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教材 引领新篇章

音乐“三新”培训第三小组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音乐教师培训在澧县一完小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培训活动由澧县教育局组织,旨在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一次系统而全面的新教材学习机会,以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p> <p class="ql-block">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音乐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体艺股股长刘敏特别强调,这些新教材在内容、形式和理念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澧县教育局决定组织一次新教材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为保证此次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王舟娟股长强调了纪律要求并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能在新教材的引领下,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发扬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  培训伊始,刘一显老师带我们一起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他带领大家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刻解读,并将音乐学科需深入学习了解的艺术课程标准做出具体分析与解读。随后,刘老师在解读人音版新教材时着重强调了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改变对我们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并对音乐课程目标的逐步改变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在人教版新教材的解读时刘老师介绍了教材编写的五条线索,及其中体现出的课标新要求。对于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刘老师也带领老师们一起进行了趣味学习:“恒拍练习”、情景教学、五线谱的认识及重要性、音高的练习,都是刘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最后,面对面对新教材、新特点,刘老师提出我们必须做出以下转变:</p><p class="ql-block"> 1.转变教材观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音乐课堂的创造者,上课不是讲教材而是将教材作为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活动的线索,重生成、重反思。</p><p class="ql-block"> 2.转变教学观教师可充分挖掘资源,让学生由过去的“静态的听”转变为“动态的学”,充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同时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交流分享能力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3.转变课程观音乐课程注重价值引领,育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实施中不仅要关注音乐本体,更要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注重学生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p> <p class="ql-block">  面对新课标的提出,新教材的改版,胡红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一年级音乐教材分析解读,胡老师从国家层面、政治层面分析艺术课程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要贯彻落实在每一堂音乐课程中。胡老师从教材体量、中外作品比例、音乐表演实践、简线两种乐谱识读、音高感音调感的培育、学科的融合等九个方面进行解读,让我们能提前了解新教材改版的背景和目的,也为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指明了一条清晰点思路。胡老师还详细的为我们解读了新课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并带领我们亲身感受低年级唱游阶段,整个分享过程轻松愉快,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药兴老师结合“三新”理念“新课标、新要求、新高度”、大单元教学解读了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材,并针对初中教学方式与学时安排给予了一些建议。另外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音乐的功能与价值,加深了老师们对新课标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的认识与理解。</p> <p class="ql-block">  游李老师结合湘艺版音乐一年级第十课《划船》进行了教学设计解析。游李老师通过从核心素养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四个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从“平静的湖面”“起风的湖面”“你追我赶的划船比赛”三个创设性的情景活动,使学生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能够感受歌曲不同情绪的变化,同时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从而形成集体意识和协调、合作能力,较好地做到符合课程要求。</p> <p class="ql-block">  刘海蓉老师进行的《初中新教材案例解读》主要围绕两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1.聚焦“三新”,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 2.课例分析,见贤思齐 </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在分享的开始从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习任务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接着对新教材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讲解,根据新教材的第一单元提出教学难点,刘老师在教学难点上融入自我见解,她在教学课时安排上进行更改,让学生能更好的接收本单元教学知识,真正做到了“站在大单元视角,根据学情找到线索进行整合,深入浅出。”让我对“备课做加法,上课做减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着通过课例分享,与我们分享了一节优秀的交响乐欣赏课,从语言到旋律递进式的交响乐旋律线的交织与接替的教学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打开欣赏课的教学新思路,令人受益匪浅。刘老师的分享中提到初中教材与小学教材的衔接不强烈,初中音乐的教学存在一定挑战。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需从中明白,今后要更多的学习,多多提升教学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在学习中完成人格的健全发展。</p> <p class="ql-block">  周志华校长首先分享了自己在音乐教学上的经验,她说音乐要在“玩中学”,强调了组织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怎样用音乐进行师生问好,周校长说到她创编了动人的故事以情入景,导入《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这一课,贯彻了以美育人的目标。就新课标的核心素养的具体运用谈到了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创意实践四种能力相辅相成,立德树人,将核心素养落实在双基的培养上。最后周校长总结音乐教师必备以下素养:</p><p class="ql-block"> 1.音乐教师应该熟练的掌握乐理 和声 等音乐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与音乐相关的经典文化。</p><p class="ql-block"> 2.音乐教师需要掌握钢琴等乐器演奏,指挥,声乐等等技能。</p><p class="ql-block"> 3.音乐教师需对教学有创新能力。最后,周校长提到“因为热爱,终身学习”,把今天的学习作为起点。</p> <p class="ql-block">  赵陈晨老师进行的《走进新教材,碰撞新火花》围绕大单元教学展开,通过聆听赵老师的分享,我了解了相较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来说,“大单元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其可以构建一个完整、丰富的教学体系。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探索活动,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音乐思维,让学生真正感知音乐学习的魅力。在过去的传统单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关注到知识的整体性特征,从大单元教学角度出发,则可以多层次解析这首作品。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这幅作品的由来,作品的类型、特征等,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音乐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在音乐这门课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品格,其不论是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还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均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的年龄小,尚未形成全面学习的意识。其价值观、世界观等还未真正形成,因此,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好核心素养的作用与价值,做好音乐大单元教学,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展现音乐这门课程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此次“三新”培训得到了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支持。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教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他们也期待着教育部门能够继续组织类似的培训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p>

音乐

教学

新教材

学生

教师

新课标

素养

学习

刘老师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