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引言</b></p><p class="ql-block">正式阅文之前,先认识一下,我们合影照之中的老同学吧。</p> <p class="ql-block">当年,1983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我们的毕业合影。历史在这一瞬间,将我们定格在同一时空里,缘分使然。</p> <p class="ql-block">灵璧二中83文(1)班毕业合影同学姓名(左起)</p><p class="ql-block">前排:高晓红、王素芳、李红霞、徐海凤、张月梅、张英、赵伶俐、(徐华)、刘莉、王冬冬、陈晓灵、崔君、张莉;</p><p class="ql-block">二排:吕春阳、吴黎娟、张训兰、沈小君、#老师与校领导#、张春侠、王玉兰、张慧芹、奚玉芳</p><p class="ql-block">三排:李朝赞老师、沈少纯、赵明、曹都国、蒋光远、汤敬松、陈铮、刘曙光、景爱民、(蒋说)、(戚善德)、罗杰、张勇</p><p class="ql-block">四排:胡荣林、刘超、朱宗君、陈开良、卓向东、高宗明、倪廷辉、陈树报、单大灵、陈琳、谷宗智、杨明亮、魏纯平、张峰、(武振峰)、张训友</p><p class="ql-block">后排:陈宗君、王飞、张朝辉、(胡长征)、潘永刚、俞士勇、陈虎、解永、胡兴旺、闫冰、李云献、金恒志、金立志、沈鹏、江山、沈青</p><p class="ql-block">备注:</p><p class="ql-block">一、括号内所标同学,为已离世同学;</p><p class="ql-block">二、少部分同学因事未参加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就读学校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b>正文</b></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初的一天,当年老同学张利身在杭州,在其它微信群里发了一张<span style="font-size:18px;">灵璧二中83文(1)班合影照,引起许多同学的共鸣。回忆曾经的青春年华,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情。应多位同学长期之托咐,个人建立起一个“我们曾经在一起——灵璧二中83文(1)”微信群,后经崔君同学之修改,更名为“恰同学少年</span>——灵璧二中83文(1)”微信群。</p> <p class="ql-block">有了集体照,接下来寻找老同学,便成为一个日常事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过3丶5天的努力,有联系的同学互相介绍,群里已有20多人。起初,好多同学的名字都回想不起来。好歹大家在校时,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找到了一个,其他同学也就好联系了。</span></p><p class="ql-block">有些同学当时因故未参加合影,按图索骥,参加合影的61人(男生40人,女生21)。如何确认某人是本班同学,有的建议查一查当年的学籍档案。这个到是个好主意,于是我联系了原灵璧中学副校长藏齐龙同学(现灵璧第二中学校长),电话打通后,人在外地出差,临时搁置吧。</p> <p class="ql-block">合肥地区部分同学小聚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学群建起来之后,天天热闹无比,大家忆青春、谈生活、说人生……。张训友同学居然还扒出了当年临毕业时,刘敏同学骑车卖冰棒、张永同学卖烧饼等趣事、轶事。</p> <p class="ql-block">建群以来,北京的王秀水;上海的曹都国、沈少纯;杭州的张永、张利,合肥的倪廷辉、谷宗智、陈琳、王冬冬、高小红,宿州的葛伶俐、张慧芹,灵璧的崔君、江山、单大龄、胡荣林等等,一直都是群里的活跃分子。其中:陈琳同学所发《微语报》,已定格成群里的固定内容,成为大家必备的早餐。曹都国、谷宗智等同学深夜发红包,惹得群内一片欢腾,夜不入眠……</p><p class="ql-block">由于深夜手机铃声响声不断,影响了同学家人的休息,次日电话便打过来向我问责。