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妈妈缘尽时

春泥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1号,农历六月十六日,永失我爱。55岁的我从一个宝变成了一根草。</p><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多,接到正在值班伺候妈妈的姐姐的电话:“春花,起来了没有?”“怎么了姐姐,我在公园呢”,“你赶紧来吧,妈妈叫你着呢”。妈妈这几天有点气短,尤其这两天,坐起来还不是很明显,但一躺下就会看到妈妈呼吸的时候肚子是一鼓一鼓的,说话也是明显底气不足了。在公园活动的我立马打车赶了回去,家里来亲戚了,是大伯的儿子,他们生活在新疆,50年未曾见过面了。大哥,二哥,三哥都在客厅,卧室里,姐姐扶着坐起来的妈妈,新疆来的哥哥嫂嫂在陪妈妈说话,这时候的妈妈气短的已经不能正常的和哥哥嫂子交流了,只能几个字几个字的说:“好,好,来了就好,来了就好”。我和哥哥嫂子握手问了个好,强忍着泪水扶着妈妈,给她搓着后背,想让她的气顺一点,长一点,可妈妈只能坐几分钟再靠几分钟,我知道,妈妈也在用力的调整自己的姿势,也想让自己的气顺一点长一点。</p><p class="ql-block"> 中午在凉州宾馆设宴款待远方来的哥哥嫂子一家,妈妈身边只留了二哥的女儿林林照顾奶奶。因部分客人去参观武威市博物馆,结束的晚,我们开饭到1点多了,下午2点的时候,侄女林林给我打电话说让我们吃完赶紧去,说奶奶气喘的很,她想给奶奶吸氧气找不到管子,她一个人有点害怕。我们边吃饭边给远方来的亲戚们敬了一圈子的酒,林林又打电话崔了,我们赶紧打道回府守在了妈妈身边,首先就是给妈妈吸氧气,妈妈已经不能吃饭了,我给妈妈喂了几口酸奶。</p><p class="ql-block"> 看情况是越来越严重了,哥哥嫂子们张罗着走乡里的事,妹妹问妈妈“妈,你想不想乡里去”,妈妈说“不去,我死掉了再去”。难道妈妈没有预感吗?不,妈妈是有预感的,早上就开始喊我回来,我们吃饭的时候又喊着让我们快点回去呢。妈妈叫二哥了,“张其林,后抱卡”,妈妈又说“大便里”,林林说中午就大便了不少,可能是妈妈在清肠,把自己清理的干干净净了再走吧,干干净净的来,干干净净的走。</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妈妈自己也想不到她的日子就在今天吧,妈妈想不到,可我们是看的到的,我说不能听妈妈的了,妈妈的眼神已经不活了,眼睛也不眨巴了,眼珠子也不动了,必须得出城了。大哥已经在联系救护车了,而此时的三嫂和部分人已经到了乡里,联系了单家子的人赶紧买东西的买东西,打扰卫生的打扫卫生。</p><p class="ql-block"> 妈妈又一次大便完,我们给她换了个秋裤,穿上了袜子,鞋子。晚上7点过了,救护车终于来了,给妈妈吸上了他们的氧气,输上了急救的液体,哥哥们一同褥子把妈妈从床上抬到了担架上,送进了救护车,三哥前面带路,我,姐姐和妹妹在救护车里陪着妈妈,妈妈本来就不能平躺,躺在救护车里的妈妈很明显呼吸更加困难了,每吸一口气嗓子里都会有很多痰一样的东西,急救大夫就把吸管插入妈妈的嘴里,把嘴里阻碍呼吸的东西全部吸出来,让妈妈的呼吸顺畅一点。7公里的路程感觉走的很慢很慢,怎么还不到啊,到了就可以让妈妈坐起来呼吸了,我们一分一分的数着,眼泪一滴一滴的滚着。此时此刻的场景是重现,父亲从城里到乡里去的时候救护车里陪父亲坐的也是我们三姐妹。</p><p class="ql-block"> 到了,终于到了,又是一番折腾后,妈妈终于躺在了自己的床上,可是,可是妈妈的呼吸却越来越不顺畅了,开始大口大口的呼吸了,妈妈的眼睛闭的紧紧的,嘴巴微开,突然,我看到妈妈的假牙还在,因为我的手有点抖,取了一次没取掉,取了第二次才取下来。7点30分,妈妈的呼吸渐渐弱了,7点32分,妈妈停止了呼吸,我们的心痛到了极点,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声,我们姐妹三的哭声打破了寂静的空气。