托莱多由此成为“三种文化之都”。</b></p><p class="ql-block"><b>托莱多确实名不虚传,整个城市就是一件艺术品,大街小巷充满了罗马时期、西哥特时期、穆斯林风格以及犹太风格的建筑。这个城市没有逛够,挺遗憾的,不过任何事情都会存在遗憾!</b></p><p class="ql-block"><b>未入城时就可看到尖尖的四角城堡和挺拔孤立的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b>入城时见到二个砖石砌体,我估计在某些国度早被当作垃圾清理掉了,名曰:影响市容。</b></p> <p class="ql-block"><b>托莱多城堡</b></p><p class="ql-block"><b>也被称为阿尔卡萨尔城堡,位于西班牙托莱多的最高处,是托莱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b></p><p class="ql-block"><b>公元3世纪开始修建,最初是一座罗马宫殿,后来经历了多次改建和用途变化。在十世纪时,被穆斯林改建为要塞。十一世纪,基督教夺回托莱多后,在此建设城堡。十六世纪时,经历了卡洛斯一世的统治时期,城堡被改建为王宫。</b></p><p class="ql-block"><b>1936年爆发的历时三年的内战,这里是重要的战场之一,城堡留下累累弹痕,至今依稀可辨。城堡呈正方形,四角有四个方形尖顶塔楼,登塔楼极目四望,远近景物一览无余。</b></p> <p class="ql-block"><b>从城堡内向外拍摄</b></p> <p class="ql-block"><b>托莱多市政厅</b></p><p class="ql-block"><b>到国外经常会遇到市政厅,市政厅是否相当于其它国家的市政府?</b></p><p class="ql-block"><b>答:否,它不仅是政府办公的场所,还供市民进行各种活动,比如:乘凉、杂耍、谈情说爱等。</b></p> <p class="ql-block"><b>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b>大教堂建于1227年至1493年,内部装饰完成于18世纪。主体为哥特式建筑,是西班牙最大教堂之一,也是西班牙首席红衣大主教住地。教堂左侧钟楼高90米,上挂一口17.515吨重的大钟(铸于1735年)。</b></p><p class="ql-block"><b>本次未进入内部,不能体会到内部的精美,但买了一本《托莱多艺术与历史》,有介绍。</b></p> <p class="ql-block"><b>马德里城市原点</b></p> <p class="ql-block"><b>马德里马约尔广场(PlazaMayor)</b></p><p class="ql-block"><b>长方形包围式的结构,四周被一列回廊式古老建筑所围绕,对外的拱门连结着外面的市区街道,立于广场中心的是主持广场修建的菲利浦三世国王的骑马雕像。</b></p><p class="ql-block"><b>马约尔广场的含义:</b></p><p class="ql-block"><b>很多西班牙城市都会有马约尔广场、马约尔大街。PlazaMayor 的名字,会让英文好的人误以为是市长广场。其实马约尔是mayor的音译,在西班牙语里是形容词大的最高级,意为最大的广场。这广场虽然字面上和市长沾不上边,但很多地方是市政府的所在地。</b></p> <p class="ql-block"><b>马德里皇宫</b></p><p class="ql-block"><b>初为摩尔人防护城堡。1085年,马德里被天主教收复,荒芜。1561年,菲利普二世把首都从托莱多迁到马德里,这里重新建造居所。1734年的一场大火把老宫殿夷为了平地,国王菲利普五世下令,就在这个地方再造新皇宫,而且全部使用防火石材。从1738年开始大兴土木,到1764年查理三世正式入住,历时26年,跨越了两个波旁王朝的统治时期。</b></p><p class="ql-block"><b>由于历代国王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皇宫进行装饰,使得王宫带上了浓厚的个人印记和时代色彩。皇宫直到1931年阿方索十三世退位前一直为皇室使用。如今的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居住在马德里郊外更简朴的萨苏埃拉宫,只有在举行国事活动时才使用。所以,西班牙皇宫大部分时间是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的。</b></p> <p class="ql-block"><b>皇宫鸟瞰图</b></p> <p class="ql-block"><b>阿穆德纳圣母主教座堂(Catedral de la Almudena)</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与皇宫相对,</b><b>这座教堂是天主教马德里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教堂的建筑风格为巴洛克式。2004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六世曾在此举行盛大婚礼。</b></p> <p class="ql-block"><b>皇宫内部</b></p> <p class="ql-block"><b>莱昂诺尔公主—西班牙未来的女王</b></p><p class="ql-block"><b>2023年10月31日,莱昂诺尔公主迎来18岁生日,西班牙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成人礼。