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 寻梦山西(1)

<p class="ql-block"> 提及山西晋地,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煤炭、醋和汾酒。然而,这片坐落于太行山脉之西、黄河之畔的土地,不仅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更以其丰富的文物和悠久的历史而显得分外珍贵,堪称是一座文化宝藏。</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是历史与记忆的凝结,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也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最佳窗口。因此,每到一地,先参观当地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1.山西博物院,是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外形方正,如斗似鼎,逐层外挑。展区以“晋魂”为主题,共设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展品超20万件。</p> <p class="ql-block">  2.大同博物,展示了大量地方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其拥有17万余件文物,展示大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博物馆建筑独特,中央大厅被螺旋形空间结构环绕。 </p><p class="ql-block"> 馆藏辽金文物丰富,如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石雕棺床、俑群等。还有唐墓铭志、辽代壁画墓、金代琉璃犼、牛车、陶镇墓兽、彩绘帖塑魂塔等。</p><p class="ql-block"> 除了常规的历史文物,还特别设有非洲展厅,展示非洲面具等艺术品。(大同博物馆每天开放至晚上8点,点赞)</p> <p class="ql-block"> 古建:</p><p class="ql-block"> 1.晋祠:位于太原市,建于北魏时期,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而建的,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的皇家祭祀园林,背靠悬翁山前临晋水,是集自然山水、古建园林、彩塑、碑刻、古树名木为一体的历史宝库,庄严壮观又清雅秀丽。</p><p class="ql-block"> 一踏入晋祠,便被锣鼓声和水镜台(明清建筑,戏台)前的舞狮、踩高跷等表演震撼,恰逢六月廿三的庙会非物质遗产活动,仿佛穿越回古代,既欣赏了古建筑,又免费观看了一场精彩演出。</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三匾”:</p><p class="ql-block"> 1.“水镜台”匾,是清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晋祠人杨二酉所书,位于晋祠入大门后,是一座坐东朝西的古戏台。</p><p class="ql-block"> 2.“对越”匾,在晋祠的中轴线对越坊上。</p><p class="ql-block"> 3.“难老”匾,位于晋祠圣母殿一侧难老泉亭,其长1.45米、宽0.7米。</p><p class="ql-block"> (图5铁人台有典故《铁人出逃记》,是最早使用不锈钢的实例。说是铁含有镍铬等成分</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三宝”:</p><p class="ql-block"> 1.圣母殿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是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大殿作重檐歇山顶,通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似方形。(圣母殿门前柱上8条龙,公元984年,采用了老藤扭弯的工艺进行雕刻,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2.鱼沼飞梁,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1032年)(中国最早的立交桥)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上架十字形桥,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展翅欲飞。</p> <p class="ql-block"> 3.献殿,是专门用于供奉祭品的场所,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三间,深两间,是我国唯一殿与亭相结合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三绝:</p><p class="ql-block"> 1.北宋侍女像。圣母殿里43尊彩塑女官、侍女,塑于1087年之前,姿态各异,神情自然生动,栩栩如生,其中一位头饰红布唱花旦的舞伎,表情半边脸露喜色嘴角上扬,半边脸轻咬薄唇,哀怨忧伤,眉眼中似有泪光,被称“双脸佳人”,令人怜悯。</p><p class="ql-block"> 2.周柏,历经风雨,3000多年,依然苍翠。树头部分处被游人触摸,变得滑润如包桨玉。</p><p class="ql-block"> 3.难老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据说水温保持17度。</p> <p class="ql-block"> 2.南禅寺:拥有超过1240年的历史(比佛光寺早75年),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其山门、正殿和东西配殿仍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正殿建于唐代,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三开间,四椽深,采用单檐歇山顶设计,巨大的斗拱和缓屋脊上装饰有古朴的鸱尾。</p> <p class="ql-block">  2.善化寺,位于山西大同,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俗称南寺,五代后晋后更名大慈恩寺,明代改称善化寺至今。</p><p class="ql-block"> 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包括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等。大雄宝殿及24天诸塑像为金代造,大殿里保存了石碑四通,寺内壁画中绘有佛像和连环画故事等内容,被称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其中手势OK状的广目天王是“网红达人”。</p> <p class="ql-block">  正殿内珍藏包括多件唐代塑像和壁画,其中17尊技艺精湛的彩塑是国内已知最早的泥质彩绘造像,气韵生动,人物鲜活。</p><p class="ql-block"> 其中一位 大吉祥功德天菩萨,也称吉祥天女,端庄慈爱,眉目低垂,脸庞圆润,双眸泪光闪烁。她静立,悲悯情深,人世疾苦她都懂,据说同她对视久了会忍不住流泪…。连梁思成先生也赞叹这是“世间难觅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  3.