两个嫂子用白酒为妈妈擦洗了身子,又在下身衬了一条新毛巾,再为妈妈穿上了早已备好的寿衣,单家子的财堂侄子用红毛线为妈妈从脚到手拉了链绳,我是不懂什么意思,只是含泪看着妈妈,嫂子拿了两个黄色的纸包,说里面一个是面,一个是米,是妈妈的路粮,妹妹把面包塞进了妈妈的右手,紧紧握住了妈妈的手,不让它撒掉,我负责妈妈的左手,我把米包塞进了妈妈的左手,可我感觉妈妈的左手有点劲,怎么也握不紧,我一个指头一个指头的摁住,“妈,您捏住吧,这是您食粮啊”,捏了一会,我感觉妈妈已经捏住了,当我松开手三嫂链绳子的时候,好像妈妈的米包有点漏了,都怪我没有用力捏妈妈的手。一切准备就绪后,三嫂给妈妈的嘴里放了一块银子,我们跪在了地上,哭的撕心裂肺,单家侄子们和哥哥们把妈妈请到了堂屋,放在了冰棺。</p><p class="ql-block"> 妈妈走了,妈妈走的很急,妈妈的走给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什么都没有准备,我们思想上没有准备,幸好我们都在她身边; 我们乡里的屋子也没有准备,幸好我们的单家子亲戚多,虽然有点紧张,但家里嫂子和单家子亲戚懂的人多,什么也没有缺,什么也没有耽误。</p><p class="ql-block"> 妈妈走了,她老人家走的很安详,眼睛闭的紧,嘴巴收的紧,我是第一次仔细端详逝人的遗容,16年前父亲走的时候我是不敢看,可能是伺候妈妈时间久了,内心没有遗憾,只有不舍吧,我端详的是那么的仔细,从眼睛、脸颊、鼻子、嘴巴以及头发,我的眼睛上下左右移动着,生怕漏了某处没看清楚,妈妈的面容是那么的慈祥,那么的俊俏,像是睡着了一样一样的。妈妈……,您一路走好,天堂没有病痛,您再也不受疼痛的折磨了,再也不为腿脚疼而愁着啥时候到天亮呢。</p><p class="ql-block"> 妈妈走了,妈妈的一生很圆满,四世同堂,享受了天伦之乐,子、女、媳、婿争气、孝顺,11个家、外孙子女听话懂事; 13个家、外重孙子女乖巧可爱。最是让人欣慰的是妈妈50年了未曾见面的最亲的新疆的侄子他们也在当天来看望了妈妈。妈妈……您一路走好,天堂有爹陪你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姊妹三一边哭一边给妈妈烧纸钱,陪妈妈一直到半夜,院子里,哥哥嫂子以及单家子亲戚们的身影在月光下穿梭着,由于妈妈走的急,要准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天气阴,小雨,早上五点,我们开始给妈妈烧开路纸,开路的意思是给妈妈领路,让妈妈认去往新家的路,每天带她往前走一小段路,一直到下葬前一天走到她新家的地方。二哥拿着蜡烛照亮了妈妈前行的道路,我们一边走一边喊着“妈妈,您跟着我们认路来,前面就是你的新家,跟我们走你不迷路,妈,跟我们认路来吧”,我们的哭声划破了黎明之空,“妈妈啊,你怎么就不多留几天啊,我们想你啊,你怎么就说走就走了呢,你走了我就成孤儿了啊!妈妈啊……”。</p><p class="ql-block"> 其实,妈妈已经念叨了两年半了想要走,从她下不了床就开始有这个念头了,她不想没有质量的活着,她不想拖累子女,可是,俗话说得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她能不能走掉不是她说走就能走掉啊,妈妈在那么严峻的疫情期间都可以挺过来,在病那么重的情况下都能战胜病魔,可见,命里注定她是长寿的,命里注定她能活到91岁。</p><p class="ql-block"> 妈妈的一生有坎坷、有病痛、也有幸福,但最终是幸福的,6个子女有光宗耀祖的,有事业有成的,有平淡一生的,但都是孝顺的,这就足够了。</p><p class="ql-block"> 雨已经开始下了,院子里的东家们忙忙碌碌的干这干那,哥哥让东家们在房顶上搭了帐篷,院子三面走人的地方铺上了草皮网子,包括前后庄门道也铺上了草皮网子。