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行相长,思行并进

刘小鱼

<p class="ql-block">同心同向同发展,共研共享共提升;交流互鉴共发展,众行致远绽芳华。保靖县第三届(2024年)教师暑期全员集中培训行至第四日,虽已接近尾声,但我们探寻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歇。</p> “语”时俱进,“文”以载道 <p class="ql-block">阅卷归来备高考,教考衔接促提升。语文学科特别邀请了今年参与2024年高考阅卷工作的教师——吴田秘老师和彭茜老师,她们分别就高考阅卷的评分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享。接着高二语文组备课组长周飞老师就“如何高效实现古诗词诵读”这个问题提出讨论,真切的问题呈现让教师们有感而发,现场讨论氛围热烈。最后龙洋洋老师就上一届高三复习和高考情况做出了经验总结。她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自己的经验:一是要重视教材,回归教材,落实单元任务;二是如何高效利用早自习让学生落实知识点的背诵过关;三是在一轮复习期间要多做专项练习;四是在二轮复习中要关注新题型的变化。通过这次研讨,教师们不仅增强了对高考阅卷标准的理解,同时也收获了今后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宝贵经验。</p> “数”海遨游,“学”无止境 <p class="ql-block">龙清平老师分享高三复习经验,一轮复习策略主要是:用好教材夯实基;紧跟高考,注重创新;精选习题,注重通法及时总结;形成框架,整理错题;关注计算限时训练,规范答题;复习时要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p><p class="ql-block">同时强调在学科复习中要遵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复习时要回归教材,注重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的典型性和参照性;在研究真题的过程中寻找路径,重视数学纠错本的应用,在授课的时候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p> 群“英”荟萃,“语”众不同 <p class="ql-block">潜心教研勤探索,扎根教学促提升。英语组积极组织开展本次研讨活动。张湘建老师总结分享了2024高三备考心得,给大家传经送宝。接着杨清翠老师和张姣老师就高考英语阅卷——续写和作文,从审题、内容、布局三个方面分享心得并给学生们提出了建议。写作关键信息要及时圈划,文章中心要紧扣材料、切合题意。通过审题确定文章的内容,确定了内容之后,在布局上建议学生三段式写作。本次研讨帮助教师理清了教学思路和方法,而且使教师树立了备战高考的信心。</p> 格“物”致知,育人以“理” <p class="ql-block">高中物理名师张靖波老师首先和大家分享伏安法测电动势规律二级结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电源的两个重要参数,测量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根据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原理,需要用到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得到两组测量数据,联立一组方程就可以得到测量结果,这就是伏安法的测量原理。接下来通过几种方法来具体分析伏安法两种接法的系统误差:理论分析法、图像修正法、等效电源法,得出二级结论:小外小,大内大。</p><p class="ql-block">田茂忠老师分享高考改卷经验,指出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架构,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学,还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在不断的解决问题、探究问题过程中培养对物理课程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物理这门课程。</p> “化”梦为实,潜心治“学” <p class="ql-block">化学教研组田祖群老师潜心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分析比较、筛选了典型的习题。通过集体教研,老师们一致认为,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命制遵循高中课程标准,加强教考衔接,有效落实高考改革理念。在试题命制时,加强问题设计,考查创新思维。深入理解高考趋势,精准把握高考动向,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听完田老师的经验分享后,化学组的各位老师纷纷积极发言,踊跃表达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挑战和困惑。围绕第一轮与第二轮复习之间的差异、未来试卷难度的预测以及学生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等话题,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相互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策略。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已经调整好状态来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也相信在新学期里,大家会一如既往地凝心聚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p> 携“生”启航,汲“物”载梦 <p class="ql-block">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王琪老师,巧妙地将生物学中的“进化”一词贯穿到研修的全过程,为组内教师分享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教学经验和个人专业成长经验。同时,生物组还一起就“新教材变化分析”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p><p class="ql-block">彭娅玲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启示年轻教师,教学工作不应该是守旧的,教师要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挑战自己,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并将其反馈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中,做到教学上的推陈出新,教学方式和理念的“进化”,争当有思想的名师,打造灵魂课堂。</p><p class="ql-block">高二生物教师梁学斌对学生关于生物学科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以下建议: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 立“政”树人, 善“治”善成 <p class="ql-block">田成潜老师通过欧金中案,分享权利行使,注意界限这一板块内容。