华严寺,位于山西大同,始建于辽金时期,是佛教圣地及皇家宗庙,展示辽代皇室对佛教的尊重。主殿大雄宝殿建于1062年,1140年重修,是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上寺有大雄宝殿,内有五方佛和彩塑;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等文物。寺庙规模宏大,壁画遍布。大殿正脊上有琉璃鸱吻,彩色的是金代原物,黄色的是清朝复建。</p> <p class="ql-block">  辽代皇家建筑,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辽金寺庙建筑群。其中两座辽金建筑: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殿,薄伽教藏殿里的壁藏和雕塑被梁思成和“海内孤品”,故华严寺又称“辽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佛台上31尊辽代彩塑雕像群中合掌露齿菩萨(还光脚露臂)最为生动,被郑振铎赞誉为“东方维纳斯”。</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内天花板有1012块平綦,每一块都不一样,可以说是最牛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  4.佛光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的发现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相传创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公元4 71~499年),唐武宗灭佛时(845年)毁坏,唐大中“复法”后陆续重建(公元857年)。现存重要建筑3座:东大殿、文殊殿和祖师塔。</p> <p class="ql-block">  东大殿是目前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七铺斗拱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拱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一个实例(如今为了防止大殿不崩塌,后方两侧屋檐下加了大柱子顶住去支撑它,如老人用拐杖,令人有点伤感)。大殿荟萃唐代建筑、雕塑、书法、绘画四种艺术(唐代四绝)于一堂,历史和艺术价值极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殿内正中间佛坛上的35尊唐代彩塑(全国才80尊)高壮雄伟,比例协调,形象逼真,具备明显的盛唐风韵。但艳丽僵直略显媚俗,是因为民国时期俗匠重新刷油彩,却沒有做到修旧如旧,梁思成说本是精湛之作却失去醇和古厚之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佛光神奇大殿的身世之谜是建筑界奇才林徽因揭开的:根据大殿横梁上的墨迹,对照大殿门口经幢石刻,互相印证,确定大殿建于公元857年,唐代女弟子宁公遇夫人出钱捐献的。</p> <p class="ql-block">  5.广仁王庙,也称“五龙庙”,建于唐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供奉青龙龙王,现存最古老的道教寺庙。</p><p class="ql-block"> 广仁王庙是国内仅存的三座唐木构(南禅寺、广仁王庙、佛光寺)之一,像一座四合院式的庙堂建筑,可惜这座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多次修缮后少了些古味。</p> <p class="ql-block"> 6.镇国寺,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五代十国前后不过短短50年,又逢战乱,木构建筑不多,能保存至今的极其稀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镇国寺是皇家寺院,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珍藏着五代建筑、彩塑和壁画。寺庙的主体建筑采用单檐歇山顶设计,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其木斗拱结构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建筑科学艺术的典型代表(三开间殿宇用了七铺斗拱,将屋檐挑出,形成了硕大的屋顶比例。)更是被誉为“千年瑰宝”。</p> <p class="ql-block">  7.平遥古城:距今有2700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完整保存中国古代“县城”的唯一原型,这里的街道、店铺、住宅都充满了明清时期的风貌,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叙说着时代变迁。</p><p class="ql-block"> 整个平遥古城世遗保护区包括“一城两寺”,即平遥古城以及城外的镇国寺和双林寺。</p> <p class="ql-block">  平遥现在展现出较为浓厚的商业氛围,古街上遍布着众多餐馆和商店。夜幕降临时,这里变得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各家店铺和饭馆的招客吆喝声此起彼伏,身着各式古装的行人熙熙攘攘,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3D灯光秀:</p><p class="ql-block"> 晚上8:40,城门关闭,以古老城墙为幕布,通过现代声影技术,把寺庙建筑等元素与平遥古城的沧桑沉浮等历史痕迹一一呈现,上演了一场约20分钟的3D灯光秀,让人如穿越,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8.应县木塔,正式名称为佛宫寺释迦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始建于辽(1056年)距今千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最高大的全木结构建筑之一。整座塔无钉无铆,用3000吨、10万块红松木制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其精巧的木质榫卯结构设计和完美的造型,封印了中国建筑史的奇迹。(当天见到成百上千的麻雀绕塔飞行)</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净土寺,在木塔旁边不起眼的地方,寺内建筑现存大雄宝殿和配殿,大雄宝殿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的重修,采用单檐歇山顶设计,具有面阔三间,进深六椽的规模。寺中殿宇装饰有明清时期的壁画,殿顶隐藏着被称为国宝一绝的“八门九星天宫楼阁”,这是一座根据当时建筑结构制作的微缩天宫建筑模型,代表了金代小木作的最高水平,被梁思成先生高度评价为“构思精巧,妙微入神”,另外8个藻井则呈八角、正六角、长六角、菱形等。西南角的天宫楼阁采用了斜拱补间铺作技术。这些华丽的藻井在中国古建筑中也是无与伦比的。此外,寺内还藏有一尊国内独一无二的“披头散发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  10.双林寺,据碑记有1400余年历史,寺院拥有唐槐、宋碑、明钟及古代建筑、彩塑和壁画等,堪称国宝级千年古寺,是平遥最宝贵的古建筑之一。全寺彩塑现存完好1652尊,高者4米,低者0.3米,以宋代彩塑为主,塑像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精妙绝伦,被称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在这里还可以感受到悬塑艺术的精美。