哥哥们开始忙着请人,请道士,请亲戚,请朋友,而我却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从一个宝变成一根草的消息,因为,这两年多来,我一直都在写我和妈妈的生活点滴,分享给朋友们,妈妈走了,我也向我的朋友们告知一下。</p><p class="ql-block"> 经过和道士沟通,妈妈的丧事从吊唁到下葬共七天,7月27号(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下葬。三哥安排了单家侄子张财堂作为此次活动的大东,全全负责安排好所有环节的人员分工工作,保证妈妈的丧事办的有条不紊。是的,这是个大事情,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记得父亲走的时候也是发的大丧,办后事请了十三个道士,很是气派,妈妈还坐在睡房搁着门帘看着呢,我们开玩笑说 “爹走了你不伤心怎么还看热闹着呢啊”,妈妈说“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你爹走的时候儿女们、孙子们全都围在身边,事情办的这么好,不知道我走的时候身边有没有这么多的人,有没有这么大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妈,你去那个世界跟爹说,你走的时候不仅六个子女都在,而且三个儿媳,两个女婿,十个家外孙子女,还有十三个重孙子孙女呢,另外还有你新疆的侄子侄媳,张掖的弟弟弟媳,武威的妹子,他(她)们都来了,并且儿子们给您办后事请的也是十三个道士,也是大排场啊”。是啊,爹走的时候还未曾见过一个重孙子,只有一个外重孙,爹走后的这十六年来,十二个重孙子孙女相继出世,最大的重孙子增增都十二岁了,外重孙都十九岁了,最小的重孙子晨晨也三岁多了,最小的外重孙女才满月。</p><p class="ql-block"> 妈妈,家里的人和事,您要一个一个的给爹汇报,六个孝顺子女的事,还有孩子们的趣事,你要一件一件的讲给爹听,我想,这些故事您天天讲都讲不完……</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第四天,依旧是小雨。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有大哥的朋友,有二哥的亲戚,有三哥的朋友,有我的朋友,还有爹的侄子及外甥们,有妈妈的亲弟弟、妹妹以及家人们,还有我们队里的邻居们,她们都来看望妈妈,并祝福妈妈一路走好,说妈妈这辈子活好着呢,没有可牵挂的,八十多岁的舅妈哭着说“姐姐,我和你弟弟看你来了,都怪我们来迟了,没有和你一起说说话你就走了”。八十七岁的姨妈在儿子们的搀扶下,也是泪眼婆娑,说没有听见病重的怎么就走掉了呢。我的朋友们前来吊唁“春花,别再哭了吧,老太太生前你们伺候的好的很,九十岁了,活也活好了,也不遗憾,走的人走掉了,你们也要保重身体啊”。</p><p class="ql-block"> 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人,我们跪拜了多少次,也不知道磕了多少个头,也不知道我们流了多少泪,也不知道我们喊了多少声妈。是的,妈妈是真的没有可牵挂的,走的头一天还拿的手机刷抖音着呢,可能就连她自己也没感觉到她要走了啊,没有和我们说过一件事,也没有单独跟我们任何人说上一句完整的话,来不及,真的没来及。其实,伺候妈妈两三年,该说的人和事没有少说,走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什么可交待的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妈妈的孙子孙女、重孙子重孙女太多,再加上乡里单家子的孙子们,妈妈的堂屋门口经常围满了孩子,孩子们接替了给老太太烧纸钱的任务,我和妹妹一有空就去堂屋妈妈身边坐着,一边叠元宝,一边陪妈妈说说话,也问问妈妈今天想吃啥,我们每天都会看看妈妈,妈妈的脸虽然用黄色的绸子盖着但隐约能看到妈妈的轮廓,我们一点都不害怕。