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穆棱煤矿东山大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纪1967年8月16日,对于穆棱煤矿是一个不幸的日子,对于大火中牺牲的五位烈士的家属,更是极其痛苦的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天位于穆棱煤矿东山大楼的职工食堂,发生一起重大火灾,大火吞噬了抢救财产时牺牲的五名同志的生命,同时还造成多名救火群众的烧伤。牺牲的五位烈士是游永玉、郭凤林、徐中廷、刘占荣、沈玉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间追溯到1954年,由国家投资在穆棱煤矿东山,兴建起一座气势恢宏的三层大楼(独身宿舍和招待所),主要是解决当时大量涌向这里工作的单身职工的住处,作为配套项目工程的食堂便随之应运而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火情发生那天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一支在大楼住在的解放军官兵也在食堂吃饭。看见食堂后厨燃起熊熊大火,解放军战士第一个奋不顾身冲上前去救火,随后在场吃饭的人还有附近闻讯赶来的群众,也纷纷冲进火海,抢运起食堂里的东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凶猛的大火越烧越大,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食堂上的房架子烧落了架,一股浓烟裹着火焰升上天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火扑灭后传出有五名同志不幸牺牲的消息。据说食堂里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锅碗瓢盆和桌椅板凳,最值钱的是五麻袋黄豆,是食堂准备做豆腐用的。然而牺牲和受伤以及参加救火的群众,他们没有顾及个人安危,一心想的是救火,一心想的是多抢出一些食堂里的东西,把国家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天一名叫刘占荣的职工,正从火海里扛着一麻袋黄豆往外冲,距离大门只有一步之遥,却突然被烧落的房架子砸中,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三十二岁。牺牲的五名同志里有一名军人和一名年仅十七岁的女同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缅怀舍生忘死英勇牺牲的五名同志,鸡西矿务局和穆棱煤矿授予牺牲的五位同志烈士称号,并在穆棱煤矿以南的山坡上,建起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灾后重新恢复起来的食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