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风雅

闲愚一炜

<h3> 姑苏,苏州的古称,逾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园林之城”、中国园林艺术之瑰宝,它以隽雅清新、蕴藉含蓄为尚,千岩万壑,意境悠远,宛然如画,共有九座古典园林入列世界文化遗产。<br>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唐·杜荀鹤),总要来趟苏州吧,吹吹山塘街的晚风,走走平江路,看看潺水园林。</h3> <h3> 印象中“熟悉”的苏州已没什么印象,记忆中只留下二、三十年前虎丘、拙政园的依稀影子。。。再次踏足、高铁抵到苏州站,地铁进城就十几分钟、落脚“乐桥”这个城区中心点附近,开启“走城”之旅。<br>  以姑苏区为核心,给苏州城Citywalk大致做个勾画: 【城中区】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相门城墙、耦园、东门古城墙)及观前街(玄妙观)、定惠寺巷、双塔市集,【北区】北寺塔、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南区】网师园、沧浪亭、盘门及十全街,【西区】虎丘、寒山寺、西园、留园及七里山塘,【城东部】金鸡湖(东方之门--李公堤) </h3> <h3> 第1站【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脍炙人口、耳熟能详,自从有了张继的这所诗,该寺便闻名了。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张继诗石刻诗碑,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碑廊还陈列着历代名人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人的诗碑。游览完寒山寺,可以沿路游览“西园”、“留园”,再到山塘街。</h3> <h3> 第2站,跳过“两园”直抵【山塘街】。有称“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山塘街位于古城西北,东至阊门,西至虎丘,全长约3600米,约合7华里,故称“七里山塘”;唐朝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开挖成山塘河,傍河而建的古街被称为山塘街;沿街古建筑大多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几落几进构成的建筑群体,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景观特色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景象和沿街商铺,现主要游览区域为“阊胥路与上塘街”交界处“白居易码头”,北至“广济路”出口寻“山塘街地铁”转场十分便捷。</h3> <h3>  第3站金鸡湖畔之【东方之门】,苏州新地标曾以“秋裤”的别称爆红于网络。它是金鸡湖西岸的一座摩天大楼,我国结构最复杂的超高层建筑之一,整幢大楼是一个双子塔的建筑,顶部双子塔合二为一,构成一扇门的形状,它的高度达到了301.8米,作为园区CBD核心区的标志性建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h3> <h3> 【延展推介】~~“金鸡湖景区”是全国唯一商务旅游特质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园区即景区、商务即旅游”的城市商务旅游功能布局精心打造了文化会展、时尚购物、休闲美食、城市观光、中央水景五大功能区;拥有八大景观:水幕电影·音乐喷泉、水上摩天轮、水墨长堤·李公堤、湖滨大道·圆融雕塑、月光码头、桃花岛·玲珑岛、春到湖畔、金鸡湖大桥·瀑布。<br> 湖区东北部的“文博中心”片区有:“苏州文化艺术中心”,马蹄形的建筑、被誉为苏州的“小鸟巢”,与西岸的东方之门隔湖相望,成为苏州新城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文化精品工程。相邻的“月光码头”作为“苏州十大最美夜景之首”,致力于打造以“夜天堂”为核心理念的月光经济产业模式,采用欧陆风情小镇式建筑风格,像一弯新月优雅停泊在金鸡湖东北畔。“诚品书店” 1989年创立于台北,苏州诚品书店是大陆首家旗舰店,创立定位为“一座人文阅读、创意探索的美学生活博物馆”。<br> 湖区南部片区的“李公堤”,清光绪年间李姓县令始建而得名,湖堤如水墨画般沿湖畔徐徐展开,粉墙黛瓦、赤桃绿柳、碧水白浪;如今以园林式布局,形态各异的仿古廊桥、石桥串联出水乡神韵,形成一条集餐饮、娱乐、休闲、旅游、文创于一体的著名滨水休闲商业街区。