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贾母年谱</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b>(一)贾母的年龄</b></h1><h1><br> 对贾母年龄的记述,在《红楼梦》中曾多次出现,每次出现时的文字记述都比较清晰,但是,每次十分清晰的记述都和其他记述的年龄线索不相吻合。</h1><h1><br><b>1、贾母与刘姥姥聊天时,贾母明确表示:自己的年龄小于刘姥姥。</b></h1><h1><br>书中记述,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时,贾母得知此消息后,表示自己正想找一个<b>“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b>,便让周瑞家的将刘姥姥请了进去。刘姥姥见了贾母后,<b>“忙上来陪着笑,道了万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亦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b></h1><h1><br>刘姥姥此时应该是75岁。根据贾母自己所说,刘姥姥比自己<b>“大好几岁”</b>。按照北京人的说话习惯,“好”字有比较多的含义。用在“大好几岁”上,至少应在大5岁以上,保守一点说,至少也应大4岁以上,绝不可能低于4岁了。因为按照北京人的说话习惯,如果两人年龄相差3岁左右的话,绝不会说成为“好几岁”,一般应说“差两三岁”或“差三四岁”。所以,按照贾母的说法,贾母年龄应小于刘姥姥4、5岁,保守一点的说,贾母当时的年龄应该是71岁。</h1><h1><br>贾母与刘姥姥聊天的这段故事,发生在“红楼十四年”。</h1><h1><br><b>2、两年后,贾母庆八十寿诞。年龄突增七岁。</b></h1><h1><br>《红楼梦》第71回中记述,<b>“因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大庆”,贾府“议定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宁荣两处,齐开筵宴。”</b></h1><h1><br>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与贾母聊天,发生在红楼十四年;贾母八十寿诞是在“红楼十六年”,之间只相差两年。</h1><h1><br>书中具体的时间记述。</h1><h1><br>刘姥姥二进贾府前,书中记述:贾政<b>“居官更加勤慎,以期仰答皇恩。皇上见他人品端方,风声清肃,虽非科第出身,却是书香世代,因特将他点了学差,也无非是选拔真才之意。这贾政只得奉了旨,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别过宗祠及贾母,便起身而去。” </b></h1><h1><br>书中记述贾政离开京城后,便马上记述刘姥姥二进贾府,并与贾母同游大观园的故事。</h1><h1><br>贾政在外地为官的时间,书中没有写明,但是在书中第70回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记述。贾政从外地来信,信中说,自己将在<b>“六月中准进京”</b>。袭人得知此消息后,便对贾宝玉讲:<b>“这二三年的工夫,难道只有这几张字不成?依我说,明日起,把别的心先都收起来,天天快临几张字补上。虽不能按日都有,也要大概看得过去。”</b>袭人的这句话可以证明,贾政在外地为官的时间是二三年。根据《红楼梦》书中的其他线索推断,贾政在外地为官的时间是两年。</h1><h1><br>贾母八十寿诞的庆祝活动是在贾政从外地回京,<b>“蒙恩赐假一月,在家歇息”</b>时举办的。</h1><h1><br>贾政离京时,贾母71岁,贾政到外地为官两年,回京时,贾母应该是73岁。但是在贾政回京后,贾府便开始准备贾母八十寿诞活动。贾母的年龄一下子增加了7岁。</h1><h1><br><b>3、贾母80寿辰后的第二年,时间过去了一年,贾母的年龄没有变化。</b></h1><h1><br>《红楼梦》书中第88回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记述,贾母房中的丫鬟鸳鸯<b>“带着一个小丫头,提了一个小黄绢包儿”到惜春房间。“惜春笑问道:‘什么事?’