</p> <p class="ql-block">灵璧部分同学小聚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日,倪廷辉同学把当年十几位同学的毕业照、生活照(2、3位美女)放进群内,群里顿时炸开了锅。很多同学感慨,自己都没有保存好的,没想到老同学把自己的照片保管的这么好。溢美之词充满群内。</p> <p class="ql-block">寻找第一位在京工作的老同学王秀水。</p><p class="ql-block">那是7月中旬,法院崔君在前往北京出差的途中,在群里发消息问一下,是否有在京工作的同学。尔后,曹都国确认,王秀水在国家海关工作,是我们同学,并发了手机号。后来江山同学也回忆,多年前秀水同学回灵璧的情景,单大龄同学与秀水也较熟悉的。王秀水同学在军营生活时间较长,后转入国家机关工作。他很优秀,也是我们大家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王秀水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通过一些同学的联络,身在东北辽源大唐电力的景爱民,以及在阜阳太和技术监督局工作的刘曙光迅速入群。</p><p class="ql-block">俞士勇同学在校期间与沈少纯、刘曙光在一起的时光比较多些,当年的"三剑客“,同一年,在三地考取同一部门工作,成为美谈。</p> <p class="ql-block">刘曙光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景爱民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在寻找老同学的日子里,远在杭州的张永提供了不少有用的信息。</p><p class="ql-block">寻找同学潘永刚——据张永回忆,潘永刚家住禅堂小潘家。有了具体地址,查起来相对容易多了。微信联系一个在禅堂派出所当领导侄女,让其先看户藉信息,再让辅警人员上门实地察看,索要联系方式。果不其然,头天说的事情,次日便有了反馈,潘永刚的手机号码要到手。当天晚上拔通潘永刚电话,聊了很多,互加微信。电话中得知,永刚同学随子女生活在浙江慈溪,帮助孩子开蛋糕店,日常很忙,春节回来一下。</p> <p class="ql-block">寻找李云献,杭州的张永约我,找找张毓敏。</p><p class="ql-block">毓敏老大,当然是很熟的,电话要通,说明意思。张毓敏也说要找朱集(尤集)那边的人问一下。当天傍晚,张毓敏短信发来电话号码,当时正是下午班后,我带着小孙子在碧桂园小区的广场上玩耍。一见信息,我便急不可耐的拔打电话,结果不是的。于是二次再找张毓敏,是他当初忙了,记错一个号码。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矣。晚上联系上了李云献同学,简单聊天后,便征求一下老同学是否愿意入群之事。开始,云献同学还是有一些顾虑的。在我的劝导下,终于进群。大家一片欢腾兴奋,因为老同学的一篇《别了,玻璃弹子》作文,当年是作为范文在级别推广学习的,大家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李云献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寻找高宗明。</p><p class="ql-block">刚毕业在冯庙工作生活时,高宗明找我玩过。提起冯庙,很难忘记那些年与葛伶俐、刘敏、张永、解永短暂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时间很短,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倪廷辉同学老家在冯庙,一天他在群里提供出高宗明家住冯庙大高村的信息。多年前谷宗智曾委托其他同学查找过高宗明情况,未果。冯庙大高村,我脑海里突然闪出冯庙高宅村书记刘刚的身影(脱贫攻坚时,与刘刚有工作联系,且有电话的),村书记与村书记之间应该是熟悉的,找到大高村书记,就应该能找到高宗明其人了。当时,我就是这样揣摩推测着的。于是,我拔通高宅村书记刘刚的电话,说明找人原委,托其办理此事。比较顺利,高宗明的号码索要到手,晚上联系,共忆美好过去。高宗明同学曾是83文(1)班的团委书记,个人爱好武术,有习武锻炼的好习惯。又找到了一位老同学,我在院里仰望满天星空,好像每颗星星都对我挤眉弄眼地微笑着……</p> <p class="ql-block">高宗明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寻找蒋光远、蒋说。