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丽的厦门大学🥰

HQ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大南校门:这个大南校门令人迷惑,因为它不是指地理意义上的南方向,而是位于厦大的西北方向,它紧邻香火旺盛的南普陀寺再加上一进校门的马路名为大南路,所以在1921年建校时被命名为“大南”校门,后来被人简称为“南校门”。</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访客中心(从2020年1月1日起厦大访客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我们第一次从这里作为日常访客通过游客通道进厦大。</p> <p class="ql-block">游客通道是个地下通道,地下通道很长,两边皆是商铺。</p> <p class="ql-block">走出地下通道,从访客中心出口处进入校园。</p> <p class="ql-block">群贤楼群(1921):厦大建校之初的第一组建筑。</p> <p class="ql-block">囊萤楼(建于1921 年5 月):厦门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厦门大学支部诞生地旧址,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中共党组织之一。</p><p class="ql-block">囊萤楼,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p> <p class="ql-block">化学报告厅</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化学化工学院</p> <p class="ql-block">经济学院</p> <p class="ql-block">亦玄馆</p> <p class="ql-block">演武湖。</p> <p class="ql-block">建文楼(厦门大学教职员活动中心):因其外形被有些人戏称为“猪头”楼🤭</p> <p class="ql-block">克立楼</p> <p class="ql-block">逸夫楼,国际学术交流中心。</p> <p class="ql-block">芙蓉湖</p> <p class="ql-block">嘉庚楼群(1998年)—颂恩楼:行政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芙蓉楼群,除博学楼建于1923年外,均建于1951至1954年。博学楼初建时为教职工宿舍,1953年在此建成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芙蓉一、二、三、四号楼为学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芙蓉2:厦大男生宿舍 ,我先生五十年前在这住了四年🥰</p> <p class="ql-block">芙蓉4</p> <p class="ql-block">芙蓉1</p> <p class="ql-block">“逐梦”,七七、七八级入校三十年纪念刻石。</p> <p class="ql-block">自钦楼:学生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三家村学生广场 </p> <p class="ql-block">《青春》雕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学楼:建于1923年建,原作教职工宿舍,1953年改用作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至今。</p><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著名博物馆,也是中国大陆唯一的一所人类学专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南楼群(建于1952年至1954年):在厦门大学的嘉庚风格建筑中,以建南楼群最为宏伟壮观。建南楼群由“一主四从”的五幢楼组成,主楼为建南大会堂,东侧为南光楼、成智楼,西侧为南安楼、成义楼。楼群依山面海排列成半月状,借山势而筑。五座楼前有条小路,小路将五座楼一串,形成了一个整体。小路边有一行芭蕉树,芭蕉树外是一道半圆形的水泥看台,看台下便是厦大著名的可容纳两万观众的运动场(上弦场)。</p> <p class="ql-block">建南大会堂(“穿西装、戴斗笠”):整个大会堂总共可容纳5000多观众,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礼堂。</p> <p class="ql-block">南光楼</p> <p class="ql-block">建南楼群前面的看台与运动场(上弦场)。</p> <p class="ql-block">上弦场</p> <p class="ql-block">鲁迅广场。</p> <p class="ql-block">厦大科技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公交厦大车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