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个炙热难熬的夏,已然被几场及时的秋雨,轻轻的送走了,而于这凉意渐浓的初秋中,我却还在怀念那个生机盎然、姹紫嫣红的西湖春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就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不经意间,我与西湖撞了个满怀,且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p> <p class="ql-block">那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初,已经在野战军从戎十余年的我,一直想调到老家的军分区或野战师工作,以便对家庭有所照顾,为此曾费了不少的心思,却一直没有进展。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有一次我到苏州木椟镇的一个团里出差,有一军部老处长从南京开会返途中在苏州木椟歇脚,晚饭席间,他忽然问我,哎,你想不想调到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工作?这还用问,当然想啊!他又说,如果想去,你立即去找一下浙江省军区政治部的领导,他们今晚也在苏州市区过夜。原来,我这位老处长在南京开会期间,得知浙江省军区政治部有一位秘书随首长调往兰州军区工作,他们正在物色一名秘书。</p> <p class="ql-block">得此信息,当晚我就向团部要了一辆车,直奔苏州市区浙江省军政治部首长的入榻处,接待我的是秘书处的李处长。他耐心地听了我的简单介绍后,说,你的情况我了解了,条件还是挺符合的,明天我跟首长汇报后,再与你联系。</p> <p class="ql-block">返回部队后,我以为李处长只是碍于情面应付我一下。因为据我了解,想调往浙江省军区工作的人多的都挤破了头,像我这样自报家门、毛遂自荐的楞头青,多半是没有希望的。没想到的是,李处长回杭州的第三天,就通过军线打电话找到我,说已向首长汇报过,首长说对我有点印象,如有时间就到杭州见个面,最好把你见诸报刊杂志的文章及在总政治部、南京军区发表过的调研材料一起带过来。得此喜讯,真的是激动万分,便立即向部队领导请了假,带好材料,坐上列车,第二天便到了浙江省军区政治部。</p> <p class="ql-block">政治部主任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一直在南京军区政治部工作,先后担任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社长、军区政治部办公室秘书长,三年前升任为浙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他是一位学者型的首长,性格内敛沉稳,不苟言笑,少言寡语,但学养丰厚,思维敏捷,见解深刻,待人亦很真诚友善。因我曾在《人民前线》报及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政工简报》发表过一些文章与材料,所以首长对我的名字有些印象。见到首长后,他简单地问了几个问题,并问道,你们集团军那边会不会放你啊?我说首长如要我,我回部队去努力争取一下。他说,那你回部队等通知吧。</p> <p class="ql-block">回到老部队后,心里总是有些忐忑不安,担心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在研究秘书人选时,我能不能获得通过。令人意外的是,大概不到一个礼拜,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就与集团军干部处联系,说是已同意我调到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工作,如同意放人即可办理调动手续。军干部处打电话通知我师干部科,师首长还亳不知情,问我怎么回事。当我把事情经过向首长说明后,首长说,能调到浙江省军区工作相当不易,这是好事,当成人之美。就这样,从出差期间老处长给的信息,到我调动手续办妥,前后只用了一个多月,这是多么高的效率,于我而言,又是何其的幸运!</p> <p class="ql-block">尤其幸运的是,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就在西湖边,与柳浪闻莺只有一墙之隔。在我给首长当秘书的那幢小楼里,窗外就可以看到碧波荡漾、游船摇曳的西湖。最最关键的是,我调到杭州的时间,恰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一直很怀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军队风清气正的氛围,正如歌曲中唱的那样;“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战友间那种团结友爱、亲如一家的感情,那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友谊,至今回忆起来还是温暖依旧,终身难忘。我从野战军调到省军区,没有跑过任何门路,找过任何关系,更没有送过任何的礼物,那怕是一包烟一瓶酒或一顿饭。然而,上至将军,下至老处长及办理手续的普通干部,都是本着纯粹的战友之情,充满善意,助人为乐,一路绿灯,那样一种风清气正、和谐共生的浓厚氛围,让我如沐春风,温暖如春,至今感动并感恩着,一如其时朝气蓬勃、万物生长的西湖之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