</p><p class="ql-block">记不清哪一天,陈宗君同学在群里面提供信息说,蒋光远的老家是高楼蒋庄的。2018年扶贫,陈宗君还曾到过蒋光远家,当时他外出务工不在家。我私信了陈宗君同学,进一步核实了解情况,据宗君回忆,他个人与光远同学交往较多,考取学校后,他们还有多年的相互通信。核实准确住址后,找人相对容易了。</p><p class="ql-block">我委托单位驻高楼镇徐营村"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组长魏波同志,寻找打听光远消息,并特别嘱咐,找到后一定索要电话号码,以便我们联系。魏波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当我收到,他给我发来蒋光远的手机号码时,心情是无比的喜悦与兴奋,说实在的,每当找到一位失散四十年以上的同学时,心里真的是充满幸福感……</p><p class="ql-block">记得我与光远通话时,第一个接电话应该是他家的嫂子,电话那端传来"你是谁"的疑问,我说是光远同学,让他接电话。当时光远应该是在门口的,手机里能听到他家嫂子跑着喊他的脚步声。我揣测,光远听到有同学来电话,他是兴奋而又纳问的,因为日常同学电话并不多,是谁呢?我做了自我介绍,说明一些情况,特别提到了陈宗君与他的交往情况。经过一番攀谈,我们自然熟略起来。</p><p class="ql-block">联系到了光远同学,自然要询问一下蒋说的情况(蒋说同学,对我来说,印象是深刻的,一是他的名字特别,二是他也是由82高一(3),来到83文(1)的,高一时,我们就一班),应该是谷宗智同学提醒过,找到了蒋光远,也就找到了蒋说。在与光远同学的电话聊天中得知,蒋说同学因病已离世多年……当时,我恍怔了几分钟,人生如梦,命运多舛啊,我们又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位老同学。</p> <p class="ql-block">蒋光远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找寻卓向东。</p><p class="ql-block">我与向东同学交往也算得上多的,毕业后,他在浍沟镇政府工作,我去看过他。向东姐姐在我们县城开一家”红蜻蜓"鞋店,姐夫邢军在金融系统工作。后因多种原因与向东联系不多了,只是听说研究生毕业后去了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书,后又跳槽去了郑州大学。这次,为了找到向东同学,首先我想到了在淮北煤师大的孟宝跃同学,联系上他,说不准能找到卓向东,我是这样考虑的。于是,周末我要通了宝跃的电话,当时宝跃同学正在蚌埠家里那边菜市场买菜来,我们攀谈了一会,他说,向东同学离开淮北时,比较匆忙,他那里也没有卓向东的联系电话了。</p><p class="ql-block">到哪里寻找卓向东呢,找其姐夫,我思忖着……。由于个人与向东姐姐、姐夫也是多年不见了,于是我向工行一位领导老兄求助,让其帮忙,查找其姐夫邢军的号码。工行老兄经过一番打听,还真把向东姐夫的号码索要到手,并转发给我。我拔通了向东姐夫的电话,因为原来认识,交流起来很是自然的,我说明了情况与意图,老兄听后满心欢喜,点赞支持,他很愉快地把向东的联系号码转发于我。就这样,经过多日的一番折腾,总算找到了失联多年卓向东同学,心里按捺不住的激动与喜悦,一天的疲惫也随之烟消云散去……</p> <p class="ql-block">卓向东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寻找胡荣林、魏纯平。</p><p class="ql-block">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疃镇朱岗村原书记魏来约我吃饭,人不多,让我喊上2人(脱贫攻坚时期,他是书记,本人负责杨疃镇几个村的帮扶工作,所以与魏来特熟)。考虑到他是农电工,所以喊上了在供电局工作的大灵同学。饭前,由于几个都是熟人,聊天打牌自然无拘无束。兴奋之时,我偶然联想到,魏来就是朱岗村大魏庄的,另外其村还包括大胡、四胡等自然庄。于是我当时就提出寻找胡荣林、魏纯平之事,并当场把手机里合影照中的胡荣林、魏纯平,指认他看。那他是一眼就认出胡荣林的,并表示马上就能联系上胡荣林,因为胡荣林就是该村人,曾在朱岗小学教过书的。