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馆,一座博物馆,半部华夏史

Zore

<p class="ql-block">河南博物院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院之一,前身是河南省博物馆。金字塔外形,上承“甘露”、下纳“地气”,寓意中原为华夏之源,融汇四方。外部墙面土黄褐色,取中原“黄士”“黄河”,孕育华夏文明。</p><p class="ql-block">博物院共四层楼16个展厅,其中1~10展厅属于基本陈列“決決华夏 •择中建都”,三层11展厅“明清河南”,三层12展厅“国宝特展”,四层13展厅“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四层14展厅“巧工還珍-院藏明清珍宝展〞,一层15展厅“中原古代石刻艺术”,16展厅为“精品临展”</p> <p class="ql-block">贾湖骨笛: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八千年前,改写了中国音乐史。位于1展厅。</p> <p class="ql-block">在造型方面,贾湖骨笛主要表现出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精美细致。贾湖骨笛的制作非常精细,其表面常常雕刻着各种图案,如龙、虎、鹰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第二,长短不一。贾湖骨笛的长度和大小也有很大差异。有的只有数寸长,有的则长达数尺之长,这种长度变化也对其演奏音色和音高产生了不同影响。第三,管身钻孔数量不同。贾湖骨笛的钻孔呈现出椭圆形或者圆形,骨笛管身的同一侧分布着数量为4—8 个的孔,目前比较常见的是5 孔贾湖骨笛和7 孔贾湖骨笛。第四,弯曲多变。贾湖骨笛的笛身往往呈现出弯曲多变的形态,比较常见的是S 型、Z 型等,这种造型不仅美观,还有助于调节音色和音高。同时,贾湖骨笛仍然以尺骨造型为主,骨笛两侧稍微翘出,而骨身中间部位则凹陷进去,骨笛整体呈现出弧形形状。从整体上看,贾湖骨笛的线条非常流畅和柔和,触摸起来也非常顺滑,具有较好的美感和触感</p> <p class="ql-block">杜岭方鼎:距今3300~3600年,是人类所込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精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凭一己之力让郑州挺进中国八大古都。位于2展庁。</p> <p class="ql-block">商乳丁纹青铜方鼎,1974年出土于河南郑州杜岭郑州商城,发现于内城东北部有大型宫殿遗址,内、外城之间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区,又称杜岭方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乳丁纹青铜方鼎共两件。一件通高100厘米,口径横长62.5厘米,纵长61厘米,重86.4千克,方形,深腹,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纹,两侧及下部饰乳丁纹,形体质朴庄重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已发现的商代前期青铜器中体积最大[1]。另一件较小,高 0.87米,重64.25千克,藏于河南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妇好鸮尊🦉,“夏商时期”展厅。以鸮为原型,装饰精美,见证妇好的英勇智慧,展现商代高chao青铜铸造工艺和审美观念</p> <p class="ql-block">妇好鸮尊是‌商代晚期的一件重要文物‌,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妇好鸮尊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展现了商代青铜器艺术的巅峰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妇好鸮尊的造型生动传神,整体呈站立鸮形,头微昂,面朝天,小耳高冠,圆眼宽喙,双翅并拢,双足与尾构成三个稳定支撑点。器身铭文“妇好”,体现了商代人们对‌猫头鹰——战神象征的崇拜。鸮尊不仅是一件盛酒器,更是商代艺术、审美、制造工艺、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妇好鸮尊的出土为我们了解商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它不仅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重要展品之一。通过研究妇好鸮尊,我们可以窥见商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宗教信仰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p> <p class="ql-block">云纹铜禁💫,“夏商时期”展厅。霸气且工艺精湛,是古代贵族ji祀或宴飨时放酒器的案几,采用失蜡法制作,代表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春秋云纹铜禁是春秋中期青铜器,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秋云纹铜禁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重量95.5千克,呈长方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秋云纹铜禁,整体用失蜡法铸就,工艺精湛复杂,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玉柄铁剑🗡️,“西周时期”展厅。是我国zui早人工冶铁制品,剑柄为和田青玉,剑身铁质,其出土将人工冶铁历史提前近两个世纪,具有重大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虢国玉柄铁剑是我国出土的最早冶炼铁,距今2800年。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属西周晚期器物,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中华第一剑”</p> <p class="ql-block">莲鹤方壶🌸,“春秋时期”展厅。被誉为“东方zui美青铜器”,造型宏伟,壶盖立着展翅欲飞仙鹤,周围环绕莲花瓣,体现春秋青铜器艺术创新与突破,反映当时社会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p> <p class="ql-block">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8月25日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莲鹤方壶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既有接近于以晋地器物为代表的中原色调,又有接近于楚地器物的飘逸风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2015年12月,莲鹤方壶被运送至北京参展。</p> <p class="ql-block">四神云气图🖼️,“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展厅。壁画色彩鲜艳、画面宏大,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主题,中间穿插祥瑞图案,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壁画,乃我国壁画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四神云气图》描绘了‌青龙、‌白虎、‌朱雀和‌怪兽等神禽异兽,以及各种吉祥图案和装饰纹样,展现了古代神话中的四大神兽形象。</p><p class="ql-block">青龙代表东方和春季,白虎代表西方和秋季,朱雀代表南方和夏季,而玄武(在这幅画中被一只鱼龙怪兽所替代)代表北方和冬季。这些神兽和图案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祥瑞和生命力的世界,象征着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壁画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神云气图》不仅因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敦煌前之敦煌”,还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成为研究西汉早期艺术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壁画的发现和研究,为我们了解西汉时期的艺术风格、社会信仰以及丧葬文化提供了直观的视觉资料,丰富了我们对古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认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