</p><p class="ql-block"> 连续的下雨,感觉妈妈的离世老天都为她落泪了,凌晨一两点,雨越下越大,滴在帐篷上的声音更显厚重,吵醒了睡梦中的我们,哥哥嫂子开始拿着长棍子捣帐篷上的雨包,随后叫了我们,帐篷上聚集了好多雨水,一个包一个包像是要滴穿帐篷,我们用手中的棍子搞了个接力,把雨水全部撤到了南边,因为南边一条没有帐篷,是开着的,雨水撤下来用桶接着,我和姐姐就往庄门外面抬,这样子的抗洪救灾工作持续到了凌晨四五点,我们刚丟了个盹,二哥又开始喊了,要去给妈妈烧开路纸……</p> <p class="ql-block">  第五天,天气晴,今天是唯一一天没有下雨的天气,道士用的纸货陆续到货了,有金银斗、小别墅、小轿车、手机、冰箱、金童玉女、仙鹤,等等等等,院子里拉的拉,摆的摆,把院子装扮的花里胡哨且有意境。妈妈的身边摆满了鲜花,高架的,低盆的,尽管颜色比较单一,但在花红满绿的纸花圈的陪衬下更显庄重。妈妈喜欢花,妈妈生前最喜欢花了,爹是农艺工程师,家里自然少不了养花,爹养的花根壮叶茂花鲜艳,家里可谓鸟语花香。爹走后,因为妈很爱干净,鸟多了阳台上的谷子壳自然就多,再加上妈本来就腿不好,不能多走路,妈就把爹养的几只鸟送了人,但妈妈接力了养花,妈妈也是跟爹学了点知识,这些年她养的花也是花红叶绿的,我也时不时给妈妈买上盆花放在阳台,妈妈可开心了。妈妈养花很用心,由于住的楼层低,阳光不够充足,妈妈就会让花盆走路,太阳走到哪里,她便把将要开花的花盆移到哪里,所以,她生病以前家里可谓花开不断,自从妈妈生病下不了床,家里的花几乎没有好好开过,妈妈也和我们念叨,花儿晒不上太阳就不开花,可我们还是没有人认真的去做,两年半的时间没有一盆花好好的开过,这下可好,妈妈住在了花园里,到那边去在养几只鸟,爹养鸟,妈养花,能在忙碌中陶冶情操了。</p><p class="ql-block"> 已经哭了三天的我们今天已经适应妈妈的离开了,除了堂屋里陪妈妈,还看看哥哥们为妈妈筹备的这一摊子。</p><p class="ql-block"> 今天也是该我们三姐妹回家的时候了,因为,按照习俗,道士起经的时候有多个环节,有取水、迎姑娘、洒灯、跑桥、拜台等等,迎姑娘的意思是,嫁出去的姑娘就是娘家人的亲戚了,父母亲走了家里的嫂们要在道士的带领下,吹锣打鼓的迎接远处来的姑娘女婿。我们伺候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已经两三年了,随时就在妈妈身边,妈妈在城里我们就在城里伺候,妈妈到乡里,我们就在乡里伺候,从来都不曾感觉我们还有亲戚这一身份。明天的迎姑娘环节还得有,晚上吃过饭,我们姐妹三给妈妈磕头告知“妈,今晚我们要回去一趟,不能陪你了,我们要去准备明天姑娘们该有的礼数,明天早上我们就回来了,回来再陪您最后一天,妈……你好好的,我们走了……”</p> <p class="ql-block">  第六天,又是雨天。今日起经,为妈妈超度亡灵。我们姐妹三在老公的陪同下,儿子王旭和姐姐的女儿王艳开着车,我们带着提前准备好的三只全羊、两个猪头、两只鸡,再配上三副一大一小蒸好的盘,又备了礼金,踏上了去往妈妈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根据道士的安排,我们要在九点半到达指定地点,可我们到了他们那面的程序还没有结束,我们一直在马路上等到了十点半,来了三个三轮车,拉着圆桌,圆桌上面是用来摆放羊、猪头、鸡和斋馍馍的,羊和鸡都是做了造型的,放在圆桌上的羊体格健壮,羊头昂扬,羊角粗壮弯曲,略显威武,前蹄跪拜着,像是在为我们向逝者赎罪,鸡也一样,身体呈现斗志昂扬状态,鸡腿却是跪着的,蒸好的盘也是有造型的,白色的大馒头上用红、黄绿等颜色画出了我们看不懂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来了,终于来了,远处道士的喇叭声已经传来,后是一群人的身影,这时候的我们姐