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诵读《道德经 22》所感:心 田</p><p class="ql-block">古人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那么在淘汰率极高的当下社会,我们还需要“不争”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代思想如同星空,众星闪烁,浩瀚无涯。大道的世界中,不仅有道德的教化、智慧的启迪与情感的熏陶,更是不乏对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趣味的记录与讨论。我们在诵读中潜移默化,获得道德、情感与智慧的教育,找寻为人处事的核心要义,以获得多方面的修习,养成“活在当下”健全的人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君子圣贤是用道来认识万物发展的。那么如何用道来认识应对问题呢?《道德经 22》讲到“不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委屈才能报全。不固执已见,不自以为是,不自夸、不贪功。实际上告诉我们,在名利上所求得少了,无了,曲了,退了,那么才会在智慧与境界,事业和生活中有所创造,有所进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看似人人都能成功的当下,什么算是不争?在现实生活中,委屈就是不争,不争则能全得,才能诚全而归之。这里的不争,不是不进取,而是韬光隐晦,避其锋芒。试想为工作中的某一问题,与人争辩,互不相让,不仅与事无益,还会伤了和气,智者会平心静气把道义摆中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不易,冷暖自知。有人的生活微笑轻松,有人过得愁眉紧缩。心境与舍得,不舍哪有得。遇事不斤斤计较,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阳光总在辛劳后等着你。不论什么时候,曲则全,少则得,担当责任是不会褪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养运,善养福。诵读经典向圣人学习,同思想拥抱做最好自己。微笑对待生活,那么思想就会润泽我们的心田。</p><p class="ql-block">闲说杂侃,请予指正!</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