宣誓效忠西班牙宪法,并正式成为了西班牙王位的继承人。</b></p><p class="ql-block"><b>皇家之女兮,清水出芙蓉</b></p><p class="ql-block"><b>著粉则太白兮,施朱则太赤</b></p><p class="ql-block"><b>眉如翠羽兮,肌如白雪</b></p><p class="ql-block"><b>腰如束素兮,齿如含贝</b></p><p class="ql-block"><b>嫣然一笑兮,飞鸟滞空</b></p><p class="ql-block"><b>乱曰:</b></p><p class="ql-block"><b>风声雨声,草根悲声;枝枝相依,叶叶关情。</b></p><p class="ql-block"><b>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事发微细,风起青萍。</b></p><p class="ql-block"><b>民可载舟,亦能覆舟;与民甘苦,海晏河清。</b></p> <p class="ql-block"><b>皇冠与权杖</b></p> <p class="ql-block"><b>王位争夺</b></p><p class="ql-block"><b>法国波旁王朝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争夺西班牙王位宝座,在1701—1714年引发了一场欧洲大部分国家参与的大战,百万生灵涂炭。</b></p><p class="ql-block"><b>乾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下有一龙椅,在清朝始终未动过。据说袁世凯称帝时向前移动过,因为头顶上有雕刻的龙,嘴里含着珠子。如果不是真龙天子,那颗珠子会掉下来。</b></p> <p class="ql-block"><b>红衣者为何方神圣,出海抢劫哥伦布是也!</b></p> <p class="ql-block"><b>塞万提斯雕像</b></p><p class="ql-block"><b>广场中心最显眼的是塞万提斯雕像,其正前方就是他所著的《堂吉诃德》里主人公的形象。这是本次旅游最后一个景点。</b></p><p class="ql-block"><b>用一词牌《夜半乐》来表达离别的情感,欢迎指教!</b></p><p class="ql-block"><b>《夜半乐》</b></p><p class="ql-block"><b>酷暑难耐天气,奎尔园林,曲椅回廊柱。览魔幻教堂,灵魂摆渡。车站古韵,聚欢别恨,悲喜泪珠无数。艺术城馆,浮银汉,彩蛋竖琴矗。</b></p><p class="ql-block"><b>红宫隐隐簇簇,残垣断壁,曾销魂处。踢踏步,乐声歌舞凄苦。陆止海始,里斯高望,贝伦古塔守护。卡塞蕾丝,遮粉面,含羞笑相晤。</b></p><p class="ql-block"><b>托莱应念,城堡旧事,历尽甘苦。叹德里后约无凭据,惨离怀,空恨归期忒仓促。凝泪眼,缈缈神州路,断鸿声里斜阳暮。</b></p> <p class="ql-block"><b>旅游最后几天,也是巴黎奥运会田径比赛日。在电视上看直播,西语葡语也听不懂,但他们的语言更能渲染气氛。印象最深的是巴基斯坦标枪选手‌阿什拉夫投出了92.97米的成绩,满座皆惊。还有女子400米栏决赛,美国选手麦克劳林夺冠,韵律优美、节奏明快,极具观赏性。奉上照片一张,也是旅游的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b>西班牙国奥队获得奥运足球冠军,老外的解说就像喷水枪似的。在欧洲杯大放异彩的亚马尔都没入选国奥队,可见人才济济,梯队建设是一流的。我更关注他们的肤色,为什么他们这么厉害。</b></p> <p class="ql-block"><b>西葡游到此结束,总结一下:</b></p><p class="ql-block"><b>1、宫堡基厅(宫保鸡丁):奢靡的皇宫、无尽的城堡、高耸的基督教堂、还有那与民同乐的市政厅,回味无穷。</b></p><p class="ql-block"><b>2、西班牙足球与斗牛:为啥独步天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身体基因、文化基因。西班牙人看起来黑不黑白不白,历史上各种混合,才会产生冒险、体育、艺术等的优秀人才。</b></p><p class="ql-block"><b>3、葡萄牙:到葡萄牙时首先想到的是澳门,建筑与澳门相类。澳门是从明正德七年(1513年)开始经商殖民,到清朝的统治,有500多年的外族历史,兵不血刃回归祖国实属不易。</b></p><p class="ql-block"><b>4、房屋侵占:在西班牙,房子如不住人,可能会被他人侵占。48小时以后,警察都无权干涉,房主只能通过司法途径;还有如小偷被打,打者有罪偷着无罪,美其名曰小偷是弱势群体,上哪说理去!</b></p><p class="ql-block"><b>5、华人餐馆:旅途中就餐大部分在华人餐馆,基本是浙江福建人,此心安处是吾乡吧!</b></p><p class="ql-block"><b>6、西班牙历史: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b></p><p class="ql-block"><b>Ps:感谢李导的讲解,回来查了一些资料,形成本次的小游记,作为旅游纪念。不足之处,敬请阅者包涵!</b></p><p class="ql-block"><b>张振明 甲辰年七月廿十四,2024.08.27</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