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据游程安排,第二天的行程是游览雁门关、大同云冈石窟和九龙壁。</p><p class="ql-block">太原的天气说变就变,昨天还是蓝天白云艳阳高照,今晨却天色灰暗淅淅沥沥下着雨,气温下降,体感有点凉。我们的旅游大巴按时从酒店出发,离开太原市区,驶向高速公路道口。但出人意料的是高速公路因雨天限行,黄牌车辆和七人以上客车不准上高速公路,无奈大巴只能改走国道。原本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竟花费了四个多小时才到达雁门关景区。由此游览时间被作了压缩。</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北中部的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20多公里外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隘,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摸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它依山傍险,高踞山脊,扼住要道,以“险”著称。“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关”,也是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景区广场上筑有巨幅石雕,名为“名人壁”。镌刻着伟人毛泽东塑像和他的“雁门关”题字。在石雕下方同时镌刻着与雁门关相关的历史人物雕像。“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她是一座历史丰碑,记载着雁门关沧桑岁月和千年华夏文化,激励后人永世铭记。</p> <p class="ql-block">“名人壁”正前方是进入雁门关景区步行道。进关步道依山势而建,步步高升,过了关桥,城门出现在前方。城墙上嵌有“雁门寨”石额,城楼牌额为“明月楼”。这是进入雁门关城廓的第一道关卡,也是游客进出通道。</p> <p class="ql-block">雁门寨为北宋时期设立,为军事驻防要地,地势险要,曾与西径寨、胡峪寨并称“雁门三寨”。清代此寨叫月明村,民国初年改为雁门关村,是中原与塞外的分界点,也是国内现存不可多得的“边关村落”。现为雁门关景区内民俗风情区。</p> <p class="ql-block">寨内的建筑继承了中原风格,集砖木结构修缮,扇股挑角,古法彩绘和塑像等传统工艺和技术,又融合现代建筑艺术的审美要求,可谓美轮美奂。大街上游客人来人往,不时有载着游客马匹走过,街边的商铺摊位也传来吆喝声,无不感受着中原山川的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民俗风情街另一头就是边贸街。边贸街是明清时期开展边关贸易的地方,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边是砖木结构的瓦房,青砖砌墙,镂空窗棂,雕梁画栋,再现明清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遥想当年,晋中商人,驮着货物,翻山越岭,不畏艰险,日行夜宿,来到雁寨,以货易货,以物易物,过雁门,走西口,闯东口,沟通内地与塞外、中原与漠北,乃至赴蒙俄贸易。雁门关十八弯,每走一步都是险,其艰难历程,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而今的边贸街是雁门关景区内餐饮休憩娱乐购物一条街,为到此一游的游客提供服务。</p> <p class="ql-block">边贸街的不远处就是瓮城。它位于雁门关城“地利”门北侧外,是雁门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高及关城之半,设有暗门。瓮城门俗称小北门,城门额匾书刻“雁门”,城门两侧联语一幅:“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城门上有楼,谓瓮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穿过瓮城门便是雁门关城西门,城墙门额雕嵌“地利”二字,也称“地利门”。</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地利门下的古道,触景生情。黑青的石板路深深烙下了千百年来千军万马奔驰战场保國护家的足迹,百万庶民走南闯北糊口谋生的脚印。沧桑涤荡,岁月留痕。</p> <p class="ql-block">穿过地利门便是雁门关景区网红打卡点雁门关。城楼为宁边楼,“雁门关”匾额高挂,气势雄伟。雁门关,又称西陉关。因地势险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它由关城、瓮城、角楼、边墙等部分组成,构成了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关城是雁门关的核心,城墙高大而坚固,上面设置有箭楼、敌楼等防御设施。瓮城是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巧妙,能在敌人攻入时形成包围之势,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战术手段。</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曾是赵国的北大门,而后历史演变,雁门关逐渐成为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焦点。历史上雁门关曾经历过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与重建,每一次战火洗礼都让这座古老关隘更加坚韧顽强,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图为登楼马道。)</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城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高耸入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字。此为雁门关城东门,门额雕嵌有“天险”匾额,也称“天险”门。天险门上建有关楼,又名雁楼,城楼上“中华第一关”和“雁门关楼”匾额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从关城西门到东门是一条由碎石板块铺就道路,道的两边为山壁,依山势而建,由下往上,山髙坡陡。