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个非常非常偶然的机会,在旧书市场的故纸箱中发现某县自1953年至1977年间不具连贯性的征粮入库、财政收支、某年度部门决算、个别单位会计等凭证本近三十本以及早期的财金规定、文件等。这些物件是历史的记录及见证,于是盘下。个人声明,如相关部门有意收存,本人愿全部捐出。</p><p class="ql-block">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将据此史料分类别进行价格统计所形成的表辅以个人肤浅的认识进行展现,以对我们自己的历史更进一步认识。</p><p class="ql-block">统计表格以类别、名称、单位、数据日期、单价显示。</p> <p class="ql-block">先从领袖画像开始。</p> <p class="ql-block">由于表格排序的原因,毛主席、朱总司令、总理(周总理)排在了后,没有毛主席力挽狂澜的领导,新中国不会在1949年诞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永远为中国人民所铭记。华国锋主席的历史地位同样不应忘记,他承前启后光明磊落党性纯洁。</p> <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锅碗瓢盆统计:</p> <p class="ql-block">籈(zhen)子为何物?现在的人认识的不会多,蒸米饭的工具。</p><p class="ql-block">藕擦子又是啥?窑泥制瓦时在一面均匀挑起微尖的泥片,进窑烧制后硬化,藕、土豆等在其上逆擦形成碎屑,作用相当于厨房打碎器。</p> <p class="ql-block">蔬菜类:</p> <p class="ql-block">那个时期花生米最贵,其次为韭菜苔、刀豆等。莲花白在65-73年间涨幅1倍多。</p> <p class="ql-block">肉蛋禽油:</p> <p class="ql-block">抗浪鱼在60年代中期才六毛一公斤。</p> <p class="ql-block">调料:</p> <p class="ql-block">具可比性的只有味精,但单位不一致,推测:随国家建设的推进,味精价格下降。</p> <p class="ql-block">粮食类:</p> <p class="ql-block">稳定粮食价格是国家保民生的重要工作,在后表中,能够看到财政对化肥与农具、水利建设的大力投入。</p> <p class="ql-block">能源类:</p> <p class="ql-block">电费应当是涨幅最小的。</p> <p class="ql-block">糖烟酒茶:</p> <p class="ql-block">几十本凭证上卷烟首次出现在1977年,发票上标注为欢送会使用,同票上还有水果糖与茶叶。这使我很感概:个性消费品的卷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未在凭证上出现而列入公支,显然不是没人抽烟。</p><p class="ql-block">酒是伙食团列支购买用于做菜用,都是小量购买。</p> <p class="ql-block">建材类:</p> <p class="ql-block">建材中的旧瓦,为修缮房屋拆下的,出售收入作预算外收入上缴财政。那个年代,公私分明。</p><p class="ql-block">在50-70年代初期,政府各部门的房屋几乎以修缮为主,少用新建,不管是哪种形式,预算申报必不可少,并非所有都能实现申报资金。</p> <p class="ql-block">建筑造价:</p> <p class="ql-block">水泥面与土面篮球场各一块是某校建设的,为节省开支,预算申报中即列明场地平整由学校组织学生利用时间动手解决。修建房屋在70年代初期才见到资金申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