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觅音,共读一“夏”——邹平市第一实验小学暑期道德与法治教师共读活动纪实

Mxxiao

<h3>  在愉悦的假期中,书香的浸润是不可或缺的,而智慧的人生则需借助阅读的钥匙来开启。正如高尔基所言:“阅读,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行,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心灵与古今中外所有民族的智慧相融合的过程。&quot;当我们沉浸于浩瀚的书海之中,我们能够与人类的灵魂迸行対活,独自享受那些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永恒世界。</h3> <h3>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加深对跨学科教学的理解及实践,利用暑假时间老师们精心准备,仔细挑选适合的图书,制定详尽计划,小组合作、共读交流,以求在这个夏天能够一起进步!</h3> <h3>  我们所选择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指导》这本书内容定位深入解读课程标准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其次它在建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各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框架,并提供符合学科要求的教学设计案例,结合不同区域需求及学段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在系统阐述本学科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法策略基础上,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供一线教学参考。</h3> <h3>  自阅读活动开始,每位成员每天坚持在共读群内,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与反思。</h3> <h3>  在阅读《国情教育案例 我的小小科技强国梦》这一章节时,杨老师向我们分享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分三个小主题:寻梦、筑梦、追梦。并说明了本次主题的安排是想让学生通过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科技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未来科技的追求,感受中国现代科技的力量和科技强国的决心,让学生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h3> <h3>  曲老师在阅读《建党百年 红色传承》这一章时,将语文与道法进行结合,向我们分享了她的所思所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语文学科的阅读与表达技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与重组,并凝练成文,准确表达自己的所学、所思与所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对实地考察和参观中发现的相关数据进行准确分析,感悟革命精神,同时以综合实践学科的调查法为学习工具进行调研,最终利用艺术课程中的相关技法进行学习成果的设计、呈现和汇报。</h3> <h3>  苏沙沙老师认为教师紧扣主题思想,结合教材内容拓展更多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不同性质的爱,还要通过拓展知识,让学生明白爱是需要回报的。这样学生才能主动了解家庭的温暖,懂得感恩、懂得尊敬长辈,才能够理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感受到自己与家庭的情感联结,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与家人长辈的关爱之情。</h3> <h3> 对于法治教育案例,李老师有这样的话要说:在学习&quot;智慧的教育者&quot;这一案例时,学生可以分享相同经历,在一起分享、讨论、达成共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设计调查问卷,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h3> <h3> 宋天乐老师认为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在学校里、课堂上进行,同时更需要回归到现实社会中。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社会人,都具有社会性,只有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融人社会的人才具有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因此价值观教育也要回归到社会现实中。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样是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内容,把学生的真实性学习放置在社会大课堂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场域下进行学习与研究,这将对学生后续步人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h3> <h3>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是教师成长最持久、最扎实、最有效的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和源头活水,让读书成为师生校园生活的娱乐方式,让每一位师生都能书香相伴,恣意人生!</h3>

学习

跨学科

学生

主题

共读

阅读

教师

社会

案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