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地

我的绿草地

<p class="ql-block">大美之地</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大美?只有当自驾走过了新疆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从雾霾埋人天地逼仄的东部一路西行,天地越来越开阔,眼界越看越遥远,所谓的大开大合,所谓的大国情怀,一路走过的大雪山、大草原、大湖泊、大戈壁、大沙漠、大河流,让人的胸臆有了无垠的释放空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多个草原,这是苍鹰巡视之地。山峦如涌、绿草成海伸向天际,人常常要停车呼喊,要登上坡顶展望,人的遐思会跟着草原一起扩展——这才是秦皇、汉武、成吉思汗驰骋的天地呀!草原也曾是当代中国人展现自己雄心的天地。我们到过金银滩大草原,这里曾是中国制造原子弹的爆轰试验基地。白云荡荡,牛羊悠悠,有谁能想到,在这个沉静寂寥的草原深处中国人曾用极简陋的设备制造出了震惊世界的声音。去过日本,去过台湾的人,回来常会议论那里人的局促,常会评价当地政治人物的狭隘,到了这苍鹰之地后再去回看让人自然理解了这种差距,因为那里狭小的天地是不会给人的精神生长空间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戈壁,这是张骞、班固开发西域,玄奘西行取经以及王震带领部队入疆走过的地方。风在戈壁上横扫了上千年,已经磨去了先人的足迹,但是我们依然感觉是走在历史上。遥想当年的先行者们,仅仅依靠双脚丈量这上千里的荒漠之地,不说食物和水的缺乏,单单是这种渺无人烟的孤寂就会让人发疯,得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支撑他们完成这些历史伟业呀。磨练意志,最好走一走戈壁,因为在这一路上我们仍然可以拾缀起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戈壁的风格是“硬朗”。)</p><p class="ql-block">如果将磨难看成是幸福,那么戈壁就会是一种壮美的景致。冷峻的风在这里磨蚀了亿万年,使大地露出了本底的色彩,戈壁不仅仅是土黄,还有赭红的红戈壁和黢黑的黑戈壁。想一想,在像巨大砖窑似的红色地面上和巨大煤场一样的黑色地面上跑几百里会是什么感觉?戈壁的风不仅在吹蚀地面,也在塑造着岩石和土丘,这就是所谓的雅丹。黑戈壁上的巨石和黄戈壁上的沙丘被亿万年的风磨蚀变成了千奇百怪的雕塑——像出航的巨大舰队,像城堡,像人面,像孔雀,像蘑菇,像卧龙,等等。在这样的雅丹地貌上极尽人的想象恐怕也不能穷尽形容自然对大地的塑造。站在这里的戈壁上人不禁会感叹:这是多么巨大的磨难艺术啊!风和大地在这里搏斗了整个的地质年代,才塑造了戈壁和雅丹,人类艺术是不是也与此相通?传世的文学艺术总是与痛苦的时代磨难联系在一起,看来大戈壁早已经给人提供了它的哲学启迪。</p><p class="ql-block">戈壁上不仅记录着历史,同时也展示着现代。我们走过达坂城,我们走过瓜州,所过的戈壁上皆是巨大的风电阵,行车数十公里仍在风电机林中穿行。白色的风机在千年的雪山映衬下分外醒目,背后是地质年代的历史,前面是现代,怎能不让人感慨中国发展的快速和经济能力的巨大。</p><p class="ql-block">戈壁代表着荒凉,但戈壁也是巨大的财富。在新疆我们看到将戈壁转化成财富的主要力量就是建设兵团。车行所致,棉田延伸到天际,果树连绵不断,向日葵站满山坡,哈蜜瓜、南瓜硕果满地,内地的人只知道新疆的瓜果好吃,但到了现场我们才感受到新疆农业生产的规模之大。而这一切都是建设兵团利用天山的雪水在大戈壁上建设起来的。在天山南北行车,所过的城镇大多都是建设兵团的师团所建,至此我们才能感受到建设兵团在新疆社会生活中会有多么大的分量。在周边的不少国家都在动荡的今天,我们这些后人才更能理解当初王震进疆后给我们留下的这支队伍巨大的历史作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大山,西行路上的山是多姿的并且还是多彩的。新疆沙漠戈壁周边的山阻挡了风沙的扩展,肆虐的风沙不甘心山的阻挡要将山压倒,搏斗的结果是沙向山顶反复攀爬又滑落,形成了流沙拥托石峰的奇特景观。我们走过了火焰山,感到这一带景观真正的动人之处并不在景点里面,而是在路边的高山或者是从高昌故城去远眺。在戈壁高温的炙烤下远远的火焰山仿佛真的在火焰里晃动,而眼前的故城遗址像是从这个背景中幻化出来的。这才是历史!我们走过张掖的丹霞地貌,那里亿万年沉积的地层被地质力量硬硬地翻转上来形成单斜山脉。其折断向上的茬口被水和风磨蚀后层叠的颜色更为醒目,像是五花肉,这可是顶天立地的巨大五花肉啊!途中我们多次翻过天山。走过218国道的时候恰逢降雪,新疆的山气候变化是转眼间的事,行车时山下是雨山上就是雪。