妹三眼眶已经湿了,忍了又忍,还没等到他们,我们就扑通一声跪爬在了马路上,我们哭的撕心裂肺,我们哭的天昏地暗,来人一边给我们穿孝服一边把我们扶起来,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搀扶的人,我是由单家侄子媳妇李风兰和另外一个侄媳妇搀扶,她们劝我别太伤心了,到家的路还长着呢,等走着差不多的时候再哭,我们哪里听的了她们的劝啊,“我的妈妈都没了,我如此的难过,怎么能让我不哭啊,妈妈……,您怎么就说走就走了啊,我们还想再伺候伺候您呢啊,您走了家就没有了,我都没处去了啊,您不是说再让我们伺候您两个月吗?您怎么说话不算数呢?妈妈啊,你走了我怎么办啊,从爹走后我就陪着您,伺候您,我都习惯了有妈的日子,习惯了和您一起生活了啊!妈妈啊……”。</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了一路,哭了一路,也不知道喊了多少声妈,也不知道流了多少泪,我们回家的路线绕过了小时候玩耍过的巷子,走过了小时候上学时走过的路。我们的哭声在村庄里飘荡,我们的哭声影响了搀扶我们的人,没有人不为我们的哭声而心疼,没有人不为我们的孝心而感动,“娘娘,不了哭了吧,七奶奶活着的时候你们伺候的好的很,也活好了,人总是要走的,你别太伤心了,别哭坏了自己的身体啊”。</p><p class="ql-block"> 终于到家了,我们身着孝服跪在了妈妈的灵柩前,哭声依旧令人心痛,“妈,今天最后一天陪您了,明天早上后我们就再也看不到您了,我们再也不能陪在您身边伺候您了,您要去和爹在一起,你们好好的在天堂看着我们,我们也会好好的生活,我们会听您的话,我们姊妹们会常来常往,永远不会散,妈……”。儿子用力把我拉了起来,喊了一声“妈”,很显然他也是哭了,我知道他想说什么,我靠在了儿子的肩上抽泣了几声停住了哭泣。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姐妹三除了给妈妈烧纸,就是听从道士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入殓环节。入殓是家里人最后一次近距离的再看一眼妈妈了,然后就要从冰棺挪到木棺,最后钉棺,直到下葬。我们从大到小的围在了妈妈身边,慢慢地,一边走一边抹眼泪,看着妈妈的脸,仅仅过去六天时间,妈妈的脸明显小了,也黑了,没有前两天那么俊了,也没有前两天那么富态了,心疼的我不忍心盯着看了。三哥请了人又把妈妈的木棺内室按照现在的形式装扮了一下,妈妈躺在里面也很温馨,妈妈原本就是个思想开放,能赶潮流的人,就她十年前做好的寿衣也是经过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潮流,把旧款式一次一次换成了新款式。入殓的时候我们女人们和晚辈们都出去跪着,由哥哥们和单家子侄子们把妈妈轻轻的从冰棺里抬到了木棺里,给妈妈盖好被子,只听的咣咣几声,妈妈的房子被钉严实了。妈妈,我们再也看不到您了,从此,阴阳相隔,两分离……</p><p class="ql-block"> 撒灯环节。撒灯环节小雨相伴,撒灯,是为了给妈妈照亮身边的路,让她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不迷路。我们从提前拟订好的线路,姐夫和老公抬着轿子,轿子上坐着慈祥和蔼的妈妈的遗像,他们紧随道士走在前面,随着道士的喇叭声,我们儿子媳妇,姑娘孙子紧跟后面,另外还跟随了点灯的人,我们一路烧纸,一路点灯,所有我们走过的路都左右亮起了一排用蜡烛做的灯。脚下的路虽然泥泞不堪,但却是那么的灯火辉煌,妈妈,我们带您走过的路您要记住啊,虽然您是在这里生活过,但现在的您不同以往的您,环境变了也得有个适应的过程,今天就带您认清您新的环境,新的路线。</p><p class="ql-block"> 念悼词环节。大哥宣读了悼念妈妈的悼词。