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書畫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文/甘泉</p><p class="ql-block">本是書源畫理同,</p><p class="ql-block">方知用筆墨交融。</p><p class="ql-block">皴塗淺淡勾鋒骨,</p><p class="ql-block">飛瀑玄流氣韻通。</p> <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被视为高雅艺术。它们在形式和技法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常被称为“书画同源”。书画本是书法和绘画的总称,书画同源是指书法和绘画在艺术创作上有着共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和绘画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们的创作都需要具备相同的基本技能和审美标准。因此,书画同源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此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书与画,同质而异体也。书法注重气势之美、意态之美、韵律之美,可说是真正的抽象派艺术。书法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绘画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艺术修养,通常书画家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对事物的内心里感受、对事物包括景色的艺术化再现。如果在画中增添一些书法,就能够体现出书画家当时的一种意境,表达出绘画的丰富内涵。这种传统文化既可以让书画家和观赏者丰富文化、陶冶情操、宁静内心、培养品质、提高修养。</p> <p class="ql-block">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家的独得之秘,它的内涵幽远深邃,它使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我国古代有许多书画家,都承认“书画同源”之说。最早发现这个道理的是元代大画家兼书法家赵孟頫。他有诗题道:</p><p class="ql-block">石如飞白木如籀,</p><p class="ql-block">写竹还应八法通。</p><p class="ql-block">若也有人能会此,</p><p class="ql-block">须知书画本来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