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看到的生产队扫盲

铁列克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原创 徐明 2024.8.30 下甲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导读: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文盲率高达80%,每5个人中只有1个会识字,当时全国人口5.5亿人,至少有4.4亿人都是文盲,知识文化水平如此落后的国度,如何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然而,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文盲遍地的时候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我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我记事起,对生产队开办夜校是有印象的,我队为常熟县淼泉公社七大队九队,在下甲河的西面,大队社员习惯称“河西”。大约是1968年或1969年的冬季,我吃了夜饭多次跟着大人来到队长永良家看社员“读夜校”,其实是扫盲,识字的人教不认字的人认字。说是夜校,实则是队长家三开间平房里中厅放几只台子,几张凳子,墙上挂一块黑板,用粉笔写了教,每个晚上教几个字,都是常用词语。教的人教识字时都讲的常熟土话。</p><p class="ql-block">比如:东方红,太阳升……</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祖国山河一片红……</p><p class="ql-block">讲课的教师让不识字的男女社员坐着,在点亮的煤油灯下照着读写。一遍两遍反复读写,到认识为止。</p><p class="ql-block">夜校开办后,不少社员都参加了扫肓,学习很有成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1972年,七大队一队几名妇女在王炳良家屋前学文化。照片上低着头的那位男的就是王炳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照片提供者/王炳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