明确邻里关系,当产生矛盾纠纷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合法的手段解决纠纷,寻求法律帮助,培养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白作为公民都有权利,但权利是有界限的,不能行使权利就毫无顾忌地侵害他人权利。</p><p class="ql-block">陈梦老师认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坚持以高考为导向,在基础年段教学中要打破模版化思维,利用议题式教学法,在时政热点中嵌入知识体系,使学生在真情实景中形成政治思维,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教师在其中充当辅助者的角色,由学生从时间线、理论线、实践线角度总结整合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p> “历”久弥新 ,“史”向未来 <p class="ql-block">历史学科教研环节同样精彩纷呈。晏雪梅老师和李雨霞老师分别给大家带来了高考历史阅卷分享和高三历史复习策略交流探讨的分享。晏雪梅老师结合自身经验与评卷教师间的交流, 总结了教师阅卷的特点,为与会教师揭开了高考阅卷的神秘面纱。她重点强调了考生在答卷时应该充分展现“历史学科素养”,因为一份“有序、清晰、规范”的答卷,往往备受阅卷老师青睐。接着李雨霞老师介绍了我校历史学科的备考现状,包括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资源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在复习计划制定方面,李老师强调了科学性与系统性的重要性。她详细介绍了我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分阶段复习计划,从基础知识的梳理到专题复习,再到综合模拟训练,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此次研讨让历史组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自身承载的使命和责任,复习备考思路得到了点拨,找准了方向及落脚点,助力2024年高考取得好成绩!</p> 脚踏实“地”,决胜千“理” <p class="ql-block">地理组本次以研做24年高考题、总结高三备考得失为主题,指导新高三复习和基础年级的教学。向娥娥老师谈了自己作答高考真题的认识以及下步教学思路,也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通过教研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碰撞,对今后各个年级的地理教学有切实的指导意义。</p> “音”为有爱,踏“乐”前行 <p class="ql-block">音乐组在本次教研活动中,聚焦音乐教学。张毅老师指出:音乐教学应重视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音乐实践,突出音乐学科特点的音乐体验和实践活动的设计,作品分析应注重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需要做到教、学、评的一致,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发展。音乐组全体教师达成共识,未来将在音乐教研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带给学子们更多“美的愉悦”,将音乐的生气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p> “体”始于行,“育”动于心 <p class="ql-block">体育课是一所学校展示学生精神面貌的窗口,也是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师们在本次研讨中讨论教学上遇见的难题和疑问,相互探讨发表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全体参会老师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常规课堂的细节,结合时代背景,优化教学策略,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开展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体育课堂,着眼于现代课堂的教学,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综合性的素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 “美”育逐梦,非你莫“术” <p class="ql-block">美术组教研组长向亚琼老师提到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的途径,让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连接,认为美育教育主要是发展人的感性、个性,能提升审美素养,还能增强审美感受力、创造力。美育教学主要目标包括审美欣赏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三个方面,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 “跨”学科之趣,“研”融合之道 <p class="ql-block">信息技术刘春艳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案例,风趣幽默地分享了拖拉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适时运用,在平淡之处化腐朽为神奇,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独特效果。刘老师的分享像一把钥匙,迅速打开了老师们在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发展的记忆封存。参会老师,认真研讨,阐述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又各自分享了在教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小妙招。研讨热烈又深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相信在一个个小妙招的加持下,我们会碰撞出更多的教学大智慧。</p> <p class="ql-block">“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在分学科研讨中,老师们围坐在一起,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认真交流讨论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问题。坚持输入、内化、输出,在追寻教育理想的道路上,老师们必精进于行,且行且思,凝聚初心与匠心、不负当“夏”。</p> <p class="ql-block">(宣传组:李慧敏、欧芯露、彭香群、刘惠明、石婉萍、彭梅芳、龙洋洋)</p>

教学

老师

学生

高考

教师

复习

分享

阅卷

教研

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