</p> <p class="ql-block">镇边祠位于雁门关天险门外。1506年为纪念赵国李牧而建,俗称李牧祠。现为展示李牧、薛仁贵、杨家将等西周至明朝2600多年间守关名将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雁塔位于天险门北坡,古时用于瞭望和传递军情,是景区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长城为1605年明朝在古长城基址上复筑而成,全长5公里多,每120米建有一座敌楼,此外还置烽火台、壕堑,是中国明长城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图为雁门关长城一角</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景区可游览的景点非常多,而我们仅观赏了雁门关主景后即折返下山,结束了雁门关游程。</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们便赶往大同,先行参观了九龙壁。</p><p class="ql-block">山西九龙壁建于明朝(1392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九龙壁高8米,厚2米,长45.5米,由琉璃砖构建而成,五彩斑斓,流光溢彩。壁上九条龙以正中的坐龙为轴线中心,左右两则分别依次为米黄色降龙,棕黄色升龙,紫色降龙、最外为棕黄色升龙。</p><p class="ql-block">九龙壁设计与装饰蕴藏着象征皇权和天子之尊的九五之数,民间俗称“九五至尊”。</p><p class="ql-block">山西九龙壁与北京故宫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为中国三大龙壁,因其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早,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壁”。</p><p class="ql-block">(图为龙壁居中坐龙。正居之龙,龙身环曲,拨云撅水,威风凛然,飞龙在天。)</p> <p class="ql-block">图为龙壁右四龙。</p><p class="ql-block">右1:升腾之龙。挺胸缩颈,前爪左右,后肢踏浪,欲动先止。</p><p class="ql-block">右2:降沉之龙。前爪踏浪,后肢蹬云,龙尾前摆,蓄势待发。</p><p class="ql-block">右3:升腾之龙。张牙舞爪,矫若惊云,闪转腾挪,游龙跃渊。</p><p class="ql-block">右4:沉降之龙。嬉戏游玩,翻转云海,蛟龙得水,潜龙在渊。</p> <p class="ql-block">图为龙壁左四龙。</p><p class="ql-block">右1:降沉之龙。云起龙骧,前爪踏浪,龙尾前摆,潜龙欲跃。</p><p class="ql-block">右2:升腾之龙。踏浪鳌游,龙举云兴,龙升水起,游龙前行。</p><p class="ql-block">右3:降沉之龙。昂首收腹,前爪击浪,风姿雄健,飞龙天降。</p><p class="ql-block">右4:升腾之龙。弓身弩背,张驰适度,腾挪跳跃,龙翔云海。</p> <p class="ql-block">龙壁前倒影池。水映龙影,水动龙游,祥龙飞天,蛟龙腾海,神龙潜渊,妙趣横生。</p><p class="ql-block">我们蜻蜓点水般地游览了九龙壁后,马不停蹄地赶往云冈石窟景点。</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石窟之一。 石窟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历经多个朝代,时间跨度约150年才得以完工。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和石雕造像众多,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参观了第五窟,是云冈同类型洞窟规模最大一个。主尊坐佛像高17.4米,是云冈的第一大佛像。</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窟:窟内有各类手持不同乐器的造像而称为“音乐窟”。该窟内乐器雕刻形制、演奏方式以及乐队组合形式,反映出东西方文化艺术交融以及北魏社区乐舞发展的时代特征,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北魏时期的音乐盛会中。</p> <p class="ql-block">第十五窟:四壁齐耸,千佛排列,直达窟顶,俗称万佛洞。据介绍,此窟现存千佛造像达13200余尊,加上其他各类造像总数达13600余躯,占云冈石窟现存各类人物造像的23%强。集中体现了三世十方皆为佛国、平等众生皆可成佛的佛教时空观念。</p> <p class="ql-block">第十六窟:主像为释迦立像,高13.5米。</p> <p class="ql-block">第十八,十九、二十窟造像。第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旷世佳作。</p> <p class="ql-block">第十六--二十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一组洞窟,因是高僧昙曜主持营造,故称“昙曜五窟”,属于北魏凿山石壁统一规建的五个洞窟。洞窟规模宏大,形制基本相同。窟内造像以三世佛为主,身躯高大,顶天立地,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分别象征着北魏的五位皇帝,具有明确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观念。</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是中国第一个由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相比,云冈石窟最具有外来样式,即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反映出我国古时与世界各大文明古国之间的渊源关系,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以上就是山西游第二天的旅游項目。虽然时间有点急促,但主题内容都已兼顾到了,有所收获也就心滿意足了。(搁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