鸳鸯道:‘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这已发出外面人写了。’”</b></h1><h1><br>这又是《红楼梦》书中一处明确记述贾母年龄的地方。贾母<b>“明年八十一岁”</b>。</h1><h1><br>从贾母八十寿诞开始,按照《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的时间进展。鸳鸯做这件事的时间应该是贾母八十寿诞第二年的秋天。</h1><h1><br>大概的时间排列是这样的:</h1><h1><br><b>【庆寿诞当年(红楼十六年)】</b></h1><h1><br>八月份贾母八十寿诞。刘姥姥二进贾府。</h1><h1><br>九月份凤姐过生日。赖大家请客。</h1><h1><br>十月份薛蟠随自家的当铺内揽总张德辉外出。</h1><h1><br>十一月份薛宝琴、李纹、李绮、岫烟等人入住大观园。</h1><h1><br>十二月份李纨等人在大观园芦雪庭内再起诗社。王子腾升了九省都检点,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大年三十贾母带领众人进宫朝贺行礼。回来后,到贾氏宗祠祭祖。</h1><h1><br><b>【第二年(红楼十七年)】</b></h1><h1><br>二月份贾政升了郎中。亲戚来贺。林黛玉生日。</h1><h1><br>九月份探春、湘云、李玟、李琦等到潇湘馆与黛玉玩耍时,闻到园中飘来的阵阵清香。</h1><h1><br>秋末冬初,贾母发愿,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h1><h1><br>从贾母八十寿诞,到第二年的秋末冬初,应该是一年多的时间。贾母此时的年龄应该是八十一岁,鸳鸯所说“明年八十一岁”明显是错了。此时贾母应该是81岁,“明年”应该是82岁。</h1><h1><br><b>4、书中记述的时间再过两年,贾母年龄一直没有增长。</b></h1><h1><br>《红楼梦》第96回中再次明确的提到了贾母的年龄。并且是贾母亲口说出来的。</h1><h1><br>当时贾政准备去外地任职“江西粮道”,临行前,贾母对贾政说:<b>“我今年八十一岁的人了,你又要做外任去,偏有你大哥在家,你又不能告亲老。”</b></h1><h1><br>这段记述发生的时间应该是红楼十九年。这一年贾母应该是83岁了。</h1><h1><br>前面已经说过了,贾母81岁的秋末冬初时,发愿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从这个故事情节开始,到贾政放外任,期间实际上经过了两年的时间。</h1><h1><br>大概的时间排列是这样的:</h1><h1><br><b>【写《金刚经》当年(红楼十七年)】</b></h1><h1><br>秋末冬初,贾母发愿,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h1><h1><br>十一月份,贾母举办消寒会。</h1><h1><br>十二月份,荣国府田庄郝家庄前来送租子。</h1><h1><br><b>【第二年(红楼十八年)】</b></h1><h1><br>十月份,贾芹因在水月庵里的种种不端行为,被处罚。</h1><h1><br>十一月份,怡红院里已经枯萎的海棠树突然开花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在此时消失了。</h1><h1><br>十二月份,王子腾升任为内阁大学士,进京。贾元春病逝。</h1><h1><br><b>【第三年(红楼十九年)】</b></h1><h1><br>一月份,贾母得知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丢失。决定悬赏寻找。王子腾在进京路上去世。</h1><h1><br>三月份,贾政到外地任职“江西粮道”。</h1><h1><br>从鸳鸯送纸写《金刚经》的“秋末冬初”,到贾政去外地为官,又是一年多的时间,以贾母八十寿诞为准,此时贾母应该是83岁。</h1><h1><br><b>5、书中记述贾母83岁去世,但据贾母80寿诞已经五年了,贾母年龄只增长了三岁。</b></h1><h1><br>《红楼梦》书中再次提到贾母年龄,是在第110回中,贾母寿终正寝时。书中写到<b>“贾母的牙关已经紧了,合了一回眼,又睁着满屋里瞧了一瞧。王夫人宝钗上去轻轻扶着,邢夫人凤姐等便忙穿衣,地下婆子们已将床安设停当,铺了被褥,听见贾母喉间略一响动,脸变笑容, 竟是去了,享年八十三岁。”