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荔枝道:川陕之间证古今(三)

秦超中

<p class="ql-block">某年月日早六点半骑摩托车从万源出发,经官渡镇铁匠垭、盐场镇、赤南镇、仁村镇王明坝,弃车徒步至大九元,来回穿梭于川陕交界处,探寻荔枝古道,见证古今变迁。(唐天宝年间,皇帝李隆基为满足杨贵妃喜食新鲜荔枝的爱好,颁旨在涪州建优质荔枝园,并修整涪州到长安的道路以快马传递,这条长达1000余公里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被后人称作“荔枝古道”)。</p> <p class="ql-block">从王明坝下车,爬山两个小时到达川陕交界处界牌,期间有店子包、上石梯、下石梯、战壕、炮台、玉皇庙、界牌等遗迹点。</p> <p class="ql-block">店子包,此地曾经有一个大石包,大石包旁边开了一家幺店子,店子包因此得名。川陕交界处的山又大又陡,而且人烟很少,时常有旅客在这一带被土匪棒老二打劫,川陕两地官方为保护旅客安全,派到这里负责把守关口的官兵多达九人,川陕交界处的关口因此被称作“九元(员)关”。当然,能在川陕交界处开店的,那也是有两把刷子的人。话说店子包开店的主人力气很大,在他店里消费的旅客都会得到他的保护。某天,有两个“绸子客(穿丝绸衣服的有钱人)”被五六个土匪从西乡一直跟踪到店子包,绸子客明白那些土匪是打算在九元关一带打劫他们的,绸子客看到店子包的店子,赶紧进去装作喝茶。店主人看到眼神紧张的绸子客和后面一直盯着绸子客的土匪,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店主高声笑着把绸子客招呼进里屋,收了茶钱后茶都没倒直接让绸子客从后门逃走。然后左手端着磨盘,磨盘上放着茶水,步态轻盈地走向外面招呼土匪喝茶,土匪看到店主用磨盘端茶,顿时高声惊呼店主好功夫。店主放下茶水后,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抠住磨盘的磨心眼儿放到背后,顺势弯腰向土匪敬礼并陪笑回应:感谢贵客夸奖,还请贵客喝茶就好好喝茶,莫搞事情哈。几个土匪看到店主端磨盘本就惊住了,看到店主用两个手指拎着磨盘还若无其事的样子,直接被吓住了,连忙回应:那肯定的,喝茶就喝茶,能有啥子事情搞嘛。就这样,等土匪不得不多坐一段时间把茶喝够了,店主“允许”他们慢走的时候,绸子客早就无影无踪了。</p> <p class="ql-block">店子包房屋下密密麻麻的小窝窝,有人懂吗?</p> <p class="ql-block">店子包爬坡到玉皇庙之前,有两段石梯,一段石梯上坡、一段石梯下坡,这两段被叫做上石梯子、下石梯子。据当地人讲,上石梯子、下石梯子是不知哪个年代的一对老夫妇所修,这对老夫妇一直无儿无女,后来无意间在九元关捡到一个弃婴。老夫妇认为这是上天的恩德,必须回报,所以就在捡弃婴的这段路上修了两段梯子,为来往行人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从店子包翻到梁上,经过玉皇庙,从玉皇庙垭口,斜向下走200米处有一段石梯,这里是川陕两省交界处,并且立有界牌,后来“界牌”就成了小地名。关于“界牌”有一个传说,按常理来讲,川陕两省交界处应该位于玉皇庙梁上,而不是翻过垭口向下走200米处。据说是因为当年,有土匪棒老二在界牌处明目张胆杀人,民众向陕西官员举报,陕西官员说那是属于四川地界,应该四川管。四川官员害怕管不下来,就推诿扯皮说是陕西地界,应该陕西管。最后陕西官员管下了这个事,也同时跟四川官员“顺势推舟”,将界牌处的地盘也管辖了,并和四川官员一起立了界牌,避免以后产生纠纷。现如今,因为滑坡,界牌座落被埋,得需要人工专门清理出来才能看到当年具体是怎么回事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