<br>  很值得留一个下午时间在这里期待一次落日,如遇夕阳洒落湖面、泛起灿灿波光,那片落日橘子海,那种温柔的抚慰当能为你卸下了身心的疲惫;在这里同时也去细细品味这片苏州新城的现代气息和独特的新风雅韵。</h3> <h3>  第4站【定慧寺巷】 金鸡湖畔短暂逗留、吹风揽胜,地铁返回老城“临顿路站”,寻“定慧寺”,隐于市井之间的古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圈粉的是寺内两棵古老的银杏树,定慧寺犹如一位老僧,携唐宋遗风凝集祥和与安宁,寺前老巷的人们每日伴着晨钟暮鼓,作息起居,虽身处闹市,却是难得的怡然恬静。。。还是这条巷里,紧邻定慧寺、建于北宋年间的7层“罗汉院双塔”,二塔是一对佛塔,外貌几乎完全一样,两塔间相距仅20来米,像这样紧紧靠在一起的双塔全国是惟一的,似乎“不起眼”的双塔与正殿遗迹竟是第4批“国保单位”。路过了二处藏在巷中的“小众”文化宝藏,因为闭园没能近距离的观赏,留下些遗憾,而老巷中的漫步却也感受到闹市中一隅难得的市井气息。</h3> <h3> 沿定慧寺巷继续东行,跨过一座小桥过了一条小河便是“双塔市集”,这里原称“双塔市场”,是一个居民菜市场,经过改造后成为一个日系风格的市集,保留菜市场的功能,但增加了文创、杂货、餐饮、咖啡店,汇集成一个网红之地,是“食”与“市”完美结合。早上来一块传统糕点海棠糕,中午尝一尝各式卤味,下午喝一杯苏州特有的碧螺春奶茶,晚上再品一品香醇的桂花米酒……有食客们将这里比喻成“一座沉浸式的苏州美食博物馆”。</h3> <h3> 第5站【平江历史街区】离开双塔市集,跨过干将东路就是平江历史街区南出入口。街区是苏州古城的缩影,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如今仍然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独特风貌,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佳偶天成之意)和“非遗”昆曲展示区“中国昆曲博物馆”,街区的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牌坊等100多处古代城市景观风貌基本保持原样。天已渐黑,寻一西侧小巷小路西行便离开街区,跨过“临顿路”就是观前街东入口。</h3> <h3> 第6站【观前步行街】,观前街位于苏州的市中心,因古建“玄妙观”而得名,是古城的一条繁华商业老街,有“苏州第一街”之称;一条观前街承包了几代苏州人的味蕾,食“黄天源”糕团、品“三万昌”茶叶、买“陆稿荐”卤菜、秤“采芝斋”糖果,这是老一辈苏州人沿袭下来的观前街生活日常。如今所打造的步行街,主街分布着购物商场和老字号商店,餐饮业主要集中在太监弄一带,娱乐休闲场所主要集中在乔司空巷一带。。。<br>  更值得关注的是【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江南第一古观”,第2批“国保单位”;观内三清殿是江南最大的木构古建筑,殿内供奉的高达17米的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堪称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观内老君像石刻,为唐吴道子绘像,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可称“四绝”碑,是国内仅存的两块老子像碑之一,弥足珍贵!</h3> <h3>  虽只是半天的走马观花,苏州的独有气息已沁入心扉,吴风悠扬、民情雅致,时间酿出了这座城的“最江南”气韵,“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时代的风尚朝气又是那么真实撩人,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精致隽秀、温文尔雅、恬静悠闲。。。晚安姑苏!</h3> <h3> 第7站【拙政园】一夜变天,早起天空阴沉大雨将至,但没有拴住前行的脚步。从驻地北行经北寺塔、苏州博物馆,紧邻的就是拙政园。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九级八面砖身木檐混合结构,高76米,曾是姑苏老城最高的建筑,是中国2000多座楼阁式宝塔中“上为令盛,下为重楼”的典型,第六批“国保单位”。“苏州博物馆”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作品,据称其光影几何的独特设计在众多博物馆中别具特色,遗憾的是“苏博”这个抢手货提前一天就预约不上了。