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G318川藏线的考验</p><p class="ql-block"> 被香格里拉勾走了灵魂,经过稻城亚丁神山圣水的洗礼,梦中醒来已是9月8日早晨,自驾天路之旅第8天。S216理亚线返程233公里,连续翻越海拔4500米以上的兔儿山、波瓦山、海子山三座高山,返回G318川藏线继续西行;理塘-巴塘166公里用了8小时,途中在海子山因封路施工堵车4小时,被迫在黑夜中跟随重卡车在大块石路基上巅簸缓行,又穿过六个无灯黑洞隧道,晚上8时到达巴塘县城,马上电话给家中报个平安。</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领教了川藏线的艰难,可曾想更大的艰险还在前方等着我呢......。</p> 1. 巴塘-芒康-左贡<div> 巴塘位于四川省西部,金沙江东岸,与西藏东部的芒康隔江相邻。一想到马上就要过江进藏,内心有些莫名的喜悦。</div> 进藏前在巴塘拍下的唯一照片,扎西德勒! <p class="ql-block"> 2016年9月9日8时38分,一个值得记忆的时刻。历经3368公里行程,自驾爱车驶上川藏交界的竹巴龙金沙江大桥,海拔2500米。</p> 竹巴龙金沙江大桥1964年7月1日建成通车,全长282米、桥宽7米。G318川藏线上出川进藏的关键要塞。一脚踏两省,江风拂面,洗去旅行者的滚滚风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后记:2018年11月,竹巴龙金沙江大桥被上游白格堰塞湖泄洪冲毁,2021年12月29日竹巴龙金沙江大桥重新建成通车,新桥长352米,宽11.5米。 金沙江西岸伫立着“美丽西藏,善妙芒康欢迎您”石碑,亲切感人。芒康位于川、藏、滇三省区交汇处,属西藏昌都市管辖。 <p class="ql-block"> 途鸦墙上看见一句留言:“北京-拉萨 一生一次的疯狂”,我也颇有同感。</p> 芒康竹巴笼边防检查站,例行检查。 芒康竹巴笼-宗拉山,名声在外的海通沟,沿着金沙江支流西曲河向宗拉山上延伸。G318川藏线上谈虎色变的百里长沟。 海通沟地质复杂,气候多变。自然灾害经年不绝,常有突如其来的降水和刮风,导致碎石飞沙;川藏线上每年落石、塌方、堵车最多,同时路况最为泥泞稀烂的道路,没有之一! 以上的传说今天变为现实:一周前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塌方,桥梁道路被毁,交通中断;经武警大队连日改道抢修,昨天起才允许小型车交替通行......。 峡谷深邃,险象环生,57公里山路战战兢兢行驶了3小时,幸运地逃过了G318川藏线上的一道鬼门关,百闻不如一见啊! 好消息:2017年12月起,该路段将采用三级公路标准重点改造,计划于2019年12月完成。扎西德勒! 中午时分,到达海拔4150米的宗拉山垭口。G318川藏线进入西藏地界的第一座高山,宗拉山顶地势平缓,适合徒步和骑行者旅行,欣赏金沙江河谷风光。 拉乌山海拔4376米,今天连续翻越的第二座高山。拉乌山以G318川藏线和G214滇藏线为依托 ,主打标准化自驾游营地开发建设,很有发展前景。天气晴好的日子,可以同时看到金沙江和澜沧江的波澜壮阔峡谷风光。 <p class="ql-block"> 拉乌山通往东达山的这段山路平缓而漫长,一眼望不到头,夏末秋初,草坪青黄,牦牛成群,民居点缀,不愧是G318川藏线上最风情、最缠绵的风景线了。</p> <p class="ql-block"> 车载CD单曲循环播放着藏族女歌手韩红演唱的《天路》,摇下车窗拉风……。</p> 澜沧江竹卡大桥,位于昌都市如美镇,也是如美大峡谷所在地,G318川藏线的交通咽喉。<div> 据说桥旁边曾建有碉堡,并有重兵把守,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发生过叛匪暴动冲卡的事件。</div> <p class="ql-block"> 据说:距芒康县城120公里,澜沧江东西两岸的纳西乡和曲孜卡乡,盐井盐田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持着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至今传承了1300多年历史,神秘又神奇,使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下午5时,到达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垭口,自驾天路之旅里程碑式的高峰。“生命禁区”-东达山,一年四季都有雪,是登山爱好者的圣地。山的一边是奔腾的澜沧江,另一边是今天目的地左贡。</p> 海拔5008米自拍像,老司机感觉良好! <p class="ql-block"> 9月9日,8:30-17:30,264公里,历史性跨越金沙江、澜沧江两条大江,冒险地穿越海通沟,挑战性翻越宗拉山、业拉山、东达山三座高山,到达昌都市左贡县城。累并快乐着,旅行包含了人生的全部意义。</p><p class="ql-block"> 左贡藏语意为“犏牛背”的意思,城海拔3750米,怒江、澜沧江、玉曲河由北向南呈“川”字型纵贯全境奔流而下,形成三种不同的河谷地貌,自然风光引人入胜。</p> 2.左贡-八宿-波密<div> 9月10日,晴,难得好天气,早上6时出发,想着顺利赶到波密。