</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各位长辈,以及各位亲朋好友: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这里向我们慈祥、善良、简朴的母亲送行。 母亲张玉秀,生于1934年,于2024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六日,因病与世长辞,现年91岁。 </p><p class="ql-block"> 妈妈,此时此刻,您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六天了,但我相信,您并没有走远,您还在看着我们,您还在看着您的这群儿女为您操办后事,您还在看着我们当初对您许下的诺言,要为您办一个和爹的后事一样气派的后事。 </p><p class="ql-block"> 妈妈,您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艰苦的饥荒年代,我们的爹在城里工作,您为了照顾奶奶和孩子们,不辞辛苦,跟着别人跋山涉水,拿着自己一针一线做的鞋子去山里换吃的,宁可让自己遍体鳞伤,也不能饿了老人和孩子们。妈妈,我们想您啊! </p><p class="ql-block"> 妈妈,我们想您啊!您那高尚的品德流传至今,您孝敬婆婆,尊敬长辈,爱惜晚辈; 您做人做事从不与别人计较,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占别人便宜; 您和任何人相处都是那么的融洽,身边一片和谐; 您艰苦朴素,吃不浪费穿不奢华,即使孩子们成才后生活条件优越了,您仍然不铺张浪费。 </p><p class="ql-block"> 妈妈啊,我们想您啊,您生了我们六个孩子,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落下了一身病,四十几岁就开始腿疼,爹陪着您到处求医,扎针、药蒸、抽水、电疗、口服等等,您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醉啊!爹走后,我们履行子女的义务,继续为您治疗,四十几年的治疗,四十几年的疼痛折磨着您,您坚强的意志力被常人所感动。 </p><p class="ql-block"> 妈,您时常教导我们,说您走了我们姊妹们要常来常往,要互相帮忙,不要闹矛盾。妈,您的一生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您是怎么教育我们的,我们就会怎么做。 </p><p class="ql-block"> 妈,您一路走好,爹已经在天堂为您找好了医生,把您的腿治好了健康快乐的生活吧,下辈子您做个舞蹈演员吧,把这辈子的遗憾补回来,把最美的肢体在舞台上展示给全世界。 </p><p class="ql-block"> 妈,您一路走好,我们都很想您啊!您的不孝子:张琪海、张其林、张其民,不孝女:张风花、张春花、张银春。</p><p class="ql-block"> 跑桥环节。跑桥依然由妈妈的两个女婿抬着妈妈的遗像,从金桥的两边慢慢地慢慢地,随着道士的经文,一步一步的抬着妈妈过桥,我们一边喊着“妈,过金桥了,你要看好脚下的路,别摔倒了,妈,跟着我们过桥来吧,过完了金桥我们再过银桥”,一边在桥两边给妈妈烧纸钱。金银桥上布满了霓虹灯,把妈妈脚下的路照的好亮好亮。等妈妈安全的过了桥,道士开始在喇叭的快慢节奏下带着我们从金银两座桥的中间开始,前面的哥哥抱着妈妈的遗像,后面的人从大到小的跟着,一会大圈,一会小圈,一会S圈,一会斜圈,两圈后,体力跟不上的哥哥嫂子们都退下了,由孙子抱着奶奶跑前面,我跑完了全程。</p><p class="ql-block"> 拜台环节。从大哥大嫂开始,从大到小以此类推,两口子先要朝西方,妈妈的灵堂方向磕头行礼拜三拜,再朝东方磕头行礼拜三拜,最后相互三拜,没结婚的孙子孙女们都各自找伴进行了拜台。</p><p class="ql-block"> 饭食环节。