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衔接问题(上)

敏妮

<p class="ql-block">最近被家长问得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孩子上高中之后成绩跟不上怎么办?这份担忧原因来自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少中考成绩算得上优秀的学生,到高中后不久成绩就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p><p class="ql-block">劳拉·贝克的儿童发展理论中认为引起入学适应性问题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学习难度、竞争压力的迅速增长;二是课堂上教师关注度和学生参与度的下降;三是对任课老师个人风格和教学方式的不适应。这三个原因往往是导致许多高中生学业成绩下滑的第一道“关卡”。 </p><p class="ql-block">另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认清初高中的不同之处,没有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问题,从而导致一开始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到一次次月考成绩出来,慢慢地从最初的侥幸心理选择回避、过渡到后来的习得性无助带来的持续性低自尊、低动机、低成绩到最终演化成“摆烂”“躺平”。等家长发现问题往往已经快一个学期,于是才想起用各种办法、各种手段来应对层出不穷的状况。</p><p class="ql-block"><b>防患于未然,先分析一下初高中的几个不同。</b>(全文举例以作者所教的英语学科为主)</p><p class="ql-block">科学研究证明,初中学习就中考难度也就用到了正常人50%左右的智商。所以一些考了不错成绩的学生或家长说的“不补课、不熬夜、不曾好好学习过”的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因为中考相对简单,初中学习是低阶思维,对于一部分智商高并已具备一定应试能力的学生来说通过最后一两个月时间的集中备考确实也有可能考出一个不错的成绩。而到了高中,学生的心智发育、认知水平、综合能力都有了大幅度地提升,经过战鼓雷雷的中考和悠然漫长的暑假之后,高中生需要开启剩余部分智商,学习必须要用上高阶思维了。</p><p class="ql-block"><b>初高中差异一:高一知识量大、难度增加大。</b></p><p class="ql-block">有人做过不完全统计,说初中三年的知识量约等于高中一年的知识量。就英语学科而言,初中课程标准规定的中考词汇量是1600+,高中课程标准标准高考词汇量是3500+。事实上最新英语全国卷要求的词汇量达到5000+。高一三本教材16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50个单词计算,一个学年课内外的生词量远超1000。高二高三的生词量逐年增大。词汇主题涉及从日常生活、工作旅行到环保科技。学生一进入高中,在十门学科全开的形势下,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很容易对英语中过多过难的词汇、过长生疏的语篇,和难度陡然增加的习题心生畏惧、疲于应付。</p><p class="ql-block"><b>初高中差异二:高一内容在高考中直接考查。</b></p><p class="ql-block">和几个初中老师交流中得知,初一英语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对小学知识的复习和回顾,而高一的教学内容却在高考中会直接考查。为了在高一第一学期末顺利进行七选三,基本上学校在第一学期就十门科目全开。所以高一学科多,高一结束还有四门科目的学考,为了最后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并留出一定时间复习,往往会造成一个很难避免的教学困境:每门学科几乎从一开学都在追赶教学进度,课堂内容环环相扣,前后衔接得严丝密缝,错过任何一节课都会影响后面内容的理解。所以如果因为身体、情绪等原因请假,往往会造成后续学习的困难。就英语学科而言,高考中的词汇量和语篇主题有30%---45%是高一的教学内容。</p><p class="ql-block"><b>初高中差异三:教师授课方式不同。</b></p><p class="ql-block">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初中侧重知识的记忆和积累,老师较多以直观形象教学法、反复讲解、重复练习为主;经过初中三年,特别是中考之后,学生多已掌握了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所以高中老师多会用更多时间备教材、研究习题,课堂上教学内容多、重难点出现的密度大,从教材拓展和延生到各种情境的应用,教师想法设法地引导学生勤思考、善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同时,要求学生有更多课外的时间独立思考和讨论演练。另外,高中学科多、老师就多,每个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不一致,要想办法去适应每一位老师的授课方式,才能促进学习。</p><p class="ql-block">比如英语学科中的英语语法,高中的语法在初中基本已经涉及,但只是基础语法。到高中之后,很多老师只看到学生的英语成绩,并不完全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故语法的教学起点和练习难度难免比学生实际水平高;其次,为了适应高考应试的需要,教师也会有意识地增加教学难度;再者,初中复习阶段的老师大多以汉语教学,而高一开始阶段的老师往往采用英语教学,这无疑也会增加学生的畏惧心理。</p><p class="ql-block"><b>初高中差异四:学生学习方式不同。 </b></p><p class="ql-block">初中课时充足,教师上课讲得细、讲得慢,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被动。到了高中,学生逐渐脱离父母,开始住校生活。独立意识和成人感迅速增加的同时,学习方式也要从比较单一、习惯听、背、默、重复做题的模式,逐渐过渡到高中新的学习模式:独立思考、深度思考,学会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老师很多时候,只讲一些典型错误和问题,或只校对答案,不做具体点评,让学生自己订正错误,总结方法。</p><p class="ql-block">比如英语学科,到了高中通常会要求学生自己准备英语单词书、语法书,引导学生遇到生词或不懂的地方,自己想办法通过查找工具书等方法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针对初高中英语学习的不同特点,应如何正确处理初、高中的英语教学衔接呢?( 2003w to be continued)</p>

初高中

学生

高中

高一

初中

学科

英语

中考

老师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