说来,也是天不作美,我们帮扶朱岗村多年,朱岗小学,我们还曾牵手成立过"候鸟驿站”——帮助留守儿童的,开展过多次活动,但就是未曾见过老同学,有可能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时候他不在学校,或者那时离开了学校。闲暇时我曾不止一次地沉思过,几年来的走访工作,我应该是从胡荣林老家门前经过无数次的,只是上帝感觉时候未到,不曾安排我们面遇?这次建立同学群,穷尽心力的去找寻老同学,感动了上帝,他把原书记推荐出来,做个中间媒介,不置可否。</p><p class="ql-block">寻找魏纯平,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在校期间,我与魏纯平,以及其弟魏纯来(现在灵璧公安局交警队工作),我们三人曾有一阶段,是一起在食堂打饭吃的,感情别说了。多年前,为了寻找老同学,我去交警队找了纯来一次,他给我说,哥哥去了西北(甘肃或宁夏)那里包地种的,混的不好,与家里多年都不联系了。我很失望地离开了。</p><p class="ql-block">魏纯平,家住邱庙。与上面提到的魏来老家相距不远。这次,经过魏来的多日打听,得到的结果依然如此——魏纯平与家人失联多年,没有联系方式。</p><p class="ql-block">遗憾加着失望涌上心头,作为当年曾经朝夕相处的老同学,我只能默默地祝福他了。</p> <p class="ql-block">胡荣林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好长一段时间,许多同学都回想不起这位同学的名字了——中排右3,戚善德。</p><p class="ql-block">一日某位同学偶然想起他叫戚善德,家住朝阳镇戚楼村。崔君同学自告奋勇,让其老家长兄登门寻找(崔君老家距戚楼不远)。崔君哥哥登门造访后,带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戚善德同学因病,多年前已离世了。得到这样不幸的消息,大家心情都是沉重的……午后的时光里,我望着庭院里低垂的花朵,它们也和我一样,为天堂里的同学默默祈祷吧。</p> <p class="ql-block">寻找赵明、张峰同学。</p><p class="ql-block">最早回忆出赵明、张峰2同学老家的,应该是远在杭州的张永,之后也有其他同学佐证的,赵明家是大路、张峰家是大庙。</p><p class="ql-block">为了寻找两位同学,个人动用了家人在县其它系统工作关系。我向他说明情况后,亲戚通过内部网络调取了名叫张峰、赵明,且年龄在近六十岁左右的个人号码,通过筛选分别留下了6个(每人3个)。个人分别联系,委婉打听情况,其中:名叫张峰的有2个空号,一个接通,问其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否在灵璧二中上过学,答案是否定的。赵明的情况,基本也是如此,找人进入死胡同。</p><p class="ql-block">一天晚上,远在郑州的卓向东私信与我,据他个人回忆,赵明曾在浍沟税务所工作过。得到如此信息,我是高兴的,因为我在税务,了解起来方便多了。当年我在国税,回顾一下未有此人。那肯定是在地税那边,我马上找了现在的人事股长张舰(原地税)了解情况,他给我推荐了冯庙分局长解阳,说他在浍沟工作时间长,情况比较了解。正巧解阳局长在县局开会,当面说明情况。解阳说,当年浍沟地税所没有叫赵明的,有个人叫赵军,个子高大胖(同学赵明就是高大胖,很多同学印象深刻)。当时我想,说不定赵明改名赵军了呢,索要号码。号码到手,马上联系,现实否定了我的一切设想。“</p><p class="ql-block">又过多日,杭州的张永、蚌埠的刘敏竭力查找,取得了赵明电话,且刘敏与其通了话。据刘敏反馈情况,赵明身体不好,好多同学已记不起来。有了号码,我给他短信,说明情况,未回……</p><p class="ql-block">金恒志同学,也是经过长时间查我,取得号码,我给其短信,说明情况,未回……</p><p class="ql-block">他们可能有自己的苦衷吧,祝他们幸福健康。</p><p class="ql-block">一日解永同学突然来电说,前一天晚上与法院的张云一起吃饭,聊天中得知张峰同学离开学校回家不久,就患精神智障,后来变疯癫了的消息。信息准确无误,因为张云与张峰,他们是一个村的。又是一个可悲的消息,当年不知何因,把老同学摧残成这个样子了……</p> <p class="ql-block">七月的皖北大地,热情似火,热的过火,它犹如我们大家寻找老同学的一腔热情,永不退减。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截至七月底,我们已找到四十多位老同学。