不知道是因为孝子们人多院内地方不够还是需要念的经文多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三个姑娘被安排跪在了庄门道的一个方位,我双手端着方盘,跪在最中间,左右分别跪着姐姐和妹妹。庄门道地方也够大,摆了方桌,桌子上摆着一叠经文,四个道士手拿道具,一会吹一会念的,每念完一道经就会把经文放在我手上的方盘里,然后随着道士走出庄门,跪着把经文烧掉,这样子的来回大概有十几次。</p><p class="ql-block"> 后面还有几个我说不上的项目,总之,我们数不清磕了多少个头,跪的膝盖都红肿了,实在跪不住了就斜着坐一会,但只要是坐一会,人不拉起来时就会很吃力。时间很快就来到了第二天凌晨四点,道士的各项环节基本结束,因为早晨五点就要起灵安葬妈妈,哥嫂们继续忙,我们姊妹三找了个床倒头就睡。</p>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7号,农历六月二十二日,天气阴,阵雨。早晨五点,正当我们准备起灵的时候,一阵雨点在帐篷上面叭叭作响,大家都说这个时候下雨是上天赐予妈妈的礼物,是老天对妈妈下葬前的不舍。哥哥们怕路滑,走路会影响妈妈的睡姿,安排东家们在路上铺上了草皮网子,我们孝子们先出发,顺着草坪走,脚底稳当多了,经过了人家已经收割完的一片麦地,快到妈妈的新家了,按照习俗,我们不能到坟跟前,连续的雨天将麦地浇灌的很泥泞,我们不能双膝跪地,只好蹲着。</p><p class="ql-block"> 是不是老天在惩罚我们,在尽孝这一块我们做的还不够好,是不是妈妈也对我们有不满之处,要不然我们办七天事为什么要下五天的雨。妈,请您原谅我们的不孝,不能双膝跪地送您了。来了,六个人抬着妈妈的灵柩,快速的向我们走来,我们又开始哭声一片,我望着妈妈的灵柩从我眼前一步一步的经过,“妈妈,妈妈,您就这么走了吗?您再不看看我们了吗?妈…,妈,我们从此再也看不到您了,不能和您说话了,再也不能听您讲故事了,再也不能看到您看手机时笑的咯咯咯呵呵呵的声音了,妈妈,女儿再也不能为您洗头、洗澡了,也不能给你理发梳头了,再也不能为您洗脚、洗屁屁了,也不能在您大便困难时用手给您掏了,妈妈,女儿想您哪……”。</p><p class="ql-block"> 下葬的过程很快,因为坑是提前挖好的,妈妈从此就睡在这里了,但妈妈并不寂寞,因为她的身边就是爹,爹已经等妈等了十六年了,今天,他们终于可以团圆了。</p><p class="ql-block"> “爹,我们把妈妈交给您了,请您一定照顾好她,妈妈这辈子受的苦也多了,年轻的时候您在城里工作,妈妈在农村务农养活一家人,尤其您走了的这些年,妈妈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血糖也高了,血压也高了,腿脚也越来越不行了,从拄拐杖下楼到下不了楼在家里用助力器走路,从用助力器走路到下不了床两年半,虽然生活中有我们并不孤独,但她的身躯却遭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不是妈妈的内心够强大,她是早就撑不住了啊。爹,您把妈妈领好,她的眼睛一只也看不见了,只能用一只眼睛看东西,还有她的耳朵也不行了,您说话的时候靠近妈妈一些,远了她听不见,噢,还有,妈妈的牙也不行了,这个您知道的,还是您给妈妈找大夫镶的假牙,她走的时候我们把她的假牙拿掉了,那边去了您依然要为妈妈镶一副好牙,要不然她没办法吃东西啊,记得吃饭的时候菜要烂,面要细,爹,您记住了吗?”</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跟孟婆说一句话,“孟婆您好,请在奈何桥上在我妈妈的碗里多给加点糖吧,妈妈这一生很苦,希望她的下辈子一定要生活甜甜蜜蜜”。</p><p class="ql-block"> 妈在人生尚有去处,妈走了,人生就只有归途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