踏雪翻越天山,与雪山如此贴近,让人既惊心又惊喜。雪中行车的艰难让人惊心,而站在大阪之上环顾周边的雪峰更是惊喜。这可是有种雪拥蓝关马不前的体会了,这样的体验人生能有几次?从伊犁到昭苏我们走过了伊昭公路。昭苏号称是新疆的全域旅游县,据说有一百多万亩油菜花和十万亩野生郁金香,到昭苏最近的是这条翻越海拔三千多米的白石峰的路。这是一条惊险的路,车在风化严重的崖壁下穿行,四处可见落石,如果有雨雪肯定是滑坡不断,道路据说在冬季是禁行的。但险峰之上必有难得的景致,石峰的峥嵘、山谷的辽远、起伏的草原尽收眼底,站在路边看下面草原上骑马行走的牧人,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只可惜,新疆这类的山路太多,我们只是走了少数几条,但我们会永远记住所走过的这几条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大湖,在我国干旱的西部地区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是景区明星。向新疆西行所经过的几个大湖个个展示着独特的的魅力。我们走过青海湖,青海湖周边的起伏地势使环湖几百公里的道路成为展示地质变化的景观大道。这可是非同一般的景观,行者看到的是雪山、沙漠、草原。更值得要提及的是在青海湖边海拔3700多米的橡皮山上还有一片独特的的高山草甸,那种草墩和水洼连及远方的地貌让人惊叹,这可是我们小时候在中学的地理课本上讲过的知识。不仅是湖周边地形地势的变化,湖周边天气的变化也给青海湖带来了不可琢磨的美。在湖边行车,突然间乌云遮蔽暴雨骤至,数分钟里又云隙顿开,阳光透过乌云将湖边的草原染成了金黄色。一霎间我们感到,从东部过来数千公里的行程,有这样几分钟的际遇真是什么都值了。我们走过茶卡,但找不到更多语言来形容茶卡盐湖的沉静、耀眼,想来最合适的一句话——映照天空,茶卡盐湖是一面最洁净的镜子!我们到过天池,这是到天山的人必去朝拜的圣地。据说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中华文化已经比较漂渺的源头里这儿是西方圣洁之地,是神话还是历史?在湖边你可以与周边的雪山一起静静地沉思。我们走过喀纳斯湖,这个以色彩闻名的湖泊让人留恋不舍,发现湖怪的传闻更增加了喀纳斯的神秘,希望这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永远给人们留下追寻的魅力。我们走过赛里木湖,浄湖,这绝对是一个荡心涤肺的地方,是一个可以信马由缰沿湖奔驰的地方,离开时人的身心都被洗干净了。我们走过博斯腾湖,这里水天与沙漠相连,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的水产之丰富不输于江南,可以在芦苇荡里荡舟,也可以在岸上品鱼,在这里人常常会混淆了江南与高原的区别。</p><p class="ql-block">看过一路的湖自然会让人感慨,水是如此普通而单一,但它会聚成湖泊后是如此变化而多彩,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水是非常推崇的,想体验我们的精神传统的人不妨一路多看一看这些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沙漠和河流。在新疆,沙漠和河流是一对不能分开的伴侣,因为新疆大多数河的归宿都是沙漠。我们曾沿着额尔齐斯河长距离行驶,在这一路我们初次见到了水是如何不顾自身的消耗在松软的沙丘间穿行,眼见这些流动的沙丘如何在水的润泽下被植物固定而变得生机勃勃。我们走过塔里木河,看到新疆这条最大的内陆河如何和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交互扭结在一起产生了生命的奇迹——胡杨。这种号称三个千年(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烂)的树木被无数人礼赞,已经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和符号。我们走过孔雀河,眼见这条流向罗布泊的内陆河边的城市库尔勒的繁荣已经与内地城市无异。如果晚上在河边踱步,河上和河边公园装点的霓虹灯让你忘记了这是一条曾在荒凉的沙漠上挣扎的河流。在新疆水是生命的血脉,那里几乎所有的城镇都是沿着河流建成的,水从高山上发源奋不顾身地扎向沙漠,沿途留下了蓬勃的绿色。新疆的农业是绿洲农业、新疆的经济是绿洲经济、新疆的历史是绿洲文化,只有贴近了新疆的河流之后人才能体会到河流和沙漠的搏争如何奠基了新疆历史的整个基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该作多少记录才能说明大美的内涵,大美不是靠语言能够传达的,大美是种让人震撼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最好的地方就是新疆。</p>