八月,继续……</p> <p class="ql-block">最难找的一个同学——后排左5,胡长征。</p><p class="ql-block">起初,合影照中,唯一回忆不出叫什么名字的,便是这个胡长征。开始有人说他叫陈剑,后又有人说他是邵久春,经佐证,皆不是。他到底叫什么呢?我长时间挖空心思地想着,难道这位同学在校期间,就没有一位与其相处较好的同学,怎么可能呢……</p><p class="ql-block">果然,历时月余,汤敬松在北京给我来电,回忆出一些情况:此同学名叫胡长征,老家向阳的,在校期间与敬松有一些交往,与其他同学几乎没有交往。敬松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胡长征有个弟弟叫胡长敏,是一中、还是五中的生物或化学老师。还有,胡长征好像在铜陵工作等。好,有了这些重要线索,找起来应该是有希望的,因为据个人所知,在铜陵工作的灵璧人也不少,他们有个老乡会,我还认识其中几个人。另外,在县城学校教书的弟弟找起来也应该并不难,因为教育系统的人,个人认识的更多。</p><p class="ql-block">先从其弟入手查找吧,我想到了一个老乡——杨少博(原教育局招生办主任,现灵璧初级中学党委书记)。我给少博去了电话,说明情况。说来真巧,胡长敏就是灵璧初级中学的化学老师,少博书记给了我胡长敏的号码。那天晚饭后,我拔通了胡长敏的电话,说明情况。胡长敏告诉我,其哥胡长征就是在铜陵工作,已退休多年。当我索要胡长征的号码时,他告诉我,哥哥退休后,在各地乱跑,与家中失联多年。聊天中,我感觉到胡长敏对其哥哥的事,有难言之隐的。放下电话后,我把胡长敏的号码微信给了敬松,并说了我们的聊天情况,嘱咐他一定抽空再与胡长敏再聊聊,且要求敬松,让胡长敏再次确认此人是否是胡长征。后来敬松反馈,与胡长敏通了电话,也没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关于再次确认此人是否是胡长征一事,敬松觉得在胡长敏那里,不好再提及了。</p><p class="ql-block">此人,到底是不是胡长征,我一直不敢肯定。因为,在我们寻找同学过程中,必须得到其他二、三位同学同时确认,方可认定事实。胡长征同学仅是汤敬松的一个人回忆,不能盲目下定结论。</p><p class="ql-block">罗杰同学是一位热心、热情的老大哥,他的老家也在向阳,应该与汤敬松、胡长征家都不远。罗杰想起单位有个同事与胡长征同庄,从他那里再多了解关于胡长征的一些情况吧。于是,我给罗杰老大说了一些情况。罗杰老大把合影照发给了同事。没错,就是胡长征,同时罗杰的同事向罗杰提供了更多的情况。</p><p class="ql-block">胡长征有个姐姐在铜陵工作,他本人学校毕业后在铜陵供销工作,后因家庭的突变给胡长征同学带来巨大打击,后来因长期压抑、抑郁,离开人世……</p><p class="ql-block">至此,关于胡长征同学的谜底彻底打开。历经千辛万苦的,又找了一个不在人世的同学,心情无比的沉重。</p><p class="ql-block">早些日子,曾有些同学劝我,别找了。找了一个,一个不在人世,好生痛苦。</p><p class="ql-block">我个人也反思着,是什么力量在驱使着我如此执拗地去找寻每一位同学呢……</p><p class="ql-block">说到底,是一个"情"字,是40多年的同学离别情的驱使,老同学您在哪里,生活的怎么样了,是大家的牵挂,我想给大家一个交待。</p><p class="ql-block">一个都不能少,其他同学也发出了这样的呼唤。其实,我知道,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很难……最终,恐难其圆。</p> <p class="ql-block">找寻张琨同学,应该是8月8日下午,李云献同学在群内回忆起班级的女生时,提起张琨同学。紧接着勾起刘敏、张永、沈青等多位同学的回忆。在校期间,张琨俨然一位老大姐,她在前面走着,后面总会跟着几个女生的……。有同学提供了张琨同学住在大庙镇政府的信息。正当我思忖着如何找地方政府熟人,争取联系上张琨之际,沈青在群内自告奋勇发出,他来联系张琨的信息。不负众望,沈青于8月9日上午,将张琨的手机号码发至群内。按照沈青提供号码,我联系上了张琨,且聊得十分投机(其小孩叔也在税务局上班,并且是我的好兄弟)。又找到一位老同学,我是幸福无比的。探身窗外单位院里,仿佛满院的空气都是清新的,今天的天特别蓝,白云也特别更加洁净如雪的……</p> <p class="ql-block">8月9日,群里气氛热闹非凡。