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25且借人间二两墨,清远牛湖佛驴过

千里不留行

“好哥”刚开始叫我陪他去文笔山顶时,我内心是拒绝的,”艳章凯“等大神都不去,让我一位还没有从前一天2.5星徒步中恢复过来”疲兵“加量,想想也是够了。 <p class="ql-block">  群主希望每次活动都有美篇作为完美地感叹号!隐隐之中我也是拒绝的,徒步题材的重复,不愿意再用从前的字句和套路,一度让美篇陷入困境。 2024 年 8 月 25 日清晨六点五十分,我站在千灯湖 C 出口停车场,望着背包侧袋里前一日徒步留下的盐渍发呆。</p> <p class="ql-block">  三小时后,当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青瓦石墙上时,我们站在了这条隐匿于喀斯特峰林间的牛湖线起点。兴哥习惯性地举起相机定格合影,镜头里迷途大哥的脚步与身后层叠的峰林构成了此次旅程的序章。</p> <p class="ql-block">  前行两百米,牛鼻洞豁然出现在眼前。石灰岩山体在岁月侵蚀下形成天然拱门,洞内溪水潺潺,光影在钟乳石间流转。要抵达洞口需经过一段湿滑陡峭的崖壁,这段不足百米的险途让三分之二的队员驻足,最终仅有十几个人成功下探。</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置身洞中,清凉水汽扑面而来,章哥与千里踏过浅滩,深入对面溶洞探索,我在激流之中缓慢而艰难地前行,几度差点滑入水中,真是欺山莫欺水。幸而姿势虽丑,最终安全返回上岸,河流在阳光中折射出的七彩光晕,让岩洞暗部细节纤毫毕现。</p> <p class="ql-block">  离开牛鼻洞沿着古石板路蜿蜒而上,两侧峰林如巨型石笋拔地而起。队伍在蓝天白云下穿行,偶见牛羊在草坡上悠闲觅食。天气太热了…</p> <p class="ql-block">  途经废弃的古村落时,残垣断壁间野草丛生,镜头记录下石墙上斑驳的石灰与屋顶上褪色的瓦片。我们又在一处树荫底下停留,这次我们盯上了群主的盐丸和记不得是谁的哈密瓜,分而食之。</p> <p class="ql-block">  我继续撑着伞阻挡紫外线,队伍经过一处溪谷时,午后阳光愈发炽烈,太热了,我们在溪边怪石间小憩,队员们在石板上席地而坐,分享着老高和飞哥准备的 “豪华大餐”。好哥大叔被投喂最多,笑声此起彼伏,光影记录了奶茶专注剥虾的神情、迷途大哥举起西瓜开怀大笑的瞬间,炎炎夏日与人物剪影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路餐完毕,正午十二点多,分岔路口的指示牌被晒得发烫。左边是平坦的机耕路,右边是满是碎石的陡坡。当 “好哥” 在分岔路口提出要去文笔山顶时,我握着雨伞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前一天刚完成 2.5 星强度的徒步,大腿肌肉还在隐隐抗议,而 “艳章凯” 等公认的徒步大神都选择直行大道,这让我更怀疑这大热天加量登顶的难度。</p> <p class="ql-block">  手机屏幕上的轨迹图显示,登顶需要多走 1 公里陡峭山路而且是此行唯一的急升坡,此时正午的太阳正毒辣地炙烤着大地。 我抹着额头的汗,目光扫过远处若隐若现的文笔山尖。好哥怔怔地望着山顶:“看!峰顶不是很高。二十分钟足矣,千里陪我去吧”,看到好哥眼中跃动的期待,以及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一时迷糊地脱口而出:“走!” 后来才发现,这个字背后藏着徒步者最原始的冲动 —— 对未知风景的渴望。我们一边艰难地往上爬升一边呼喊着“飞哥”、“兴哥”…但最终只有兴哥追上来了。</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登上文笔山巅,超广角镜头将连绵群山与天际线收纳画面,就像后来发朋友圈时配文写的:“且借人间二两墨……”山顶拍照完毕,我们三人一起下到分叉路,回望登顶路径,那些让我一度想放弃的陡坡,此刻竟成了值得炫耀的勋章。这大概就是徒步的魅力 —— 不临高处不见难得之景色。</p> <p class="ql-block">  天坑遗迹堪称地质奇观。坍塌的石灰岩形成直径百米的凹陷,边缘风化碎石路仅容单人通过。 坑底积水倒映着酷似眼镜王蛇的熔岩,野芭蕉在裂缝中顽强生长,禾雀花偶露峥嵘。经过此处需格外小心,两步路轨迹显示此处曾发生过小型滑坡,岩石上的红色警示带提醒着徒步者危险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此行只在相片之中看到的模范夫妻,你们跑那么快干嘛😂</p> <p class="ql-block">长亭外古道边,剑草碧连天,1.5公里的芦苇丛在风中翻涌如浪,队伍在两米高的苇丛中艰难穿行,叶片划过皮肤的触感与远处若隐若现的峰林形成奇妙对比。蚊子追咬与弯腰匍匐前进同等痛苦,称之为灰头土脸也不为过。</p> 钻出丛林终于看到远处的草原 远看是草原,近看原来是齐人高的苍耳子林 <p class="ql-block">  草原尽头的溶洞是此次行程的惊喜彩蛋。溪水从溶洞深处流出,千里溯溪而入,洞内钟乳石在头灯照射下变幻出奇异光影。众人鱼贯而入尽情拍照 ,更有几位持头灯探洞…</p> <p class="ql-block">  离开出水岩,还有不短的废弃村路,风景也是绝美;有那么几人不去文笔峰也就算了,居然还偷鸡蹭三轮车出去……</p> <p class="ql-block"><b>  牛湖线——一条被称为绝美的徒步穿越线路,它延伸在牛鼻村与湖洞村之间,这条长约13公里的石头山路,曾经是两条村子互通的枢纽,用数不清的寒暑腊月印记着那些往来的故事。如今已被时代抛弃,所幸它又成了徒步者的天堂,并继续它未完的使命。沿途的喀斯特峰林,高高的芒草丛林,唯美的大峡谷,饭甑洞天坑,还有那些被废弃的村庄,一路风景秀丽而原始,让人惊喜不断,驻足不已,真不愧为广东绝美徒步线路之一。</b></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湖洞村的炊烟袅袅升起。村口的百年香樟树下,手表定格在 16.5 公里,小腿的割伤与背包的勒痕成为此行的勋章。返程车上,队员们分享着相机里的精彩瞬间,车里催收相片发朋友圈的消息不断闪烁,而窗外的喀斯特峰林正被夕阳染成金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