</h3> <h3>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八年,取西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题名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整个环境虽由人造,但自然生态的野趣却十分突出,尚保留着明代建园之初的风范,被认为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和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拙政园的布局特点是以水为主,所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中部为精华所在的主景区,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br> 大雨滂沱而至,结束游园,也不得不终止继续打卡的行程,按行程可以顺道打卡“狮子林”、继续游览平江路。。。暂停暂停!</h3> <h3> 第8站【网师园】 第2批“国保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南宋时期,旧为宋代藏书家的“万卷堂”故址,至清乾隆年间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是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各种建筑配合得当,以精致的造园布局,深蕴的文化内涵,典雅的园林气息,成为江南中小古典园林的代表作。</h3> <h3>  第9站【十全街】网师园出口所在就是十全街。原称“十泉街”,因旧有十口古井的缘故,街自乌鹊桥往东,为旧时古城高尚住宅区,豪门巨屋,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曾是苏州涉外宾馆的集聚地,南林、南园、苏宾等都坐落于此街,因而也曾是一条闻名遐迩的旅游品特色街、“玉石一条街”到“酒吧一条街”。。经过了几年的凋零、没落之后,如今老街正在焕发新生,年轻人的夜生活在这里悄悄启动,它正成为展现姑苏“年轻力”的窗口,时髦的中古店、咖啡厅、艺术馆、餐食店、杂货铺在十全街这个空间里相得益彰,发酵出了一种独特的市井且文艺的气质。全街共架桥8座,街景既是风景,依然举目可寻唐代诗人杜荀鹤诗中“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的景致。逛过十全街,虽“沧浪亭”也近在不远处,可已过了入园时间,又漏过了。</h3> <h3> 路遇“奥灶面”,奥灶面是江苏昆山的一道传统小吃,被称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品味一下苏州的特色小食吧。。。回到“乐桥”,地铁站以东、干将东路南侧就是近年来因剧而出圈的“同德里”,是苏州古城内较为少见保存相对完好的纯居住民国建筑群,这一街区也很能体现古城的古朴与现代的完美结合。</h3> <h3>  第10站【狮子林】 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世遗”、“国保单位”。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园内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以叠石取胜,洞壑宛转,怪石林立,水池萦绕。该园总体也不大,赶早游人稀少,出园不远处就是平江街区的北出入口,沿平江路向南而行继续浏览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水城风情。平江路中段折向西出街区、跨过临顿路有一家据说时刻都要派队的网红小吃店“哑巴生煎”,有故事和传承的生煎老店,味道也是不错。</h3> <h3> 第11站【盘门】古称蟠门,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所筑春秋吴国都城,便是从那时开始有了“苏州”(古称“阖闾”城)。盘门为吴都八门之一,因门上曾悬有木制蟠龙,以示镇慑越国,又因其“水陆相半,沿洄屈曲”得名。现盘门是元明清三代陆续修建的遗构,是中国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有“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的说法,第六批“国保单位”。</h3> <h3>  美好时光总是匆匆,天气原因影响了计划行程,只能用“特种兵”的驴行风奔袭苏州。。。没有被美食馋住、却被美景缠住了,旅行虽已离去,思绪依然萦绕在那座城里。。。<br> 古城至今,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载体,岁月沉淀出的昆曲、评弹和园林、苏绣,早已成为世界辨识中国的鲜明符号,而更直观的河街相邻、小桥流水,风韵雅致千年依旧,其古色古香的苏派建筑、青砖黛瓦的民居和传统的园林建筑,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隽美画作,引人入胜、令人流连。苏州在等你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