为此,个人感慨万千,即兴胡侃了几句——</p><p class="ql-block">白云苍狗四十载,</p><p class="ql-block">同窗之谊情满怀。</p><p class="ql-block">遥忆当年校园景,</p><p class="ql-block">未曾辜负少华年。</p><p class="ql-block">跨出校门各东西,</p><p class="ql-block">工农商学兵均有。</p><p class="ql-block">如今耳顺听天命,</p><p class="ql-block">尚有余霞满红天。</p><p class="ql-block">——赠灵璧二中83文(1)老同学张勇,2024年8月9日于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寻找冉繁荣,早些时候,解永曾在群里面说,冉繁荣很早以前在下楼工商所工作过。是的,我对冉繁荣的家庭较为了解,其父亲冉庆先是我们县工商管理局的一位老职工,其后母曾是我老爸一个老战友前妻,上世纪家居东关蔬菜队,我们经常从她家门前走过的……。到哪里找寻冉繁荣,我思索多日,从东北社区入手,从工商局找起。考虑良久,由于县工商管理局同学较多,于是决定从工商管理局入手,找到其父,也就应该找到她。</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委托打听的是老同学郭启红(一届同学),在工商工作多年,且担任领导职务,热心人,人际关系好。据他当时介绍冉繁荣的父亲冉庆先,虽年事已高,但身体很好的,多问几位老同事应该能找到。郭启红努力了,但未果。</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又想到高一(3)刘莉同学,也曾在工商工作过。向其要求提供帮助,经过几日努力,最终未达目的。</p><p class="ql-block">一日偶然想起群里俞士勇同学就在技术监督局上班,原工商管理局的老人员,于是在群里向士勇同学提出要求,倾力找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士勇同学的努力,找到了分别离散40多年冉繁荣同学。事后与其通话,现居工商银行宿舍,生活很好,子女优秀,父母均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满心的欢喜与幸福,仿佛路上车辆的笛鸣声,都在向我祝福一下……</p> <p class="ql-block">冉繁荣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找寻唐长明同学。是蒋光远同学某日在家中翻起离校前的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不少同学家庭住址。唐长明,浍沟毛唐庄人。有了具体地址,找人应该不是问题了,于是联系浍沟镇长张杰小弟,说明原委,提供帮助。很快联系方式到手,几经联系,未果。后来听其他同学说,唐长明在浍沟水管站工作,多年前因其他原因,离开灵璧。</p> <p class="ql-block">找寻赵强同学,近在咫尺不识君。2018年8月国、地税合并以后,赵强一直在县局负责食堂工作。后来因为疫情食堂关闭,加之其它原因,赵强老大提前离开了单位。应该说在他离开单位前,我们是朝夕相处的。其间,我也曾怀疑过是他,只因中间一阶段寻找赵明,加之,其间我曾向一位好友询问过赵强信息,好友信息有误,带偏了寻找方向。直到有一天,蚌埠刘敏把赵强家住朝阳、长相,以及从渔沟复习参军等信息,发至群内,我才再将目光转移至我的同事赵强身上。我急不可耐向好友索要赵强号码(原在单位的2个号都不用了,向单位几个打听,未有结果)。一切还算顺利,拔通号码,追寻记忆。由于时间太长,赵强记得曾与高小红、吕春阳、刘敏等一班过。不错,就是这个班的——灵璧二中83文(1),我当时录下了我们的通话语音,留存记忆。当我把与老同学的通话录音放置群内时,大家也是无比的兴奋与高兴。曾经在一起几年的老兄,在我们彼此的眼里,却不知是同学,太遗憾,太遗憾了。是灵璧二中83文(1)微信群,是2个多月寻找老同学,时光又把我们牵到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赵强同学近强</p> <p class="ql-block">为了增加同学间之友谊,8月17日下午,宿州葛伶俐、沈少纯一行驱车至灵,晚上十几位同学兴高采烈,欢聚一堂。