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相繆——王永华 毛宏文 刘旭山水画展

凤凰岭书画院

<p class="ql-block">山川相繆——王永华 毛宏文 刘旭山水画展</p> <p class="ql-block">山川相繆</p><p class="ql-block">---王永华 毛宏文 刘旭山水画展</p><p class="ql-block">“山川相繆”出自宋苏轼《赤壁赋》,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意为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正是我们三兄弟在山水画中所极力表现的一种境界。</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三兄弟在一起摸爬滚打半辈子了,三个人绘画风格迥异又相互影响、相互鼓励。作品中淋漓尽致的水墨形式与山川或苍润、或明秀、或深幽、或静谧的意象结合在一起,更多地着力于笔墨形式语言的和谐统一,表现出古典意境的新语言、新意境,山川奇、变、幻化之妙境油然而生,山川相缪,郁乎苍苍……。</p><p class="ql-block">宏文的作品有着对山水的感喟,是心灵的轨迹,摆脱了“五色障目”的困扰,而直接进入了一个纯粹、圆融、宁静的境界。刘旭的作品重视写生,直接面对自然,以写生“重新发现自然美”的创作思路,讲究传统运笔施墨的理法,寻求对现实生活直观感受。我的作品中缘于放松,自然,率意,笔致是自由的,甚至是随意的,也想努力表现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形式美感和视觉张力,呈现出一种较为清晰的传统与当代交融的样式,和那些看似偶然的古代文人行为邂逅于一起,营造出一种矛盾感十足的社会众生相,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感也因此如锥立现。</p><p class="ql-block">这么多年了,我们不是泛泛之交,也不是萍水相逢,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平日里各忙各的,聚到一起也就是画画那点事。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想人这辈子最最重要的是你和什么人在一起,感染你影响你的也永远是朋友。岁月不曾饶过谁,我们亦未曾饶过岁月。</p><p class="ql-block">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p><p class="ql-block">我们兄弟会相扶相持一直走在路上的。</p><p class="ql-block"> ——随安阁主 王永华</p> <p class="ql-block">山川相繆——王永华 毛宏文 刘旭山水画展</p> <p class="ql-block">观山川相缪——王永华 毛宏文 刘旭山水画展记</p><p class="ql-block"> 时维八月,序属三秋,余闻有王永华、毛宏文、刘旭三人画展,欣然往观。</p><p class="ql-block"> 入展厅,如入丹青之境。先睹王永华之作,其画如其人,不拘小节而生动有趣。笔走龙蛇,山水似有灵,草木皆含情。观之,如与一洒脱之士对饮,畅快淋漓。忆其成长,性本爱自然,常游于山水之间,得天地之灵气,遂成此趣画。或绘怪石嶙峋,或描飞鸟翔空,皆随性而为,却妙趣横生。</p><p class="ql-block"> 次赏毛宏文之画,此君童子功深,令人叹服。其画大胆用紫,浑然天成。紫色山水,别具一格,如梦幻之境。想其幼时,便执画笔,苦练不辍。岁月流转,技艺渐精。以紫绘山,以彩描水,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后观刘旭之画,其作工整细腻,技法新颖独特,大气磅礴。每一幅皆似有品味,引人入胜。忆其历程,一路拼搏,斩获殊荣无数。于社团之中,交流切磋,更上层楼。其山水,或雄伟壮丽,或清幽淡雅,皆有佳作。</p><p class="ql-block">三人之画,各有千秋。王永华之趣,毛宏文之奇,刘旭之精,皆令人赞叹。观罢,余感慨万千,此三人者,实乃画坛之俊杰。愿其艺途顺遂,再创新篇,为世人带来更多精彩之作。</p><p class="ql-block"> ——项恒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