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古宫,中街,鸟岛。

金惠昌无锡

<p class="ql-block">沈阳站站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沈阳北站。</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是清朝初期的皇家宫殿建筑群,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沈阳故宫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一级博物馆,还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文化遗产的瑰宝。它占地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拥有100余座建筑和500多间房屋,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包括大政殿、十王亭等。沈阳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沈阳故宫的建立标志着清朝的早期历史,其建筑和展品反映了满族的生活和文化。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故宫被称为“陪都宫殿”或“留都宫殿”,继续作为清朝早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沈阳故宫的珍贵文物包括陶瓷、玉器、书画等,展现了清朝初期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近年来,沈阳故宫博物院与同程旅行等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旨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开放,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也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和历史爱好者研究的热点。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和文化活动,沈阳故宫致力于将清朝初期的历史和文化以多种形式展现给公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在沈阳故宫的北墙外,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胡同,叫“铜行胡同”。据史料记载,铜行胡同其实就是卖铜器行业聚集的胡同。相传清初,皇太极为壮国威,下令把制作铜器的作坊均设置在盛京城内中心,铁器生产作坊则安置在盛京城四周,以示“铜心”“铁胆”之意。</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当时,铜行胡同专门出售铜货的铺子、制作铜器的作坊鳞次栉比,各种铜锡制品,像家用的铜壶、蜡台、火锅和祭祈用的响器、舞台上的乐器在这里都能买得到,买卖十分兴盛。而在所有的铜制品中,最负盛名的还属“奉锣”。</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中街街景】1625年开始,后金重建扩建明朝砖城。依据“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说法,将原来的十字型两条街,改建成井字型四条街。就是现在的中街路、沈阳路、正阳街、朝阳街。那个时候,中街路名称为四平街。</p> <p class="ql-block">鸟岛,是沈阳唯一一座自然生态的鸟类观赏中心。鸟岛又名干河子岛,位于棋盘山开发区境内,在东陵公园东侧,沈阳世博园南侧,是浑河水系中的一个岛屿,占地面积49.26公顷。历史上的鸟岛就因其形恰似一条巨龙卧于(浑河)水中而得名“龙滩垂钓”,成为著名的“辉山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沈阳鸟岛一年不同的季节里,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内,岛上的森林、灌丛、湿地、水塘都将带给人们不同的景观:春季万物复苏,百花齐放,鸟岛上的鸟儿开始孕育生命;夏季草木茂盛,郁郁葱葱,鸭、雀在树荫上下小憩,白鹤在苇塘觅食;秋季层林尽染,刚刚长大的鸿雁跟在母亲的后面,在铺满金黄色树叶的地面蹒跚摇摆;冬季白雪皑皑,大地一片肃杀,只有雁鸭们还在浑河里未冻结冰的水面上嬉戏。</p><p class="ql-block">湿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野生动物,特别是游禽、涉禽及滨岸鸟类和雀形目鸟类的主要栖息地。营造湿地景观既可以丰富鸟岛的生境类型,让更多的鸟类来此安家落户,而且还能丰富该岛的观赏内容,使“鸟岛”名副其实。种植了油松、落叶松、辽东桦、蒙古桦、白蜡、白桦等高大乔木,忍冬、黄刺枚、红瑞木、柳叶绣线菊、山梅花等灌木,以及菱角、铺草、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共同形成了森林、蔬林草地和湿地生态景观。</p> <p class="ql-block">沈阳街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