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8日是立秋后的第2个星期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麻章公社香茅场的知青场友这天举行一次知青周年庆聚会,是一场10年来的大聚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湛江开发区恒逸酒店五楼,“人生启航香茅场 知青岁月永难忘”的横幅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 9:30起,参加聚会的知青场友们陆续到达这里。从时间的维度看:他们之中下乡最早的是1964年,到现在已经超过了60年,有的是1972年下乡,1974年下乡的今年刚好50年,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下乡人数最多的是1975年,也差不多50年了。从生活的区域看:他们分别从澳大利亚、香港、广州、深圳、杭州、珠海、茂名、湛江等地赶来。</p> <p class="ql-block"> 我在酒店门口见到了志明大哥,他是1965年下乡的知青,比我早去了10年,在香茅场他是一个拖拉机手,劳动生活了整整10年。我们可能下乡和回城时间不同,有的可能到香茅场后又调去了分场,当年没在香茅场一起劳动生活;也可能回城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分别了太久,1975年下乡的广南大哥是第一次参加聚会活动,很多场友慢慢才认出他,当年的帅小哥变成了中年微胖的大叔,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虽然过了半个世纪,大家的精气神还是像当初那样,历尽人间辛苦,归来仍是少年;今天有缘相聚了 !相聚就有太多的思念和岁月感慨需要倾诉,对当年知青艰苦岁月的追忆和回味,仿佛都有说不尽的话,感慨岁月的飞逝。三五好友纷纷合影拍照,交流现场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大家纷纷在横幅上签字留墨,戴起了由1972年下乡王耀春大哥赠送的24K纯镀金纪念章。这枚纪念章是为从1964年至1975年,下乡香茅场100多位知青场友专门定制的。正面刻有“知青岁月终身难忘“ "湛江麻章香茅场知青徽章”字样,背面刻着每位知青的姓名及到农场的时间,寓意非凡,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 聚会的现场,1972年下乡的团支部书记欧其伟大哥朗读了同期下乡的苏依玲大姐撰写的聚会感言:“曾经的知青生活,仿佛就在昨天: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告别城市的繁华,投身到广阔的农村天地。在香茅场那片土地上,我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属于我们的篇章。我们一起劳作,一起承受艰难与困苦,一起分享梦想与欢乐。每一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49年前去香茅场的情形,我仍历历在目,1975年8月15号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带着简单的行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丝的不安,在爸爸、妹妹、弟弟以及发小李冲、振中,还有同学陈军、桂廉等陪伴下,骑自行车来到了离市区20多公里的香茅场。当年才17岁,来到香茅场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陌生,但又充满了无尽的生机和活力。我第一次看到了山坡上一片片墨绿的香茅地,听到了鸟儿欢快的歌声,感受到了大自然最原始的呼吸;我也感到些许的彷徨,因为从这一天起,我真正走进了社会,接受命运的挑战,开启了人生的征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老知青们帮助我渡过了生活关;他们教会我怎样用桶在水井打水,刚去几天,穿着背心在树底下,很快就给蚊虫咬了一串红包,他们拿来清凉油给我擦,又教会我怎样防范蚊虫的叮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还帮我渡过了劳动关;教会我各种劳动的技能,除草、施肥、挑水,割香茅是难度最大最有挑战性劳动,也最辛苦,把一簇一米多高,散开一米多的香茅草收拢抱紧,用镰刀在根茎部猛拉一刀,要一次切完一簇,然后是绑扎装车,比割水稻难太多了。我后来调到坡塘分场,蒸香茅油,种胡椒,那里离家近了一点(还没有现在的湛江西站远),相对劳动强度也轻的许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永难忘” ,在香茅场的日子里,我和知青场友们一起劳作,一起生活。我们每天起早贪黑,耕种、收获、虽然辛苦,但内心却充满了满足和自豪;我们在这里学会了如何接受困难的挑战,如何与场友们真诚相待,互相鼓舞;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品格,就这样慢慢的又渡过了思想关。</p> <p class="ql-block"> 聚会现场,1974年下乡的张跃等四位知青场友深情地朗读了,属于我们的诗篇《知青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知靑,知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年的尖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弄潮于风口浪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植根于大地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受砺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铸造忠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尽艰难无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岁月燃烧激情!</p> <p class="ql-block"> 下乡香茅场的经历,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它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那段日子虽然只有五年。但却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城到新工作岗位,面对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变化,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务实清廉,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社会做出了新的贡献。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虽然也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与香茅场这五年相比差太远了,从某种意义说,困苦的经历也算是人生的一个财富吧!下乡香茅场五年,使我有了人生第一桶“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难忘东坡岭那片红土地,我们曾守望相助,在那里洒下的青春汗水;簇拥烈日的香茅草,见证了我们不畏艰难,直面挑战的身影。如今,每当我回想起那段青春岁月,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和自豪。因为我知道,那段日子不仅塑造了我今天的性格和价值观,更是我人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聚会现场,1975年下乡的池浩和梁淑娟场友精彩的舞蹈表演,王耀春大哥出神入化的太极拳和太极剑表演。引起了大家一阵阵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 在互动环节,大家齐声唱起了《歌唱祖国》。我们都是时代的一份子,我们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我们这一代响应国家的召唤,青春年少就上山下乡,是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与我们的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建立新中国相比,我们是幸运的;在下乡香茅场多年,在回到城市后,投身到各行各业,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是无愧的;现在我们都开始步入人生的秋天,正在享受国家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红利,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应该莫负时光,感恩祖国,感恩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 春去秋来五十载,世事变迁成梦幻,人生百态皆逝水,唯有真诚永留传。聚餐开始了,大家都共同举杯,为我们的友谊长存干杯,愿我们的友情像美酒一样香醇,愿我们的生活像可乐一样永远甜蜜。在活动的最后,在下午卡拉OK,场友们放飞自我,放情歌唱,悠扬的歌声回荡大厅……“如今我们变了模样,生命依然充满渴望,假如能够回到往日时光,哪怕只有一个晚上。”这是我们的共同心声,大家都意犹未尽,依依不舍,期待着下一次的再会。</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知青场友聚会! </p><p class="ql-block"> 梁洪</p><p class="ql-block"> 2024.8.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