</div> <p class="ql-block"> 8时,翻越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又名怒江山。怒江山是横断山脉最后也是最大的天险。附近的怒江大峡谷和怒江72拐的威名如雷贯耳,有些迫不及待了。</p> 天路72拐,山墙下留下征服者的历史纪念。 <p class="ql-block"> G318川藏线上著名的怒江72拐,从怒江河谷到怒江山垭口,崎岖陡峭的16公里盘山弯路,高差达到2000米,挡不住自驾天路之旅朝着心中的圣地-拉萨,前行。</p> 惊险刺激!好在我的欧宝爱车重心低,轮胎宽抓地稳,顺利通过72关,靠谱! 海拔两千米的高差,经历了两个季候、两个植物垂直分带的变迁。 最为惊险莫过于怒江大桥了,因图片中的新怒江大桥将于2016年底通车,施工期间借道另时保通钢架桥通车,又窄又晃,好在有武警向导指挥过桥,有惊无险。 <p class="ql-block"> 怒江大桥位于昌都市八宿境内,海拔2730米,全长74米,横跨怒江的高山峡谷之间,被称为G318川藏线“咽喉要道”,重兵把守,严禁停车拍照。</p><p class="ql-block"> 从百度截屏的这两张图片,再现了它的雄姿,同时,一座桥墩作为纪念1953年牺牲的建桥战士,被保留下来,世人敬仰。</p> 原始的布则村藏民,一直在极度贫脊地区生存,现在山村总算实现了三通:通路、通水、通电。扎西德勒! 怒江大峡谷原始古朴,美丽险奇,江水奔腾咆哮,令人震憾。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怒江畔虔诚的信徒们,心怀对佛祖的崇敬,念诵六字真言,三步一跪拜,向着藏传佛教圣地拉萨朝拜......。</p> <p class="ql-block"> 自驾车沿着怒江畔的G318川藏线,两小时后驶离了怒江大峡谷,来到昌都八宿境内西南角的然乌湖畔。然乌湖成因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是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地质活动活跃的藏东南比较多见。</p> 与危耸峻峭的怒江大峡谷风格截然不同,然乌湖风光亮丽安祥。 然乌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主要源头,湖面海拔3807米,长约26公里,平均宽1-5公里。周围高山拥湖而立: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湖体狭长呈串状分布:上游是阳措湖,中游是傍措湖,下游则是冷安佳布湖,一脉相承且各有千秋,不胜枚举! <p class="ql-block"> 自驾车沿着然乌湖畔的G318川藏线行驶到米堆河口,拐弯再沿着米堆河峡谷,前往米堆冰川游览,第3章节单独描写。</p> 距离波密县城30公里处,G318川藏线因塌方、滑坡、清障,一路拥堵了3小时。 <p class="ql-block"> 今天行程430公里,非常充实丰富的一天,晚上9时才到达波密县城。马上电话给家中报平安。</p> 3. 波密精灵-米堆冰川<div> 米堆冰川位于藏东南念青唐古拉山与伯舒拉岭的结合部,波密县玉普乡米堆村,藏族村庄后的一座海拔6385米的雪山周围,诞生了一个壮美的精灵-米堆冰川。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六大冰川之一。</div> <p class="ql-block"> 自驾车沿着米堆河畔的狭窄山道行驶8公里,就可到达宽阔谷地的果拉村。</p> 果拉村马场,骑上大白马冒充“白马王子”,前去米堆冰川观光。 藏民手牵缰绳,白马王子稳坐白马,穿过一片山林,往返约100元2公里,这无疑是一次奇异的旅行体验。 穿过一大片左旋柳古树林,藏民们在树干分叉处堆放着的玛尼石。 左旋柳树干大多由左向上盘旋生长,倔强有力,代表着不畏风雪傲然而立的精神象征,享有“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的美誉,它是自然界的杰作,和藏传佛教信徒众们的转经方向一致,在西藏各地广泛种植。 米堆冰川是很小众的景观,今天的游客屈指可数。 米堆冰川脚下留下珍贵的纪念。 <p class="ql-block"> 米堆冰川是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在这里,冰川、湖泊、农田、村庄。森林等景观融汇一起,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典范,旅游的绝佳之处。</p> 米堆冰川特征典型,类型齐全,以发育美丽的拱弧构造而闻名,时罕见的自然奇观。 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常年雪光闪耀,景色神奇迷人;冰川冰洁如玉,景色秀美,形态各异,姿色醉人。 米堆冰川虽然处在北纬29度位置,但是冰川末端的温度却比北纬44度的博格多山冰川还要低,它是我国现代冰川中较为特殊的现象。 冰川下端是针阔叶混交林地,皑皑白雪终年不化,郁郁森林四季常青。 大白马,谢谢你。 米堆冰川,为之倾倒,又不得不离去。 <p class="ql-block"> 米堆河水自冰川流淌不息,汇入帕隆藏布江。自驾车驶出米堆河口,回望神奇美丽的米堆冰川,庄严神圣地告别,扎西德勒!</p> 又是一次难忘的特种兵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