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鉴于唤起更多农民投身国民革命的形势需要,在国民党任职的共产党人彭湃,建议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将此作为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两年间,共产党人以“养成农民运动之指导人才”为宗旨,连续开办了六届农讲所。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毛泽东先后担任所长。来自全国近800名学员,在此学习农民运动理论和方法,进行军事训练。<br> 农讲所曾三易地址,第一、二届农讲所在越秀南路惠州会馆(即今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内的天台临时建筑内举办;1924年9月19日第一届农讲所学员毕业,孙中山曾到此对学员作了"耕者有其田"训词;廖仲皑也作过《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的演讲。第三至第五届农讲所在东皋大道1号举办。这里原是广州商团副团长陈恭受的花园别墅。1924年10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政府镇压了商团叛乱后,将此楼房没收充公。大革命时期,它是广东80万农会会员的战斗指挥部——广东省农民协会所在地。由于第六届农讲所是招生规模最大的一届,举办地迁至宽敞的番禺学宫。文献记载,农讲所的官方名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运动讲习所”,尽管被冠以国民党的名义,但实际是由共产党人领导,历届所长也皆为共产党人,教员也多为共产党员。<br> 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担任第六届农讲所所长,共有来自20多个省区的327名学员参加农讲所培训,周恩来、彭湃、恽代英、萧楚女等共产党员任教员。第六届农讲所课程多达25门,内容涵盖农民问题的革命理论、中外历史和社会政治经济等。毛泽东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负责主持所务工作之外,不仅亲自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3门课程,还让每名学员写下一篇当地人民受残酷压榨和剥削的真实故事,写好后先在农讲所讲读,再选取最典型、最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编辑成册,发给学员阅读。毛泽东强调,学员要参与农村实际研究,深入开展农民调查。他带领学员奔赴农村实习,并将全体学员按地区组成了13个“农民问题研究会”,列出租率、田赋、主佃关系、抗粮情形等36个项目,使学员全面掌握农村的政治、经济情况。第六届农讲所结业后,学员们立即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成为农民运动的骨干。<br> 第一次广东之行的10月24日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即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br> 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原是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的孔庙,清代更名为番禺学宫。(广州在秦朝时期称为番禺,番禺在秦朝时是岭南地区的化外之地,番禺意为“蕃外一隅”。另外,在岭南地区多将“孔庙”称之为“学宫”)清末民初,番禺学宫改为八桂中学。民国十五年(1926年)5月—9月,在番禺学宫举办了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br> 番禺学宫为一组红墙黄瓦、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群 ,坐北朝南,周围有围墙。从南至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和两侧的两廊、两庑、明伦堂等组成;棂星门紧邻马路,是花岗岩雕琢,门额上悬挂周恩来手书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横匾(见题图);前院为泮池,泮池中间架有一座石拱桥,泮池路旁的草坪上,保留着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锻炼身体的单杠;大成门以木板间隔,设有教务部、庶务部和值星室,东西两耳房是图书室和所长办公室;大成殿辟为课堂,台基由花岗石砌成,两侧为为教员和学员宿舍;崇圣殿正间作饭堂,东间设军事训练部;院内种植有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 。<br>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被中华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泮池和拱桥 大成门 当年学员用的单杠 讲习所简介 值星室介绍 值星室 教务部介绍 教务部 毛泽东办公室介绍 毛泽东办公室 庶务部介绍 庶务部 大成殿现辟为第一陈列室,主题为“农民运动的摇篮—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历史陈列”。第一部分是“农讲所创办的缘起”,分别主要介绍“国共合作后农民运动的新局面”、“共产党人的提议与第一届农讲所的创办”、“第二至第五届农讲所的开办”的历史。 大成殿 “农民运动的摇篮”陈列展 前言 第一部分: 国民党中央设农民部,中共党员林伯渠任部长(中) 农民部工作基本由秘书中共党员彭湃主持(左上) 第一届农讲所主任彭湃(中上)1929年被杀害于上海龙华 第二届农讲所主任罗绮园(右上)1931年叛变 第三届农讲所主任阮啸仙(右上),1935年在赣南战斗中牺牲 第四届农讲所主任谭植棠(右)广东党组织创建人 第五届农讲所主任还是彭湃 第二陈列室是崇圣殿的回廊,当年是学员宿舍。有学员宿舍复原场景。 崇圣殿 第二陈列室陈列介绍 学员宿舍介绍 学员宿舍复原场景 毛泽东与学员 第三陈列室设在崇圣殿内,这里当年是农讲所食堂。现陈列第二部分“毛泽东主办第六届农讲所”,介绍了“第六届农讲所的开办”、“第六届农讲所的组织机构”、“第六届农讲所的支部生活”“学习革命理论”、“注重军事训练”、“投身社会实践”几部分,以及介绍“双百”人物中的农讲所教员和学员。在历届农讲所当中,第六届农讲所规模最大,招生范围最广,学习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 第三陈列室介绍 第二部分:毛泽东主办第六届农讲所 第六届农讲所开办介绍 第六届农讲所部分教员介绍:左至右: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萧楚女、张秋人、周其鉴、赵自选、于树德、安体诚、李一纯、 林祖涵(林伯渠)、何香凝、张太雷、郭沫若 第六届农讲所支部生活,专职书记彭公达。(左)1928年被杀害。第六届农讲所毕业生王首道(右)<div><br></div> 农讲所旗帜 学习革命理论 注重军事训练 投身社会实践 周恩来为农讲所旧址题字 “双百”人物中农讲所出来的人 左至右:陈延年、毛泽民、彭湃、瞿秋白 阮啸仙、韦拔群、萧楚女、恽代英...... 第三部分“农讲所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介绍“推进农民运动”、“举办中央和地方性农讲所”、“积极投身各地武装起义”。在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里,农讲所的教员和学员不畏牺牲,英勇奋斗,点燃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 第三部分:农讲所的作用与影响 部分地方农讲所一览表 结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韦拔群像 学宫外墙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紧邻农讲所的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