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

雨花金海2210逐光班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啊,开学的欢语犹在耳畔,不觉间便已走过半期,离生地会考也只剩下50多天。然而在如此紧迫的时候,校园极端事件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运转,也引发了学校部分家长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注与担忧。然而,很感恩地是,我们班的家长一直以来都能和学校站在统一教育战线,支持和配合学校和班级的工作;我们班的孩子们也日渐成熟,懂得学校和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并且一直走在向上成长的道路上。即使如此,也希望家长们能了解学校和班级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业成长外,还一直很重视孩子们都身心发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b></p><p class="ql-block">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我们拥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包括专职和兼职心理辅导老师,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此外,学校还精心布置了心理咨询室,每天定时开放,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困惑和烦恼。在班级层面,把你会经常组织班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晚教育时,也会定期给孩子们进行心灵沟通解压,并鼓励孩子们需要我帮助时给我写信。很荣幸地是,我也得到了孩子们的信任,收到了一些孩子的信件后,我也及时地找孩子谈心、解疑答惑。每周查阅每日计划本时,我也会详读孩子们的日总结,如果出现了情绪问题或者向我求助的问题,我也会立马书写留言。除此之外,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们也是一群有爱的集体,他们会敏锐地发现情绪异常的孩子,并及时告知我,有的老师甚至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孩子疏导情绪,传递温暖,比如数学王老师,地理熊老师,历史田老师等等。我也一直告诉孩子们,有压力是正常的,但不要关注压力,而是关注成长或学习本身,全身心投入,自然压力也会在进步或收获中降低。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也会有来自家庭或父母给予的压力,希望家长们不要把对孩子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面对孩子的现状,陪伴和帮助孩子解决具体问题,多与小孩交流沟通,攻心为上,多鼓励肯定,少指责批评,切忌动手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手段,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关于作业布置</b></p><p class="ql-block"> 学校一直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分层、限时布置作业。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中取得进步。我也定期会询问孩子们最近作业布置量是否有异常。目前为止,我们班的孩子均反应作业量都适当。同时,我们也会督促学生做好每日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开学地学习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关于放假模式</b></p><p class="ql-block"> 学校目前实行的是周假+月假制度。这种制度既减轻了家长的管理压力,又便于亲子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的集中。在放假期间,我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关于学习</b></p><p class="ql-block"> 或许大家都很期待看到孩子半个学期的学习成果,但老师们却有一番肺腑之言对您诉说。一届又一届,我们目睹了不少家长因为太急切而适得其反的案例。老师们耳闻了很多孩子因考试失利而导致家庭冲突的叹息。那一纸分数,本不该充当孩子成长路上的宣判书,更不应该成为亲子关系恶化的“肇事者”。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利用小长假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如何避免“不谈学习父慈子孝,说到成绩鸡飞狗跳”,让您与孩子有限的相处时间更有质量?作为跟您一样,相伴相随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的老师们,特借鉴专家的几点建议与各位家长分享共勉。</p><p class="ql-block">1、 请您记得爱和接纳。不要让分数成为您和孩子之间最主要的情感联系,每一次的考试都只有一个第一名。于是,对很多家庭来说,每次考试后都会出现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做了自家娃娃的天敌。其实,没有一个孩子希望自己考差,因为,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被赞美,不同个体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各行各业的成功者也并非都是少年得志。每一个生命都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我们应该看到的,不应该只是别人家的孩子,更应该是自家孩子的现在和过去相比,是否有所进步。而且,这种进步,绝不只是体现在分数上,孩子的每一点成长都值得您送上赞美,积极的效应能给孩子信念和力量;消极的效应也可以潜意识里影响孩子。家长输出什么样的能量,孩子就能接受什么样的能量。父母的爱和支持是孩子安全感最好来源。来自父母的、家庭的爱的力量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是无可替代的。</p><p class="ql-block">2 、请您尊重孩子的“心理围墙”。能够理解孩子在青春期对“独立”、“尊严”和“控制欲”的需要,能和孩子友好讨论,平和对话。给孩子表达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能放心说出自己的想法乃至对家长的期望,小事父母能放手,大事双方有共识。不让孩子感觉自己在被强迫而在青春期假性独立,用叛逆掩盖自己的彷徨和对爱的需要。或是让愧疚感和自卑感主宰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他们感觉到做某件事是为了自己,而不是被父母强迫着身不由己,觉得自己收到了尊重,也就不会为了保护脆弱的自我而和父母激烈争吵。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分析成绩,相信孩子会更有力量面对困难和挑战。</p><p class="ql-block">3、请您用明确一致的标准帮助孩子建立行为边界。爱和接纳绝对不等同于放任,纵容和溺爱,惩戒从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的,是与孩子在磨合中清晰地确立奖赏和惩戒的标准。明确分析清晰且前后一致的标准。这样吗,当孩子做出超越预期的事情时,知道会有你的表扬,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也知道这是自己行为的后果。规则有了,只要不朝令夕改,虽然是不成文法,但大家都遵守,奖励和和惩罚,孩子其实都是可以接受的。就像一句话说,要让“孩子看到公平和公正两个词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你的身影”。</p><p class="ql-block">4 、请您不要回避问题,不渲染问题,半期考试座位一次阶段性考试,其主要价值在于帮助老师和孩子诊断出这半个学期的教学和学习情况,对孩子而言,本学期半期考试是一次宝贵的发现问题的机会,一次诊断自己适应能力的机会,通过考试诊断出问题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面对,一起研究,一起解决,冷静且理性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情感上最可依靠的支撑,也是他行动上最具启发的榜样。分数不代表一切,发现问题就是潜在的增长点。请您不要因为考试成绩未达到某个标准而上升 导对孩子的全盘否定,我们要培养的事全面发展的人,不是考试的机器,我们都不要因为一次考试而迷失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5 、请您不要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只准孩子埋头学习的“割草机父母”。这样做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现实事务处理能力。只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学习,孩子的现实感就会减弱,也就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中去寻找和体验真实感,比如手机,比如网络游戏......所以,建议您避免周末与孩子交流的所有话题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涨分涨分再涨分。校门外的世界那么大,孩子需要去经历,去看看,去体验。况且吗,打扫下房间,洗两次碗,让大脑中枢处理学习之外的其他部分轮个班表现一下,其实也是很好的放松方式。</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想说,老师们是家长们的盟友,我们的目标一致,都希望看到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句话说,所以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但父母对孩子的爱却是为了分离,中学只是孩子人生路中的一个阶段,让我们一起慢走些,帮助孩子在中学的这几年一步步做好准备。在过程中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这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于是,某天,脱离父母的羽翼后的他们能是精神独立,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人,有充沛心理力量和同理心的人,能够自己笑对风雨,阳光前行的人。</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话有着不同的绽放季节,我们的孩子也终会走向属于自己的辉煌。而我们,完成任务的父母,老师们,则可以遥望他们青春的背影,挥手目送,不比追!</p>

孩子

家长

学习

老师

考试

父母

我们

学校

自己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