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参观瑷珲历史陈列馆有感</p><p class="ql-block"> 瑷珲历史陈列馆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镇萨布素街,是全国唯一一处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领土演变历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该陈列馆设立于1974年,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展品,向公众展示中俄东部边境的历史变迁。瑷珲历史陈列馆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育基地,也是一个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瑷珲历史陈列馆的展品丰富,包括珍贵的文物、历史照片、档案资料等,全面反映了中俄东部关系的历史。展馆的设计独具匠心,主展厅大楼右圆左方象征国土完整,被一个大三角一分为二,寓意不平等的《瑷珲条约》使中国的领土被沙俄割占。展馆主要内容共分五个部分,从黑龙江作为中国北方民族的母亲河讲起,展示了从《尼布楚条约》到《瑷珲条约》的历史过程,以及庚子俄难和重建瑷珲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此外,瑷珲历史陈列馆还设有中俄艺术陈列馆、马占山历史陈列馆、黑河商会历史陈列馆等分馆,形成了“一主馆、三分馆”的馆群格局。这些分馆进一步丰富了陈列馆的内容,使其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历史教育和文化交流中心。</p><p class="ql-block"> 瑷珲历史陈列馆自2008年3月28日起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接待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和学者。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实物、壁画、蜡像等多种展示方式,瑷珲历史陈列馆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国家的历史沿革和民族精神,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历史文化胜地。</p><p class="ql-block"> 该馆内现有藏品807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405件/套,举办了17个展览和48次教育活动,每年吸引超过162.3万人次的参观者。</p><p class="ql-block"> 瑷珲,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区。瑷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是黑龙江中上游沿岸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瑷珲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从兴盛到衰败,再到重建的过程,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1858年5月28日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这一条约导致了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p><p class="ql-block"> 瑷珲的名称来源于满语“母貂”,意为貂皮产地,明末清初时期,瑷珲因产貂而闻名。清朝时期,瑷珲经历了多次迁移和重建。最初,瑷珲城建于黑龙江东岸,后因与内地的往来不便,清政府于1685年在黑龙江右岸重建新城,即现在的瑷珲新城。这座城市曾是抗击沙俄入侵的前线基地和指挥部,并在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确了外兴安岭以南的土地为中国所有。</p><p class="ql-block"> 然而,沙俄还对中国居民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例如,1900年沙皇俄国对居住于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同年,沙俄对居住于海兰泡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共造成五千多名中国人死亡。1858年的《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使得瑷珲及周边地区被割让给俄国,这一事件极大地改变了该地区的命运。1900年,沙俄侵略者焚毁了瑷珲城,但后来,瑷珲人民在废墟上重建了家园。今天的瑷珲镇,作为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下辖的乡镇,仍然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东隔黑龙江与俄罗斯阿莫尔州接壤,成为中俄边境线上的一个重要城镇。</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帝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p><p class="ql-block">《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p><p class="ql-block"> 7月21日上午,我们去参观了瑷珲历史,一进景区就看到路两边的树下都摆着一块大石头,每块上面刻着一个屯子的名字,导游告诉大家,这就是当年沙俄屠杀的64屯屯名,讲的人心里沉沉的。上台阶进入陈列馆,看着陈列的物品与雕塑,听着导游的讲解,才知道,海兰泡子残案,五六千人被沙俄军队屠戮,并且夺去了土地,也就成了它们现在的布市,与黑河市隔江而治,这是多么残酷的豺狼行径;还有64屯的多少人,被赶到黑龙江边,全部活活的进行绝杀,这比畜牲还不如的俄军,是没有一点点人性的;更有繁荣昌盛的瑷珲古城,硬生生的被俄军全部焚毁,只留下一座魁星阁,这一出出令人发指的兽行,怎能忘怀为何原谅?而当时无能的清政府,不但没有收回土地,也没有报仇雪耻,而是签署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丧失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这就是瑷珲历史馆核心所在。看了才知道,瑷珲原来承载着这么沉重的历史,经历过这么深重的灾难与屈辱,有着这样深沉的血泪史。出口处左边高高的一组挂钟框,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铜钟,警示着人们勿忘国耻,牢记家国仇恨。知道了这些,而再看现如今,国人去黑龙江北岸,还需要签证、过关检查,这还不是的耻辱吗?</p><p class="ql-block"> 想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收回被强盗抢劫的土地,还我中国一个完整的板图,到那时,我们可以飞马扬鞭任意驰骋在那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杨我国威骄我国傲,那才是真正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期待着,我想全国人民期待着。</p><p class="ql-block">无能政府家贫国败,</p><p class="ql-block">豺狼沙俄抢杀略夺,</p><p class="ql-block">六十四屯绝杀血泪,</p><p class="ql-block">瑷珲古城残遭毁坏,</p><p class="ql-block">海兰泡子变成血海</p><p class="ql-block">五千冤魂永无归来,</p><p class="ql-block">瑷珲条约权丧国碎,</p><p class="ql-block">百万国土被夺难回,</p><p class="ql-block">家国深仇永不忘怀,</p><p class="ql-block">民族复兴国土定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