意犹未尽,18日中午再次相聚言欢,有几个是分别40年以上的老同学相见,那高兴劲儿可不一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饭后大家依依惜别。崔君同学还单独驱车默默地送了他们一程。</p> <p class="ql-block">灵宿两地,8月17日晚饭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久别重逢,重逢后的依依惜别。同学们相聚的每个瞬间,始终索绕于个人脑海,晚上入睡前,即兴写下:</p><p class="ql-block">别梦依晰咒逝川,</p><p class="ql-block">母校四十二年前。</p><p class="ql-block">翩翩帅男与婧女,</p><p class="ql-block">正学堂前读书欢。</p><p class="ql-block">走出校门跨社会,</p><p class="ql-block">各行各业风采展。</p><p class="ql-block">今朝步入耳顺年,</p><p class="ql-block">还须砥砺再奉献。</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7日同学小聚有感抒怀</p><p class="ql-block">(注:正学堂前,指灵璧中学的正学书院)</p> <p class="ql-block">灵宿两地,8月18日午饭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为了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寻找老同学的目标,8月20日下午,经过张训友同学的努力,老同学张训兰的联系方式已找到,我们大家庭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p><p class="ql-block">最终的遗憾。</p><p class="ql-block">当年灵璧二中毕业证登记目录显示,83文(1)第029号,为张训志同学。个人在群里几次提醒,让大家仔细回忆回想,结果未有珠丝马迹。8月20日,个人通过委托朋友运用现代技术,查询一下1963至1968年期间出生,全县名叫张训志其人的手机号码,从县城到乡镇、从社区到村组,结果还是未有。个人思忖着:一是这个年龄不可能不用手机;二、已联系上,但个人未说实话,不承认;三、张训志个人毕业后,已改名……,反正,就是无果了。</p><p class="ql-block">缺憾也是一种美,只能这样自慰了。当初坚信的"一个都不能少”,最终还是少了一个老同学,张训志。</p> <p class="ql-block">随着寻找同学的数量增多,灵璧二中83文(1)微信群的成员们逐渐增加起来。同学们在一起弘扬立旋律、畅谈人生感悟、分享生活日常……群内气氛热闹非凡。更有我们的几位大才子们,感慨万千,提笔舒怀——</p><p class="ql-block">回忆过去,</p><p class="ql-block">回忆从前,回忆1983!</p><p class="ql-block">那时 “恰同学少年,</p><p class="ql-block"> 风华正茂"!</p><p class="ql-block">虽未激扬文字,</p><p class="ql-block">却想指点江山。</p><p class="ql-block">回忆过去,</p><p class="ql-block">回忆从前,</p><p class="ql-block">李传金从容的步伐,</p><p class="ql-block">张训友的侃侃而谈。</p><p class="ql-block">都国的圆脸,</p><p class="ql-block">张利的俏颜。</p><p class="ql-block">回忆过去,</p><p class="ql-block">回忆从前。</p><p class="ql-block">沈青的潇洒,</p><p class="ql-block">廷辉的钻研。</p><p class="ql-block">单大龄的俏皮,</p><p class="ql-block">徐海凤的腼腆。</p><p class="ql-block">回忆过去,</p><p class="ql-block">回忆从前。</p><p class="ql-block">回首己满头鹤发,</p><p class="ql-block">视你我巳无童颜!</p><p class="ql-block">但我心依旧,仍在1983 !