</b></h1><h1><br>还是排列一下书中故事情节中的时间顺序:</h1><h1><br><b>【贾政离京赴江西(红楼十九年)】</b></h1><h1><br>三月份,贾政离京,前往江西。</h1><h1><br>九月份,贾宝玉与薛宝钗圆房。</h1><h1><br>十月份,王熙凤前往大观园看望探春时,看到了死去的秦可卿。</h1><h1><br>十一月,王熙凤到散花寺抽签问卦。贾探春离京前去贾政处,准备完婚。</h1><h1><br><b>【第二年(红楼二十年)】</b></h1><h1><br>春季,传大观园里有妖怪。贾赦请法师到大观园里施法捉妖。</h1><h1><br>九月份,贾政被参,赶回京城。</h1><h1><br>十月份,贾府被抄。</h1><h1><br><b>【第三年(红楼二十一年)】</b></h1><h1><br>一月份,贾母为薛宝钗过生日。</h1><h1><br>二月份,贾母生病。</h1><h1><br>夏季,贾母去世。</h1><h1><br>从贾政放外任,到贾母去世又是两年时间,以贾母八十岁寿诞那年计算,贾母去世时的年龄应该是85岁。</h1><h1><br>由于《红楼梦》书中这五次对贾母年龄的记述,相互出入较大,综合着这五处记载,在书中的位置重要性,在自己所有文章中,均已贾母80寿辰的记载为准,也就是红楼十六年,贾母80岁。</h1><h1><br><b>(二)贾母嫁到贾府的时间</b></h1><h1><br>按照红楼十六年贾母80岁推算,贾母出生于红楼纪年前64年。</h1><h1><br>按照《红楼梦》第47回中的记述:贾母在斥责贾琏时说道:<b>“我进了这门子做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个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b></h1><h1><br>第47会中记述的这段故事,是在红楼十四年。贾母78岁。由此向前推“五十四年”,贾母是在24岁时嫁到贾府的。<br><br>(三)贾母年谱<br><br>时间 【年龄】 大事记 <br><br><b>【红楼纪年前64年】<br></b><br>●贾母1岁。<br>●贾母出生。 </h1><h1><br><b>【红楼纪年前41年】</b><br><br>●贾母24岁。<br>●贾母嫁到贾府。 </h1><h1><br><b>【红楼纪年前39年】</b><br><br>●贾母26岁。<br>●贾赦出生。<br><br><b>【红楼一年】</b><br><br>●贾母65岁。<br>●贾母的孙子贾宝玉出生。 <br><br></h1><h1><b>【红楼七年】<br></b><br>●贾母71岁。<br>●贾母的小女儿贾敏病逝。<br>●贾母将贾敏的女儿林黛玉接到自己身边。 </h1><h1><br><b>【红楼十四年】</b><br><br>●贾母78岁。<br>●贾母的大孙女,“凤藻宫尚书”、“贤德妃”贾元春回家“省亲”。<br>●贾母领刘姥姥游览大观园。 <br><br></h1><h1><b>【红楼十六年】</b><br><br>●贾母80岁。<br>●宁荣两府为贾母庆八十寿辰 <br><br></h1><h1><b>【红楼十七年】</b><br><br>●贾母81岁。<br>●贾母“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 <br>【红楼十八年】</h1><div><br></div><h1>●贾母83岁。</h1><h1>●贾母的大孙女贾元春病逝。</h1><h1>●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消失。</h1><h1><b><br></b></h1><h1><b>【红楼十九年】</b><br><br>●贾母83岁。<br>●贾母做主,贾宝玉与薛宝钗结婚。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病逝。 </h1><h1><br><b>【红楼二十年】</b><br><br>●贾母84岁。<br>●宁荣两府被抄。<br>●贾赦、贾珍削爵。发往台站海疆效力赎罪。<br>●荣国公世职着贾政承袭。 <br><br><b>【红楼二十一年】</b><br></h1><h1><br>●贾母85岁。(书中记述83岁)<br>●贾母去世。</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