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启蒙教练一一60年代国乒队“108将”之一的陈佑铭教练二三事

吾本湘人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法国,中国乒乓球队包揽巴黎奥运会全部五枚金牌,再创佳绩,给国人带来稳稳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乒乓球能成为中国的国球并輝煌至今,长盛不衰?这事与60年代初被媒体称为“乒乓球108将”的国手们密不可分,而本文所说的俺的启蒙教练陈佑铭老师就是其中一人。</p> <p class="ql-block">1959年,在多特蒙德举办的第25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决赛中,我国优秀运动员容国团以3比1战胜匈牙利选手西多,为我国夺得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也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p> <p class="ql-block">随着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为新中国拿回第一个世界冠军,北京也获得了第26届世乒赛的主办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承办世界大赛。特别喜欢乒乓球的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曾表示,一定要把北京世乒赛“办得像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北京工人体育馆是为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世乒赛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古有水浒传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泊,今有国乒队一百单八将备战世乒赛。为了迎接这次大赛并取得好成绩,1960年7月,当时的国家体委开始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集训区选调运动员,包括徐寅生、李富荣、庄则栋、张燮林、丘钟惠等人在内的108将一起在北京备战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p> <p class="ql-block">上海区选拔队员</p> <p class="ql-block">12月,108名从全国选拔出来的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齐聚北京,进驻了北京工人体育场,备战第二年春天将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p><p class="ql-block">从现在看到的当时为集训而从全国调集的108名乒乓精英名单可以看到,陈佑铭教练当时是唯一的湖南选手,而且他当时只有16岁左右,主要是给一线主力当陪练。</p> <p class="ql-block">1961年4月4日,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新建的北京工人体育馆隆重开幕,于4月14日结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体育大赛。</p><p class="ql-block">在老一代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通过108将这个战斗集体的共同努力,中国队最终在比赛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中国队容国团和王传耀、徐寅生、庄则栋、李富荣夺得首个世界团体比赛冠军,庄则栋和丘钟慧分别获得男女单打冠军。中国乒乓球也从这时开启了在世界乒坛长盛不衰的光辉历史!</p> <p class="ql-block">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在获得“斯韦思林”杯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0年,举办了108将集训50周年纪念会,表彰与纪念这批功臣。</p> <p class="ql-block">陈佑铭教练选调到国家队用横拍打削球给一线主力当陪练,与50-60年代著名匈牙利乒乓球运动健将,多次世界冠军获得者艾·西多有关。</p><p class="ql-block">西多身高体胖、体重达102公斤,从外表看无法让人相信他是个乒乓球运动员。1949年2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1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西多首次亮相便夺得男子双打冠军。在之后的十年里,他在男子团体、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和混合双打比赛中共获九次世界冠军。</p><p class="ql-block">西多的主要技术特点是横握球拍站在中台,左右两面削球。西多作为一代名将成为当时中国队的主要对手。</p><p class="ql-block">容国团还有后来的庄则栋、李富荣等一线主力,都是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直拍快攻打法,也是当时的主流打法。当时打横拍的人是很少的。而陈佑铭老师当时的任务,就是模仿匈牙利名将西多的横球削球打法,为当时的主力队员充当陪练,为最终夺取胜利,为中国国球长盛不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行文至此,不禁想到乒坛的“难忘今削”现象。熟悉当今乒坛情况的人都知道,削球虽不是主流打法,但国内外很多名将却经常在难缠的削球手拍下败下阵来。不可否认,削球战术仍然是乒坛的一大“毒药”。很多年轻选手面对削球手时一筹莫展,表现出应变能力缺失的狼狈不堪。</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26日,巴黎奥运会后,在WTT支线赛奥洛穆茨站这个新一轮奥运周期参加的第一项比赛,国乒女队两场女双比赛、四场女单比赛中,全部落败,年轻一代选手有5人输给日本削球手桥本帆乃香,总共只赢对方一局,甚至被对手11-0剃光头让对方夺冠而去,教练绝望闭眼,敲了警钟!</p> <p class="ql-block">当年为国争光,当时受到周总理及贺龙元帅的表扬和肯定的国乒108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许多人后来在基层从事教练工作,默默无闻地付出努力和心血,为中国的乒乓球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从而奠定了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长盛不衰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陈佑铭教练后来下放到湖南株洲市业余体校,开创和从事乒乓球教学培训事业,所以,湖南株洲的乒乓人都知道,株洲的乒乓球事业开端与发源,是与陈佑铭教练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经他培养的大量优秀运动员被输送到省里,有的后来进入国家队。</p> <p class="ql-block">1978.4月陈佑铭教练率株洲市队参加全省第三届运动会,勇夺乒乓球男团冠军,女团第三名,朱小顿获得女子单打第二名。</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陈佑铭教练的学生刘铭水1992年从湖南来到广东汕头,参与组建汕头乒乓球队,创办汕头市乒乓球运动学校,成为主教练。汕头市乒乓球运动学校创办五年便获得了全国锦标赛的男团冠军,六年培养出了马琳、刘国正等世界冠军和一大批乒乓人才,创造了奇迹。主教练刘铭水成为2008年汕头市奥运火炬手,就是为了表彰他对汕头乒乓球作出的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笔者十岁进入株洲市青少年业余体校第一期乒乓球培训班当学员,有幸成为陈佑铭教练的学生,学用横拍打削球并成为一生的财富,谨以此文怀念陈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