</p><p class="ql-block">——陈铮</p> <p class="ql-block">虞姬绝唱千古地,</p><p class="ql-block">罄石和声响神州。</p><p class="ql-block">汴河扬波驱万里,</p><p class="ql-block">灵璧毓秀栋梁稠。</p><p class="ql-block"> 一一有感于故乡美名及母校桃李</p><p class="ql-block">刘敏</p><p class="ql-block">同窗相念应无猜,</p><p class="ql-block">唯忖肥瘦容颜改。</p><p class="ql-block">风雨彩虹与岁去,</p><p class="ql-block">倾销枯荣沽酒来。</p><p class="ql-block">千杯万盏犹不足,</p><p class="ql-block">哪若返老做童孩。 </p><p class="ql-block"> 一一老同学相联相聚有感</p><p class="ql-block">刘敏</p> <p class="ql-block">为了兑现那句"一个都不能少"诺言,彻底查清“灵璧二中83文(1)班”所有同学,8月上旬我联系上了藏其龙同学,第一次通话,其龙在外地出差。事隔几周,估计他已回,便给他去了微信。到底是老同学好办事,没过两天功夫,他把灵璧中学档案室提供的,1983年当年全部毕业证登记目录信息转发给我(一定范围保密)。</p><p class="ql-block">有了此资料,一切豁然开朗。按照档案记载:1983年当年,灵璧二中全部应届毕业证发放540人(包含6个班的文理科学生),其中:83文(1)班应届70人,加之中间入伍或其他原因离开,以及跟班复习同学,本班人数达80余人。</p> <p class="ql-block">历时2个多月,在全体同学的鼎力支持与帮助下,大规模寻找当年老同学的工作基本结束(剩余未联系上的同学,待日后期慢慢追寻),本人向全班同学报告:</p><p class="ql-block">一、灵璧二中83文(1)班,全体同学为70人(依据校方发放毕业证);加跟班复习(陈琳、尤家林、吴小冰、代代红等),总人数为近80人;</p><p class="ql-block">二、参加合影同学61人(男生40人,女生21人);</p><p class="ql-block">三、已(有)联系,未进群十余人;</p><p class="ql-block">四、暂未联系上的同学3人。</p><p class="ql-block">五、去世同学5人:徐华、武振峰、戚善德、蒋说、胡长征。</p><p class="ql-block">愿逝者天堂一切安好吧。</p> <p class="ql-block">二中一别,白驹过隙。高中毕业后,大家走出校门,奔赴在祖国各地,从事着“工、农、商、学、兵、自由职业者”等工作,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祖国高速发展四十多年的亲历者、参与者、奉献者,以及享受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晃40余年逝去,我们都进入到耳顺之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新时代、新天地,更有大家大展宏图、大展身手的好时机,让我们携手并肩去奋斗、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与未来。</span></p> <p class="ql-block"><b>结尾</b></p><p class="ql-block">八月,桂花开了,柿子黄了,枣子也红了,它是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p><p class="ql-block">王秀水、倪廷辉、曹都国、沈少纯、谷宗智、景爱民、刘曙光、张永、葛伶俐等,他(她)们是我们班的骄傲,更是我们同学的光荣,向他(她)们致敬!</p><p class="ql-block">愿我们的“恰同学少年.灵璧二中83文(1)”微信群,伴着收获季节的到来,更加成熟地、成长壮大起来……</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献给八十年代,我们一起战斗在灵璧二中校园内的同窗学友们</p> <p class="ql-block">张勇,2024年7、8月间于灵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