</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 1.昙曜雕像,是一座3.5米高的青铜雕像,矗立在云岗石窟大景区的入口处,即5000多平方的昙曜广场上。</p><p class="ql-block"> 昙曜是一位高僧,由凉州迁入平城,遭遇“太武灭佛”,后北魏孝文帝复法,恢复了佛教的地位,令昙曜开凿云冈石窟,昙曜先凿五窟,每窟镌建一尊主佛像,若干大小佛像,即云冈石窟第16-20窟,开凿于北魏年间(460-465年),也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营造武州山石窟是昙曜登上人生巅峰的标志,彰显了他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宗教地位。</p> <p class="ql-block">  2.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古称武州山大石窟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公元460~525年),当时都城平城即今大同。这个石窟群在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存窟龛252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这些雕像栩栩如生,令人震撼,充分体现了皇家贵族的佛教艺术殿堂的风范。</p> <p class="ql-bloc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云冈石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云冈石窟的精华部分包括昙曜五窟、五华洞和第五第六窟,这些都是游客们必看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在云冈大佛的琉璃双眼瞪视下,我们如同穿越到1500年前北魏鲜卑族时代。古代工匠们在云冈石山中辛勤雕琢,一尊尊精致高雅的佛像应运而生。远观佛像,它们深沉含蓄永恒的微笑能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而走近其座下时,却却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并深切体会到工匠们精湛技艺和虔诚之心带来的震撼。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昙曜五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昙曜五窟</p><p class="ql-block"> 第20~16窟,皇家主持、开凿最早、气魄宏伟,明显带有鲜卑文化特色,胡风胡韵浓郁。五座主像分别呼应北魏五位开国帝王,即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景穆帝拓跋余和文成帝拓跋濬。参观当天第16窟维护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第12窟 音乐窟 建造于公元470年—494年,因彩绘异常绚丽,音乐艺术最精采,中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而得名的云冈“五华洞”之一。 尤其是前室北壁最上层的天宫伎乐列龛中,天宫乐伎们携带着北方及东亚各族乐器争相弹奏,扬䄂起舞。这些乐器包括琵琶、箜篌、担鼓、埙、义觜笛、细腰鼓、琴、箜篌等,既有从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乐器,也有中国传统的乐器。其中身穿红裤、双手击掌乐伎指挥激情盎然,佛陀含笑聆听,这些精美的雕刻不仅展示了当时大型的舞乐队场景,还体现了北魏时期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p> <p class="ql-block">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公元557~571年),重建于元代,是古代著名的观景楼之一。在四大名楼中排名最高,总高度达到73.9米,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而出名,是黄河流域的标志性建筑,登楼可远眺黄河和中条山。</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解(hài)州关帝庙, 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而建的庙宇。庙宇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是建设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式道教庙宇,被誉为“关庙之祖”和“武庙之冠”。因火灾烧毁,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重建。</p><p class="ql-block"> 罕见的四龙壁(四爪龙),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烧制的琉璃影壁。</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p> <p class="ql-block">  陶寺遗址,位于临汾陶寺村,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展现了早期城市国家的雏形。遗址内发现古观象台和夯土城墙遗迹,也发现了龙盘。已发掘的五处古墓均有一只陶(土)鼓一只石磬和二只鼉鼓的“标配”陪葬品。专家推断此处可能是尧都平阳--“最早的中国”。</p> <p class="ql-block">  观象台遗存被视为与“帝尧邦国”相关的考古文化的标志性建筑。通过观察早晨从塔儿山升起的太阳,与观测点和某一观测缝形成一条直线,可判断出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十个,是中国最早的气象观测站,比英国巨石阵还早大约500年。</p>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是“黄河奇观”,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听之如万马奔腾,视之如巨龙鼓浪,形如巨壶沸腾。</p> <p class="ql-block">  大同的九龙壁,(中国共有 3 座九龙壁,另两座是分别位于北京故宫,北京北海)。大同九龙壁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代王朱桂的府前照壁。九龙皆为四爪龙,且龙的尾梢没有尾鳍,龙身上的鳞片并行排列而非交错排列。</p> <p class="ql-block">大同钟楼,始建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拆后重建。基座正方,3层,楼顶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  梁思成纪念馆,是为纪念建筑学家梁思成而建,展示其在建筑历史与文化方面的贡献。梁思成是国际知名建筑大师、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城市规划师,是中国古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梁思成与其夫人林徽因曾多次到山西对古建筑进行调研普查。</p> <p class="ql-block">还有五台山,北岳恒山,悬空寺等等未整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